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急诊脑出血;预见性护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并发症
正文
前言:用力过猛、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气候变化、吸烟、酗酒均可引发血压波动,进而诱发患者脑出血,若患者存在颅脑损伤也有几率直接导致脑出血。50~70岁男性高血压脑出血几率较高,年龄患者以颅脑损伤脑出血居多,普遍存在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呕吐、昏迷、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1]。临床上需采用急诊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减少血肿、预防再出血为主要治疗思路。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诊脑出血患者中,观察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样本入院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均为急诊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对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男/女:30/20(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3.46±2.80(岁),体质量指数20~2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62±1.18(kg/m2),脑出血原因:颅脑损伤/高血压:18/32(例),出血部位:脑叶、脑干、基底节区、其他:15/15/12/8(例);对照组男/女:33/17(例),年龄44~60(岁),平均年龄53.30±2.75(岁),体质量指数20~2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57±1.20(kg/m2),脑出血原因:颅脑损伤/高血压:19/31(例),出血部位:脑叶、脑干、基底节区、其他:17/16/10/7(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专科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
(1)专科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急诊救治,走急诊通道对患者进行抢救,急诊等待时间建立静脉通路,并且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情况,节省患者急救时间。
(2)预见性护理。①病情观察:预诊分诊时观察患者面色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②患者转运:对患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重症患者立即抢救,轻症患者先处理病情至稳定后再抢救。③专科救治: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清理、静脉补液、面罩给氧,监测患者颅内压情况,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④并发症预防:对患者每日皮肤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通过主被动训练改善患者血流情况,降低血栓并发症几率。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急诊脑出血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等待时间、专科抢救时间、意识清醒时间。
②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采用APACHE Ⅱ量表评价,满分71分[2]。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计数、计量资料均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并且用P<0.05表示差异显著。资料分别采用c2和t检验,并且用(%)和(`x±s)表示。
2结果
2.1两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急诊抢救及意识清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急诊脑出血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等待时间、专科抢救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专科护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急诊抢救及意识清醒时间对比(`x±s,min)
组别 | 例数 | 分诊评估时间 | 急诊等待时间 | 专科抢救时间 | 意识清醒时间 |
观察组 | 50 | 1.23±0.30 | 8.35±2.60 | 39.26±3.81 | 49.65±7.46 |
对照组 | 50 | 2.53±0.58 | 14.12±3.47 | 47.60±4.73 | 67.28±9.30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比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急诊脑出血患者护理前、护理后3d、护理后7d的APACHE Ⅱ量表评分分别为25.39±4.15(分)、19.18±3.05(分)、13.41±1.28(分),与对照组(专科护理)的25.62±4.23(分)、22.40±3.62(分)、16.29±2.56(分)比较护理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3d、护理后7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急诊脑出血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等待时间、专科抢救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分别为1.23±0.30(min)、8.35±2.60(min)、39.26±3.81(min)、49.65±7.46(min),与对照组(专科护理)比较以上指标均显著减小,可见预见性护理对缩短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具有积极意义,进而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意识清醒所需时间。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急诊脑出血患者护理前、护理后3d、护理后7d的APACHE Ⅱ量表评分分别为25.39±4.15(分)、19.18±3.05(分)、13.41±1.28(分),与对照组(专科护理)比较护理后3d、护理后7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显著下降,可见预见性护理对急诊脑出血患者健康状况好转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专科护理,因此预见性护理更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媛.护理风险流程在急诊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2):102-103.
[2]胡博.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急诊脑出血患者的价值分析[J].名医,2020(18):129-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