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于莉娜 张丽 刘亚宁 谢天 田红玲

任丘市人民医院 062550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运用N-乙酰半胱氨酸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经筛选后针对120位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展开调查,随机形式划分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组别均n=60),其治疗所选药物有所不同,对比其最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FEV改善率及病情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证明疗效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过运用N-乙酰半胱氨酸药物展开治疗,具备尽快改善患者症状、提快康复速度等诸多优势,应该推广应用。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作用机制

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人数已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多数认为患者吸入颗粒或有害气体,致使出现异常性的炎症反应而发病,患病后,患者不适症状表现多为咳嗽、咳痰、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若没有及时治疗,其致死率会明显增加。而在治疗中,选取适宜的药品极其关键,只有保障药品的科学、合理选择,方可以最快的速度缓解患者病情,进一步提高疗效,且实现并发症发生机率的降低,维护患者的健康。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选择N-乙酰半胱氨酸药品,对其疗效及作用机制予以细致分析,报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标准为经X线等系列检查后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排除精神障碍、患有其他疾病等患者后,确定入选调查患者总人数为120位,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20.12至2021.12范围中,经随机氛围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位。对照组为36:24的男女比例,观察组为37:23的男女比例,所有患者年龄在46-83岁以内,平均(58.23±7.29)岁。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传统性治疗对策;观察组给予药品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在10%葡萄糖250ml中添加8g(即40ml)的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方式为静脉滴注,每日治疗1次,一个疗程=一个月,且持续观察三个疗程。

1.3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选择SPSS22.0,计量资料以x±s代表,经t检验,统计学意义由P<0.05代表。

2 结果

2.1FEV改善率对比

1 两组患者FEV改善率对比(x±s

组别

例数

FEV1(L)

FEV1%

FEV1/FVC(%)

对照组

60

1.21±0.25

72.13±2.84

71.61±10.24

观察

60

1.96±0.97

81.39±13.36

81.52±15.43

t值

-

5.800

5.251

4.145

P值

-

0.000

0.000

0.000

2.2疗效对比

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x±s)

组别

例数

呼吸恢复时间

h)

咳喘恢复时间

h)

啰音消失时间

h)

血象恢复时间

h)

平均治愈时间

d)

对照组

60

41.32±8.37

29.25±2.31

9.53±2.85

4.47±2.46

5.15±2.74

观察

60

23.45±3.82

18.34±0.87

4.26±1.03

2.27±0.21

3.27±0.58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t值

-

15.045

34.236

13.471

6.902

5.200

3讨论

目前临床中普遍认为失去抗氧化及氧化平衡、发生氧化应激反应、感染细菌、免疫、抗酶蛋白以及酶蛋白失衡是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的病因,若没有及时展开治疗,不仅会导致患者面对难以忍受的各种不适症状,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1]。因此,探索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治疗对策属于现下至关重要的一项医疗工作。以往的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治疗对策,往往只能够在短时间内协助患者缓解症状,难以达成彻底根治疾病的作用。而针对于乙酰半胱氨酸来讲,具备的作用机制包含:提高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加快合成细胞中谷胱甘肽生物等,同时,其分子中所具备的氮分子可以实现NO生理效应的充分发挥,针对患者体内氧自由基,起到显著的拮抗作用,清除或抑制细胞坏死、损伤的氧自由基,促使患者痰液当中的黏蛋白能够断裂二硫键,起到水解黏蛋白的作用,实现黏液粘稠度的改善,以便患者能够顺利排出痰液[2]。除此以外,通过乙酰半胱氨酸药品的合理、科学运用,还可以针对患者肺部炎症起到良好的抑制功效,实现弹性蛋白酶的有效激活,对PMN所释放的弹性酶予以抑制,避免破坏到肺泡弹性蛋白酶,实现肺泡弹性的充分维护,也对患者肺部的换气功能做出良好改善,不仅避免病情的加重,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文通过调查后发觉:观察组运用乙酰半胱氨酸后,能够实现FEV各项指标的有效改善,且在恢复咳喘、呼吸、血象,消失啰音以及加快整体恢复时间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同对照组相比具备更高的疗效(P<0.05),可充分证明运用该药品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应该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中重视乙酰半胱氨酸的推广及运用,以此来协助患者尽快恢复病情,实现各种不适症状的有效缓解,保障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治疗过程,获取更为理想、更为可观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梅兰. 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8):60-62.

[2]卢秀荣,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肺癌放射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河北省,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07-15.

[3]赵慧霞,张连霞,于世杰,苏萌,康千宽.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1):149-150.

[4]康千宽.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坠积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5):11011.

[5]黄华萍,李羲. 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肺炎4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05):412-4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