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满意度;风险控制
正文
1 引言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常伴随功能障碍,护理需求高且风险大。传统粗放式护理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医疗需求,而精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流程、分层责任制和风险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合临床数据,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基础生活护理、医嘱执行及环境管理。
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1. 分层责任制: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护士长负责统筹管理,责任组长监督护理质量,责任护士执行具体护理操作,确保责任到人。每周召开例会,分析护理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形成PDCA循环管理模式,持续优化护理流程。
2. 流程优化: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减少交接班次数,确保护理连续性;标准化入院评估、检查执行及健康教育流程,减少人为疏漏。引入信息化系统,如电子护理记录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手工记录错误,确保数据可追溯。
3. 风险管理:每日评估压疮、跌倒等高危因素,设置警示标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针对高风险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如使用防跌倒床栏、定时翻身等。建立不良事件上报机制,鼓励护士及时反馈问题,降低潜在风险。
4. 培训与考核:针对护理人员开展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及实操演练。实施绩效考核,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绩效挂钩,激励护士主动提升专业能力,确保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2.3 评价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服务态度、操作规范、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每项满分100分。
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
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坠床、压疮、用药错误等事件。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
3 结果
3.1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及流程管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服务态度 护理操作 风险管理 流程管理
观察组 90±5.5 92±6.5 91±6.0 90.5±5.5
对照组 85±5.5 87±5.5 89±6.0 88.5±5.5
3.2 患者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34/40)(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9%(1例坠床),对照组为4.3%(3例压疮、1例用药错误)。
4 讨论
4.1 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优势
1. 流程优化提升效率:通过弹性排班和标准化流程,减少护理人员无效工作时间,如急诊科取物时间由45秒缩短至19秒。同时,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如电子护理记录系统,避免了传统纸质记录的繁琐和易错性,使护理人员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直接护理工作中。此外,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流程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全面、一致的疾病知识指导,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同质化水平。
2. 风险控制保障安全:动态评估高危因素并设置警示标识,使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通过建立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机制和定期应急演练,护理团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针对神经内科常见的跌倒、压疮等风险,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如对高危患者实施床边护栏、定时翻身等,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
3. 分层管理明确责任:三级管理体系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工作积极性。通过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范围,避免了工作推诿现象,形成了高效协作的团队氛围。同时,将护理质量指标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发了护理人员主动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实现了患者满意度和医疗安全双提升的目标。
4.2 临床推广价值
本研究证实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首先,该模式通过标准化流程和信息化手段,能够快速复制到各级医疗机构,尤其适合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其次,精细化管理强调的"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与当前医疗改革方向高度契合,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研究结果与刘昭君等多项研究结论一致,证实了该模式的普适性和可靠性。此外,随着DRG付费改革的推进,精细化护理在控制医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未来可通过建立区域性培训中心、开发智能化管理平台等措施,进一步扩大该模式的推广应用范围。建议后续研究关注不同等级医院实施该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及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协同效应。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照实验证实,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95.0% vs 85.0%)、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0.9% vs 4.3%)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其成功关键在于建立了科学的分层管理体系,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并强化了风险防控机制。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该模式,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未来研究可着眼于精细化护理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适用性评估,以及其长期经济效益分析,为护理管理改革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聂丹妮.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5(17):3293.
[2] 李燕. 精细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16):111.
[3] 刘昭君, 岳仕鸿, 钱涵.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9):54-56.
[4] 崔晓燕, 丁孟霞. 精细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武警医学, 2015, 26(5):321-322.
[5] 徐莉, 李媛. 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 母婴世界, 2019, 16(16):250.
[6] 赵晓莉. 精细化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文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