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凤环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新泰271219

摘要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不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分组探究感染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追踪方法学和PDCA循环管理的联合应用,能够大幅提升应对效率和感染管理效果。


关键词

追踪方法学;PDCA循环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正文


目前医疗水平始终处于持续发展进步的态势之中,我国的医院管理也相应地向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在医院管理的诸多环节里,医院感染管理已经开启了精准化管理模式的进程,这一模式的推行,必然给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带来一系列全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1]。从近年的情况来看,众多的管理工具逐步在医院的实际管理事务中得到运用,这些管理工具的应用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各式各样的管理模式当中,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当前在医院管理实践里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两种模式,追踪方法学凭借对医疗过程进行系统的追踪,能够精准地识别出医院管理中潜藏的风险与存在的问题。PDCA循环管理方法,也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这样的循环管理流程来运作,有助于医院管理构建起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两种管理模式在各自的应用范围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次研究针对上述2种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1-202212,实施常规管理,于20231-202312月,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管理人员共有12例,有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29~45岁,均值为(34.37±5.33)岁

1.2方法

追踪方法学+PDCA循环管理:(1)成立专门的联合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业人员、各临床科室的护士长以及后勤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维护的人员等,明确各成员的职责,感染管理科人员要定期对追踪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PDCA循环的大框架计划,护士长要确保本科室按照计划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中的问题,后勤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维护是否符合感染防控要求。

(2)基于追踪方法学的问题发现与目标设定(计划阶段):运用追踪方法学对医院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感染管理质量追踪,追踪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就医流程,包括病房环境、医疗操作、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如发现部分病房的通风系统清洁不到位,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增加感染风险,针对发现的问题设定明确的目标,在一个月内改善病房通风系统的清洁状况,使细菌检测达标率达到90%以上。

(3)PDCA循环管理下的执行措施(执行阶段):按照计划阶段设定的目标,各部门开始执行相应的措施,对于病房通风系统清洁问题,后勤部门增加清洁频次,从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三次,并采用更有效的清洁消毒剂;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病房通风状况的日常监测,每天记录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感染管理科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检查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检查阶段):建立多维度的检查机制,内部检查由联合管理小组定期对各科室、各环节进行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医疗设备消毒情况等;还可以引入外部检查力量,邀请其他医院的感染管理专家进行不定期的交叉检查,之后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找出与目标的差距。

(5)处理措施(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如果发现病房通风系统清洁后细菌检测达标率仍未达到90%,则分析原因。可能是清洁消毒剂使用方法不当,或者通风系统存在故障未被发现;针对分析的原因,调整清洁消毒剂的使用培训内容,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修,并将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1.3观察指标

运用自拟的管理调查表,评估实施前后的感染管理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以SPSS 27.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s)统一,T值校验;计数资料以(n%)统一,X2值校验;数据差异存在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估

如表1所示: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结果比较P0.05

1对比两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估±s

组别

例数

医院病区的卫生

无菌物品的管理

无菌技术操作

医疗废物的处理

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

实施前

12

84.66±3.28

88.58±3.36

90.43±3.17

82.57±3.33

62.54±6.08

实施后

12

92.83±1.33

96.89±1.65

98.25±1.61

97.66±1.36

72.89±1.06

t

-

7.9962

7.6902

7.6192

14.5324

5.8093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3讨论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医院内存在大量的病原体传播源,使得医院感染的风险极高。医院感染管理是指针对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进行预防、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2]。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额外风险,避免因感染导致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从以往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的现状来看,运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在感染监测方面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在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上不够严格,医护人员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而且各部门之间在感染管理方面的协作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导致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凸显了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方法的必要性[3]。追踪方法学是一种过程管理的科学方法,其原理基于对患者就医过程的系统性追踪,以发现潜在的医疗安全和质量问题,该管理方法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特点,可以通过对患者个体的追踪,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流程,包括各个科室的诊疗、护理等环节进行深入考察,也可以进行系统追踪,对医院的某个特定系统如感染防控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估。PDCA循环管理主要包含4个方面,计划阶段需要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和确定管理流程,执行阶段则是将计划付诸实践,检查阶段是对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处理阶段是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于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推广,对于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并采取改进措施,从而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2种管理模式相结合,追踪方法学有助于全面梳理医院感染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其中的漏洞和不足,而PDCA循环管理则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使这些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进而优化整个管理体系,从而提升医院整体的感染管理质量[4]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追踪方法学和PDCA循环管理的联合应用,能够大幅提升应对效率和感染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立娟,刘素霞,陈亚男,.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能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4,34(18):2822-2827.

[2] ]刘付香.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35):167-169.

[3] 吕红丰.追踪方法学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7):163-167.

[4] 谢娟.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7):162-1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