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管理对疗养人员护理质量的改善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游小彧 倪钦玉 陈谨献 刘薇 王蕾 高美(通讯作者)

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

目的:探究对疗养人员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截取我中心2022年12月到2023年5月期间10名护理人员,并选取同时间段86例疗养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2022年12月-2023年2月)未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观察组43例(2023年3月-2023年5月)实施常规加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疗养人员时,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办法,能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管理方案中值得大范围推广与实施。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管理;疗养人员;护理质量

正文

引言:疗养承担着保健和康复重要任务,是医疗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医疗需求不断持续向高质量发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开展,是科学护理管理水平提高重要标志之一。规范化护理管理是以规范为重点,科学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护理管理工作[1-2]。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需要着重于开展规范化护理服务,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文对疗养人员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自202212月到20235期间86例在我院疗养人员对照组(202212-20232月)43中男、女分别为2122,年龄50-79岁,平均(64.3±2.58)岁;观察组(20233-2023543例中男、女分别为23例、20,年龄50-78岁,平均(62.6±4.17)岁。选取同时间段1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4-45岁,平均(35.2±1.1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评估疗养人员健康状态,告知增强自我保健措施等。

观察组:采取常规加规范化护理管理办法,具体:(1)制定规范化护理标准。依据护理工作、语言行为等规范标准,继而完善有关工作指南等指导标准。把控护理工作中细节,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提倡从身边小事做起,讲无私奉献。入院后,及时做到三关心(即关心入院后的诊疗效果,关心疗养期间的心理变化,关心日常生活有无困难),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全方面执行优质护理工作。(2)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制定年度业务学习计划,以老年人常见病护理、疗养康复护理、急救护理为主要内容,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3)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制定护理质量评估标准,通过查房、交谈等方式,实时监督护理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根据本中心自制护理质量量表,包括7个维度,每项100分满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3.2护理满意度:根据本中心自制满意度量表,分数在>85分为非常满意,分数60-85分为比较满意,分数<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对数值变量展示,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n(%)]对计数资料展示,通过X2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软件工具:SPSS26.0

2 结果

2.1分析护理质量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下表1

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

组别

健康教育

疗区管理

文书质量

护理安全

操作技术

消毒隔离

应急处理

对照组(n=10

82.43±4.58

84.50±4.23

88.14±3.86

89.45±2.29

86.34±3.71

90.14±1.89

89.49±2.54

观察组(n=10

91.45±3.28

90.34±3.84

93.46±2.54

94.83±1.87

93.27±2.46

94.41±1.51

95.26±2.28

t

5.063

3.233

3.641

5.754

4.923

5.582

5.346

P

0.001

0.005

0.002

0.001

0.001

0.001

0.001

2.5分析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2

2 分析护理满意度[n(%)]

组别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43

15(34.88)

20(46.51)

8(18.60)

35(81.40)

观察组n=43

24(55.81)

19(44.19)

0(0.00)

43(100.00)

X2

-

-

-

6.081

P

-

-

-

0.014

3 讨论

规范化护理管理是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修订、补充、完善护理质量检验标准,更好约束和指导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经验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模式的转变,有效把握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细节,及时遏制以及解决问题[3-4]。在规范化护理管理中,需要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多层次、全面性开展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每个环节质量达标,护理人员之间加强团队协作,逐步改进,确保护理质量。从上述研究数据表格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之后,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在疗养护理工作中,要求疗养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与疗养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储备[5]。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服务心态已不再停留在简单护理管理工作中,要以疗养人员为中心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借助自身丰富专业知识以及护理经验,对于疗养人员提出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满足各项需求。

综上所述,对疗养人员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伟. 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在疗养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9):120-123,139.

[2]赵艳. 疗养院护理质量管理实践[J]. 中国疗养医学,2013(4):327-328.

[3]张晓斐.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疗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3(2):228-230,233.

[4]赵静,张钊. “3H”规范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疗养科室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4):65-67.

[5]王影. 军队疗养院文职护理人员规范化管理做法与体会[J]. 中国疗养医学,2013(11):1041-1042,10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