尿毒症是怎么透析的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周云麒

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市 5360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尿毒症即终末期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病晚期综合征,主要表现出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肾脏无法正常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体内代谢毒素和代谢产物蓄积在体内,从而引起皮肤瘙痒、乏力等症状,毒素及代谢废物的蓄积将给机体器官造成不可逆转损伤。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肾脏移植、透析治疗等方案,肾移植治疗是通过移植健康肾脏恢复患者正常肾功能,肾脏移植手术需经过组织配型、血液配型找到合适肾源,术后患者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避免排斥反应。但不仅手术费用昂贵,肾源难以寻找,术后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也极大影响到肾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因此尿毒症患者主要接受透析治疗方案,根据慢性肾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KDOQI)要求,在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1.73mm2,且营养状态良好,无不适症状,可考虑保守治疗方案。在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尿量减少、酸中毒、高钾高磷等症状时,应积极接受透析治疗,透析治疗主要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

腹膜透析是在患者腹腔置入透析管,通过机器或人工方式腹透液输注至腹腔,腹透液电解质水平接近于人体体液,但尿素氮、毒素及肌酐水平接近于0,腹腔将作为交换空间,通过腹膜让腹透液和人体体液交换,将人体多余水分、毒素及代谢废物析出体外。一般情况下腹透液日间留腹时间达到4~6h,夜间留腹时间达到8~10h,患者可自行规律换液,腹透液交换时间更符合患者正常生活,如在早上8点、下午13点、18点及夜间23点均可进行换液。尤其是农村等偏远地区的患者,去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腹膜透析居家治疗给患者提供较大便利。腹膜透析方案优势在于使用自身腹膜作为透析交换膜,无需接受人工换膜,不会出现交换膜过敏等反应影响透析治疗。腹膜透析进行持续性交换,期间患者血液渗透压保持稳定,血容量稳定,对于机体心血管产生的影响轻微,避免由于血容量变化影响肾脏血液灌注,在一定程度上对残余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腹膜透析无需接受卧床透析方式,透析成本低,患者经济压力更低,接受培训后可居家自行治疗,定期复诊即可。相比于血液透析方式,腹膜透析无需通过血液通路接受透析,对于患者血管条件无明确要求,也避免了乙肝等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风险和使用抗凝剂引起的出血风险。但相应地,由于居家自行透析治疗,需要患者本人或家属掌握操作要点,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于居家卫生环境要求较高,否则也容易引起感染发生腹膜炎等并发症。腹膜透析虽然能够清楚水分和毒素,但无法快速改善高钾血症、肺水肿等并发症。随着腹膜透析时间增加,可能引发腹膜纤维化以及腹膜硬化等并发症,无法继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机将血液引至体外,将血液中多余水分、毒素等清除再回输回体内,完成血液的净化。血液透析需要患者到医院血透室接受治疗,治疗费用略高于腹膜透析,由于透析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剂,容易发生出血、低血压等并发症。对于血管条件差、脑出血或不能使用抗凝药物患者,不适宜接受血液透析。由于人体静脉血流量小,但符合穿刺要求,动脉血流量大但不适合反复穿刺。通过连通静脉和动脉方式,加速静脉血流,扩张血管,能够支持血液透析的实现,成为适合反复穿刺、靠近体表、血流速度符合要求的透析血管。血透通路主要可以划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内瘘两种方案。其中自体内瘘是血液透析中最推荐的透析通路,利用患者静脉建立通路连接透析机,在血流量、反复穿刺上符合透析要求,同时并发症少,是透析通路中最理想的一种。对于患者自身无法建立自体静脉内瘘时,通过人工血管建立内瘘通路也十分常用,人工血管内瘘具有血流量好、可反复穿刺的特征,同时并发症少,使用年限长。但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增加,患者出现并发症或静脉内瘘堵塞,无法接受内瘘手术时,则采取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透析通路,这一通路也被视为透析通路最终选项。通过在深部粗大静脉中置入人工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这一通路最容易发生并发症,对静脉损伤最为严重,在临床上主要在紧急情况或无法接受内瘘手术时使用。内瘘并非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再加上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进行反复穿刺,内瘘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不可避免发生结构改变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血液透析的进行。而患者体内可作为静脉内瘘的部位相对较少,医生需要尽可能帮助患者延长内瘘寿命,延长血液透析时间。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