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针对耳鸣的改善和效果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蕾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99

摘要

耳鸣是常见的临床疾病,造成患者头晕、睡眠障碍等不良后果,降低生活质量水平。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因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势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耳穴埋针,在耳鸣治疗中体现出独特优势。本研究在整理相关文献基础上,从“浅谈中医对耳鸣的认识”“耳穴揿针法”“耳穴埋针治疗耳鸣的应用进展”方面展开综述,旨在为耳穴埋针的广泛运用提供依据,不断提升耳鸣中医治疗水平。


关键词

耳鸣;耳穴埋针;改善效果;临床进展

正文


耳鸣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之一,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造成听力下降,进而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目前,耳鸣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认为不可治愈。然而有研究指出半数以上严重耳鸣患者在未采取干预后病情有所改善[1]耳穴埋针也称为耳穴揿针”,作为传统的中医外治法,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疼痛性疾病,疗效得到肯定。近年来,耳穴埋针开始逐渐用于治疗耳鸣,并且已有多名学者进行了相关成果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现对耳穴埋针对耳鸣的改善和效果”进行如下综述。

1浅谈中医对耳鸣的认识

耳鸣如蝉鸣潮水声入夜/静时尤为严重。传统中医指出,耳鸣属于“耳鸣”范畴,《素问》、《灵枢》对耳鸣病因病机进行了描述,可分为实证、虚证两类,前者与情志失调、肝郁化火,上扰清窍等有关;后者与肾精亏耗、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当相关,致使耳窍失养。由此认为,耳鸣的中医病因较复杂。

2耳穴埋针疗法

耳穴埋针疗法是在图钉型皮内针刺入、 固定在特定耳穴的皮下组织基础上,辅以不断地持续刺激作用,从而达到调节阴阳、防治疾病的目的与传统针刺比较,耳穴埋针疗法具有作用时间长、疗效持续且稳定等特点,充分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机制,(1)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对应部位进行物质交换,以调节人体生理、病理变化;(2)通过按压刺激作用,促进压觉神经细胞活跃,从而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3)在特定耳穴埋针,可使该部位神经末梢转化为神经冲动信号,并通过神经纤维传至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部位(脊髓、脑干等),最终传至与疼痛感知、处理相关的神经系统区域,促进前列腺素、内啡肽等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缓解疼痛

3耳穴埋针治疗耳鸣的应用进展

3.1单一使用

   耳穴埋针可利用自身的久留针特点产生持续稳定的针刺刺激作用,有效治疗疾病

张薇[2]等人在2017年至2020年开展了一项80例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的治疗研究,探究揿针对其影响,结果发现患者治疗4周后耳鸣严重程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提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水平,表明了在耳周围穴(穴耳门、听宫、听会、太溪、足三里、太冲)揿针疗效确切,能使患者受益。

3.2联合西药

虽然医、西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异,但是能够互相补充相互借鉴充分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国内学者杨久梅[3]等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开展研究,予以己酮可可碱治疗的同时联合采用穴位埋揿针,有效调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耳内微循环,从而改善耳鸣、耳聋症状,保护听力。 

2.3联合针刺

针刺疗法同样是一种中医外治法,在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基础上,达到调和阴阳、经络气血疏通经络等目的,从而治疗疾病。董建萍[4]等在2021年至2022年开展了一项50例肾精亏虚型耳鸣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耳穴揿针治疗的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缓解耳鸣残疾程度。

3.4联合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是属于中医内治法,在遵守“中药配伍禁忌”原则基础上,借助中药之间相辅相成的综合作用,产生增效效果。田雨[5]等人纳入肝火上扰型耳鸣开展研究,探究泻火化瘀通窍法、揿针刺激耳迷走神经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发现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且治疗后听力、抑郁情绪较治疗前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结论充分证实了揿针联合泻火化瘀通窍法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有效改善患者耳鸣症状,减轻抑郁情绪。

基于上述报道成果,认为耳穴埋针单一治疗耳鸣,或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耳鸣,均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总结

目前,耳鸣已成为耳科的三大难治之证,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发展。耳穴埋针安全可靠、作用持久,可有效治疗任命。本研究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对耳鸣中医病因病机、耳穴埋针概述及机制展开分析,同时侧重于探究耳穴埋针治疗耳鸣的临床情况,认为耳穴、埋针相结合,能够通过增加刺激量达到累积效应作用,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结合近三年文献资料,认为耳穴埋针疗法并非单一应用治疗耳鸣,多数情况下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耳鸣,铜火锅过“多维度”“多途径”作用机制发挥效果,缓解耳鸣症状,同时也充分体现出耳穴买证疗法具有适应证广泛操作简单成本低无不良反应等优势,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可以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广泛推广、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耳穴买证疗法治疗耳鸣仍存在以下局限:(1)选穴方面,尚未形成统一、量化的选穴标准;(2)治疗操作频率、疗程、效果评价缺乏规范化标准。3)当前研究关于耳穴埋针治疗不同中医证候分型耳鸣的报道较少。为此,建议今后研究将上述问题作为重点,深入探索耳穴埋针疗法治疗耳鸣的优势,旨在为耳鸣后续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艳芳,刘蓬,林文智,等.医师疗法治疗原发性耳鸣496例远期疗效随访[J].中医杂志,2024,65(24):2558-2564.

[2]张薇,李妙红,袁芳.揿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8):1656-1660.

[3]杨久梅,冯俊,刘良蓉,等.穴位埋揿针联合己酮可可碱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免疫功能及内耳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4,33(8):1450-1454.

[4]董建萍,徐艺翀,李金刚,等.针刺联合耳穴揿针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5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5):961-963.

[5]田雨,冷辉.揿针联合泻火化瘀通窍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3,19(2):78-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