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临床;应用进展
正文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 取出后点燃形成珠火后迅速将其直接灼灸于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相应部位, 用以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医疗保健外治疗法[1]。该疗法主要流传于壮族地区,是壮族人民原创的治病方法,以壮医学理论为指导,经过生活实践以及医学临床经验总结而来的一种民族医特色外治疗法,也是壮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疗法在临床适应症范围广泛,无副作用,简单易学,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其在临床中的治疗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1 临床治疗应用研究
1.1治疗痛症疾病 有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减少疼痛介质的产生,减轻疼痛的发生,促进溃疡面愈合,降低复发率等优势,在长短期治疗效果中均优于单纯康复新液治疗,且安全性良好[2]。在使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脐内环穴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发现:此疗法能起到镇痛作用,缓解子宫的痉挛收缩,有效的降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腹痛程度,缓解了痛经症状,从而达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3]。吴红斌在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桂枝茯苓胶囊口服以及针刺疗法治疗各40例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中发现:其有效率达97.5%,而其它两组各为87.5%与92.5%,由此得出:药线点灸可以缓解血液粘稠以及减轻神经疼痛,对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效果更优[4]。
在探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与口服布洛芬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缓解及介质的影响疗效中发现:药线点灸具有温经通痹,通络止痛,温补肾阳的功效,可以减少疼痛介质的释放,使痛症得到缓解并改善了他们的活动度,临床效果更优于布洛芬,值得推广应用[5]。在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中发现:壮医药线点灸在通过刺激人体相应穴位,可以消炎散结,通络止痛,强壮补益,提高机体免疫力,对GA起到抗炎镇痛作用,且很大程度的降低血尿酸的水平,临床效果比西药更显著[6]。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发现: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药线点灸,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有效改善了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感觉障碍[7]。运用温经活血汤加减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子宫腺肌病引起的慢性疼痛,痛症明显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8]。在使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瘀热(毒)互结型急性胰腺炎对比单纯给予西医综合治疗7d后发现:药线点灸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或者消除腹痛的症状,达到更佳的止痛效果,且安全性好[9]。壮医药线点灸结合中医手法在治疗大学生腰肌劳损中,使腰部疼痛或者不适得到有效缓解或者解除,且临床效果显著,简单易学,安全性好,深受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喜爱[10]。壮医药线点灸在临床各种痛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1.2 治疗带状疱疹疾病 在采用朱琏抑制Ⅰ型针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与西药疗法对比研究中得出:此疗法总的有效率达到96.9%远高于西药疗法的84.4%,且神经痛复发率低,镇痛效果更好,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更早[11]。黄美郁等使用壮医临症施护在壮医药线点灸加沿皮浅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中发现,此疗法比常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更显著,能更快的消退疱疹和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得到更多患者的肯定[12]。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脐内环穴针刺疗法治疗PHN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2.11%,药线点灸具有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配合针刺疗法,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13]。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研究调气法针刺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47个不同年龄性别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都得到极好的治疗效果[14]。选8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进行对照治疗后,采用毫火针拔罐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法总有效率达100%,遗神经痛仅为5%,而常规西药疗法总有效率仅为80%,遗神经痛达到25%[15]。使用随机数表法分析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此疗法比单纯使用火针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促进体征消退等方面具有更大治疗效果[16]。对门诊就诊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其中56例患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扬刺,另外56例采用单纯针刺疗法,疗效结果对照,前者皮损修复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总体疗效更佳,对就诊患者都采用此疗法,效果更确切[17]。林镇升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研究中发现: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方案进行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西药疗法的84.0%,此疗法可以缩短带状疱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更值得我们研究应用[18]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具有消炎止痛等功效,联合其它疗法能在临床中更好的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且降低了其后遗神经痛的复发率,简单易学,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3治疗膝骨关节炎疾病 有研究发现,针灸捻转手法能更好的传递人体经络物质[19]。壮医药线点灸具有抗炎止痛,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温经通络等药理作用[20]。缓慢捻进针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双重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21]。在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疗法与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中发现:前者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症,改善了漆关节的功能活动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2]。在探讨平衡针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KOA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得出结论:中壮医外治疗法比西药
具有起始阶段起效快,降低患者疼痛度和僵硬度,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等总体疗效好,且远期疗效稳定等优势[23]。从“调补肝肾”来论治针刺结合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其显效和好转者达到93.55%,相比常规西药疗法,效果更确切,且疗效稳定安全无副作用,更有利于功能状态的修复[24]。
