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之老年糖尿病日常护理方案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抵抗力也会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再加上可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长期服药影响人体的糖代谢,多种因素作用下诱发糖尿病。很多老年人并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这也是老年人群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确诊糖尿病应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加强日常护理,全面的养老护理是提高老年糖尿病生活质量的关键。
1.用药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规律服用降糖药,正确用药才能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很多老年人没有正确的健康常识,容易上当受骗,任意服用保健品,不仅不能提高治疗效果,反而可能产生巨大的副作用。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用药不重视,或是缺乏用药知识,在血糖下降后为了节省就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结果往往导致血糖值大幅波动,危害自身健康。糖尿病需要长期坚持规律用药,调整治疗方案也需要由医生指导,并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擅自停药。
2.健康教育
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大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记忆力会有所下降,很多患者会遗忘糖尿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经常提醒患者做对控制病情有益的事情,避免做出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耐心向老年糖尿病患者说明治疗和护理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3.合理休息
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尤其在伴有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时候,应该多卧床休息,待症状得到缓解之后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和运动量。每日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能随意缩短失眠时间,应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坚持早睡早起,规律生活。夜间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可以午后午睡半小时至1小时,以减轻睡眠不足带来的疲惫感。
4.心理护理
老年人因身体衰弱、经济来源减少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心理压力,在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非常恐惧,长期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增加糖激素分泌,造成血糖上升。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侥幸心理,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一点都不重视,常常会无视他人的关心,放任自己的行为。这种情况主要是患者知道糖尿病无法治愈,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思想上已经完全放弃了治疗。一定要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饮食管理
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饮食控制得好就成功了一半,要是不能严格控制饮食,再好的药物也难发挥作用。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最好不要吃含脂肪和糖分比较高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增加肠胃负担。在确保总热量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每日每人食物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克,对于已有较严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控制饮食不是单纯地减少碳水化合物,而是要注意调整膳食平衡,保证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摄入充足。老年人群容易出现肌萎缩,一味减少能量摄入会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就会加重肌萎缩。
6.运动锻炼
糖尿病除了要控制饮食,还要加强运动锻炼,合理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物质的消耗。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下降,身体各脏器趋于老化,体力活动会明显减少,当热量摄入远远低于消耗量时,血糖水平就会不断上升。鼓励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天进行运动锻炼,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登山、慢走等有氧运动消耗身体多余的能量。根据能量摄入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锻炼身体减肥瘦身预防防止血糖升高。
7.预防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神经损伤后对疼痛、温度感觉敏感度下降,再加上血管质量变差,非常容易发生感染、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甚至因为下肢坏死而截肢。患者一定要选择合适鞋子,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积极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肢体有无出现皮肤破损。
8.病情监测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空腹以及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变化,不仅要预防血糖升高,还要注意防止出现低血糖。很多降糖药物一般是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使用降糖药治疗期间要注意检查其肝肾功能。定期复诊时要配合医生全面检查身体健康状况,根据检查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提高 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7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25%左右,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更要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