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子宫+附件全切术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研究表明[1],妇科涉及多种手术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附件全切除术,多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多种妇科疾病。因手术创伤性、刺激性强,诱导机体出现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应激反应,如焦虑、失望及紧张等,诱导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对手术顺利造成影响、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且子宫为女性生殖器官,切除术后患者常有顾虑、恐惧等情绪,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故辅助有效护理是关键。常规护理主要在术前准备、术中监测体征及术后基础指导等,虽有一定作用、但研究深度缺乏,未达到临床预期,应用受限,故心理护理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手术的应用效果[2],
本文探究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一、术前心理准备
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患者的情绪和期望管理至关重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且手术为应激源、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日常生活、配合情况,故心理护理可稳定情绪、推动手术顺利,促进回归日常生活,回答患者的疑问和担忧,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感,提高手术的应对能力,入院后带领患者办理手续,对医院、科室及病区情况作简单介绍,对各重要场所的位置说明,如卫生间、食堂及各检查室等,术前叮嘱禁水禁食,并登记患者资料,讲解手术必要性、流程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等,重点介绍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未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减缓心理负担,并提供多途径健康宣教,告知负性情绪对疾病恢复、预后不良的影响,协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高疾病认知度,指导患者对自我意识状态调整,通过劝说、沟通等形式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给予温柔体贴,通过真挚的同情提供心理开导、鼓励,协助将缺陷的心理及烦恼消除,与图片、文字及示教等形式结合,指导术前开展微量运动,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措施,利于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正确认识手术的优势及必要性,因此入院后协助患者了解医院、科室及病区环境,消除陌生感、恐惧感,结合个体差异,通俗易懂的阐述手术安全、有效性,消除疾病盲区、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加强多途径健康宣教、彼此间建立信赖度,为手术顺利提供保障[3]。
二、针对性护理
患者因担心手术效果,伴有负性情绪,故需创建家庭式环境,保证病房整洁、安静等,定期更换床单被罩,避免交叉感染,集中开展护理操作,确保病房安静、提高舒适度,保持轻柔的动作进行护理,尽量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疼痛感,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对其内心想法耐心倾听,给予理解鼓励,结合实际、协助患者对最佳的宣泄方式掌握,定期开展集体化干预措施,开展有趣的活动,如棋艺、打牌、太极拳或保健操等,丰富业余生活[4]。
三、情绪支持
术前、术中和术后,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关心。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困扰,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慰问,帮助患者舒缓焦虑和紧张情绪,减轻手术的心理负担,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和不适,心理护理可以辅助放松训练、呼吸控制、疼痛缓解技巧等方法,帮助患者掌控疼痛感,提高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在术中和术后,医务人员要及时向患者提供手术过程中的信息,包括手术进展、恢复情况等,以减少患者的不安和不确定感,且围术期动态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对其心理变化深入了解,重点记录负面情绪提出的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协助其意识到积极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主动与患者交谈,彼此间建立信任度,形成积极情绪状态,并引导患者对内心想法、烦恼说明,耐心回答其疑虑、尽量满足合理所需,家属提供社会支持,重建信心、提高依从性[5]。
四、术后心理支持
子宫+附件全切术后,患者需要适应生理和生活上的变化,可能会面临身体形象变化、性功能问题、生育能力损失等困扰。心理护理可以通过个体化辅导、家庭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适应新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且术后时刻关注患者,主动沟通及问询,对其想法及时了解,避免有轻生等行为,出院后叮嘱定期复查、家属增加陪伴时间,有异常及时就诊,重视家庭支持,给予患者鼓励、关怀等,稳定情绪,因此术后评价患者心理情绪、给予对症心理疏导,确保其身心状态良好,引导阐述内心想法、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建立信任度,家属加强社会支持、术后及时了解患者情绪,确保其心理状态良好、促进术后康复[6]。
五、引导式护理
①冥想放松法:引导患者呼气时将双手放松,吸气时握紧双拳,呼吸时集中注意力,对既往美好的事情回想,肌肉放松时稳定情绪;②腹式呼吸法:安静的病房内播放音乐,叮嘱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置于腹部,轻轻屈曲膝关节、髋关节,吸气时隆起腹部,呼气时下沉腹部[7]。
六、应对焦虑抑郁情绪
子宫+附件全切术是一项重大手术,患者可能面临内心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护理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和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促进康复和恢复,术后将手术情况及时反馈给患者,待回到病房后,护士及时告知,注意对有利的信息传达,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通过语言、表情及环境等形式,给予暗示疗法,判断患者逻辑能力,提供综合护理能力,消除疼痛刺激,辅助全身肌肉放松疗法,通过单调、柔和的语气给予心理暗示,忘却术后疼痛程度,通过交谈、视频等转移疾病注意,注意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情绪观察,及时将心理困难解除、减轻心理应激性,稳定情绪[8]。
综上所述:子宫+附件全切除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可稳定情绪、优化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依从性,且心理护理在子宫+附件全切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术前心理准备、情绪支持、疼痛管理、信息提供、术后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应用效果,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促进康复和恢复。然而,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此外,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完善相关的心理护理指导和培训,有助于提高心理护理在子宫+附件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立霞,汪茜,凌云.以共情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恢复 情绪、自尊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2):129-133.
[2]肖维.围术期优质护理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脱垂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9):3000-3002.
[3]沈居丽,贾惠芳,郜玫.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2):160-165.
[4]张汉萍,李萍,游美凤.快速康复护理在全子宫切除术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7):184-189.
[5]王春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4):152-156.
[6]王静,朱成玲,马静.手术联合授权教育干预对育龄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抑郁程度及性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4):146-149.
[7]孙诚,张秀,张娜娜.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4):73-75.
[8]杨帅.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2):8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