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应该注意哪些生活细节?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痔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经常久坐的上班族以及老年人成为高发群体。痔疮是肛门最常见的病症,会出现肛门瘙痒、便血等症状,长期便血可能诱发贫血。痔疮长时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除了会引起肛门挛缩出现排便困难,还可能侵犯括约肌导致失禁。痔疮还可以引起便秘,痔疮出血后常常人为的控制大便,导致大便干燥,大便干燥更容易引起出血,因此导致便秘、出血互为因果,反复发作。
发现便血、肛门潮湿或瘙痒,可高度怀疑痔疮,立即就医,明确病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还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全面做好健康管理。
1. 作息规律
长期保持作息规律,每日睡眠时间保证在8h左右,按时入睡、起床,睡眠充足才能精力充沛。痔疮实际上是人体正常的组织和结构,而痔疮的发作与形成主要受到疲劳、熬夜等因素影响,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再加上过度疲劳就很容易发生痔疮。出现痔疮后要注意多休息,养成规律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的情况。
2. 正确用药
很多患者觉得痔疮难以启齿,羞于到医院诊治,常常选择自行购买OTC药物进行治疗,这种做会有很大风险。轻度痔疮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痔疮疼痛、肿胀等症状,减轻肛周不适。早期内痔可以使用止血药物痔疮栓或者痔疮膏进行治疗,炎性或血栓性外痔还要服用活血化瘀的止痛药,严重的混合痔一般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要按时复诊,定期检查痔疮的变化情况,避免盲目用药的情况发生。
3.饮食管理
痔疮和饮食有非常大的关系,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粗粮、膳食纤维的摄入。痔疮患者要远离辣椒、酒这类湿热之品,避免在肠道里形成湿热,湿热下注就会导致痔疮加重。长期过量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会使痔疮以及直肠近端部分黏膜长期处于水肿和充血状态,导致局部黏膜增大以及出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适量多饮水,可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干硬的粪便刺激痔疮。大便干结会排便困难,非常容易引起痔疮的发作,引起痔疮症状的加重,尽量保持顺畅才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蔬菜、水果含纤维比较多,会形成比较松软的大便,大便在肠道里推进也比较快,会形成规律地排便,对改善痔疮病情有重要作用。
4.肛周清洁
大部分的卫生纸都比较粗糙,甚至可能含刺激性的化学成分,直接擦拭肛门可能造成痔疮皮下小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局部感染导致病情加重。便后可以用清水清洗彻底清洁后再用轻柔的纸巾拭干,避免肛周潮湿滋生细菌。保持肛门局部的卫生清洁干爽,但不要过度使用消毒剂来自行处理,温水坐浴即可。每天温热水坐浴1-2次,每次10-15分钟,可以有效地改善肛周微循环,减轻痔疮的症状,还可能缩小痔疮的体积。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中药坐浴,对改善患者病情有促进作用。
5.正确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下蹲时腹部压力会造成肛门压力增加,影响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可能出现局部淤血,就会进一步加重痔疮。痔疮患者千万不要长时间大便,大便时看书、玩手机都会延长大便时间,增加对直肠肛管的压力,痔疮增大、脱出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坐在马桶上的时间禁止超过5分钟,特别禁止做的事情就是一边厕所一边看书,这是极不卫生的习惯。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反射使大便容易排出,避免长期排便不规律引起便秘。
6. 改变衣着
痔疮患者要勤洗澡勤换洗衣物,最好穿着透气性好的纯棉裤子,选择材质柔软吸湿的内裤,避免肛周闷热潮湿加重病情。痔疮会产生一些粘性分泌物,定期用开水浸泡内裤,充分暴晒杀菌,避免细菌滋生引起反复感染。
7. 运动锻炼
痔疮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要注意多休息,平时则应适量开展运动锻炼,增强体质可以提高抗病能力。提肛运动可以锻炼肛门括约肌以及盆腔肌肉群,有助于缓解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的痔疮脱垂。在做提肛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肛门坠胀,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得了痔疮要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除了要遵医嘱用药,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全面提高治疗效果。痔疮患者一定避免久坐久蹲,还要避免负重,可以适量地运动,通过按摩促进肛门括约肌松弛从而减轻痔疮。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食物,每天坚持运动锻炼,这样就能帮助痔疮更快地治愈,恢复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