壮医药效点灸具有温经通络,消炎止痛等功效,联合针刺疗法相比西药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无副作用,但临床研究还尚欠缺,有待进一步探讨。
1.4其它疾病治疗 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壮医药线点灸在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病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25]。
在使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中,其治疗效果比西药疗法更显著且复发率低[26]。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法进行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对治疗效果更满意[27]。运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39例,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单用西医治疗法的79.49%[28]。在对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治疗中,使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涂上加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其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涂疗法(有效率为68.4%),且副作用少[29]。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临床中适应症应用广泛,且临床效果好,应推广使用[30]。
另外,根据研究表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31]。
小结
综上所述,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特制的壮药浸泡过的苎麻线,通过点燃后以星火快速点灸在相应穴位或病变部位上,通过借助热力和药力刺激,疏通人体龙路和火路气机,恢复天、人、地三气的同步运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广泛流传于壮族地区,是壮医中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外治方法之一,临床适应症应用广泛,简单易学,价格低廉,且安全性及疗效好[32]。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此疗法对疼痛、痿痹、肿块,炎症、瘙痒者等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各种疑难杂症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33]。值得临床去推广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辰.壮医药线点灸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2]刘姣,蒙黄明,林辰.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06:335-337.
[3]杨秋雨. 脐内环穴针刺联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000273.
[4]周宇博,吴红斌.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9,12:1862-1865.
[5]夏子茗,徐敏,王润生,黄承军,苏正义.壮医药线点灸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症状及疼痛介质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03):34-37.
[6]邓凯烽,朱圣旺,李梁慧智,潘珽朕,陈日兰,朱英.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04:638-644.
[7]蒙继勇,肖敬,蒋耀平,李昆英.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8):3864-3866.
[8]张娜,翟凤霞.温经活血汤加减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子宫腺肌病慢性疼痛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1,16:112-115.
[9]李生发,刘熙荣,周衡.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瘀热(毒)互结型急性胰腺炎的疼痛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4:60-63.
[10]徐涛,黄金连,黄锦龙,祝欣玲,冯强,覃文慧. 壮医药线点灸结合中医手法治疗大学生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02:25-27.
[11]庞瑞康,范郁山.朱琏抑制Ⅰ型针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21,41(06):608-612.
[12]黄美郁,李艳艳,陈海艳,张春丽. 壮医临证施护在药线点灸联合沿皮浅刺治疗带状疱疹中的效果研究[J]. 全科护理,2018,15:1845-1847.
[13]潘波洋,陈甜,雷龙鸣.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脐内环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01:486-489.
[14]蒋香玉,粟胜勇,母叶,覃美相.调气法针刺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7例[J].中国针灸,2021,01:65-66.
[15]吕计宝,王凤德,梁树勇,韦英才.毫火针拔罐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03):176-180.
[16]王鹏.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11:49-51.
[17]荣军.壮医药线点灸配合扬刺治疗带状疱疹112例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31:18+37.
[18]林镇升.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05:100-101.
[19]王国鑫.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照海穴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
[20]钟海森,覃骊兰,刘真真,蓝毓营.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21,36(09):1898-1903.
[21]庞瑞康,玉杰锋,范郁山.缓慢捻进针法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膝骨关节炎[J].中医学报,2020,35(06):1337-1340.
[22]张燕珍,梁超,鲍春龄,陈少萍,陈义坤.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12:2656-2662.
[23]杨枝. 平衡针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
[24]刘泓毅.从“调补肝肾”论治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膝骨性关炎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
[25]杨秋雨,秦祖杰,许围城,黎仁权,廖健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21,04:116-118+130.
[26]陈春梅.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07:114+118.
[27]付真真.静脉溶栓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03:26-27.
[28]陶文姣,梁振兴,李建维.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21,01:17-18.
[29]梁凤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白介素水平影响[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
[30]李陈玲,尚昱志,林辰.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疾病谱分析[J].广西中医药,2019,42(03):66-68.
[31]孙宗喜,王成龙,黄瑾明.壮医药线点灸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07):73-75+80.
[32]黄栎屾,秦祖杰,周慈,蔡文威,郭姝璇.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眼科疾病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05):9-12.
[33]潘明甫,刘莉,罗盼盼.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21,30(06):8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