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措施探讨
摘要
关键词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措施
正文
高血压、糖尿病均属于慢性病范畴,好发于中老年,且均缺乏治愈方法,需长期用药治疗[1]。对于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要同时应用降压及降糖药物,通过按时用药稳定病情,防控并发症。因两种疾病均与生活习惯、缺乏活动等因素相关,还可通过加强行为管理进行防控。本研究选取140例中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分组观察,旨在探讨防治及管理措施的应用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3~2025.1期间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70例。对照组:男33例,女37例;年龄52~78岁,平均(66.25±4.18)岁;病程3~15年,平均(6.25±1.38)年。观察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53~78岁,平均(66.84±4.36)岁;病程3~13年,平均(6.19±1.27)年。两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遵医嘱应用口服降压、降糖药物,或用胰岛素治疗,定期复查。
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社区健康管理,措施如下:(1)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类型、用药情况、复查结果等,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疗效等情况,便于提供针对性指导。(2)健康教育:通过电话随访、线上随访、健康讲座等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疾病发生原因、潜在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健康行为等。针对出现并发症情况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指导,除对症治疗外,指导其注意事项与改善措施;对病情不稳定患者,提醒其及时到上级医院检查,由医生确定是否需更换用药方案。(3)用药管理:了解患者用药类型,指导其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提醒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恶心、头晕等轻微不适无需特殊处置,通过调整用药时间改善,若有严重反应如低血压、低血糖、过敏反应等,及时对症处理,若病情严重立即转上级医院。
1.3观察指标
(1)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测定血糖及血压水平;(2)统计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糖及血压水平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及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对比(±s)
组别 | 例数 | 空腹血糖(mmol/L) | 餐后2h血糖(mmol/L)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70 | 9.24±0.35 | 6.85±0.54 | 10.46±1.38 | 8.05±1.26 | 145.26±5.31 | 112.25±4.08 | 95.34±6.24 | 84.62±3.31 |
对照组 | 70 | 9.30±0.47 | 7.25±0.56 | 10.35±1.27 | 9.16±1.68 | 145.05±6.52 | 120.35±3.24 | 95.16±4.27 | 88.26±2.57 |
t | - | 0.857 | 4.302 | 0.491 | 4.422 | 0.209 | 13.008 | 0.199 | 7.267 |
P | - | 0.393 | <0.001 | 0.624 | <0.001 | 0.835 | <0.001 | 0.842 | <0.001 |
2.2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不良反应 | 并发症 | ||||||
恶心呕吐 | 头晕 | 心律不齐 | 总发生率 | 冠心病 | 脑卒中 | 糖尿病肾病 | 总发生率 | ||
观察组 | 70 | 1(1.43) | 1(1.43) | 0(0.00) | 2(2.86) | 1(1.43) | 0(0.00) | 0(0.00) | 1(1.43) |
对照组 | 70 | 4(5.71) | 3(4.29) | 2(2.86) | 9(12.86) | 3(4.29) | 3(4.29) | 2(2.86) | 8(11.43) |
c2 | - | 4.834 | 4.275 | ||||||
P | - | 0.028 | 0.039 |
3 讨论
关于高血压并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无特效治疗办法,只能以具有降压及降糖作用的药物治疗,目标为稳定病情[2]。关于疾病预防,两种疾病在诱发原因上有重叠,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活动、肥胖等,可以此为根据,改变行为习惯,以此达到预防疾病效果[3]。此外,两种疾病均有遗传特征,若直系亲属有病史,则患病风险较高,需加强健康管理。
关于病情管理,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较低,且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社区健康管理能够为患者病情稳定提供保障。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无需住院治疗,而社区因地域优势便于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社区健康管理主要内容为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治疗相关管理。通过建立档案并及时更新,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为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用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安全性等医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经用药指导,保证患者正确用药,可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社区健康管理有助于中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以及并发症防控。
参考文献:
[1]陈韵.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策略——评《血压与糖尿病防治新策略——基层医师培训》[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9):282-282.
[2]徐丽霜,何玫,杨黔峰,等.沈阳市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24,1(4):502-506.
[3]孙洁,苏艳琦,刘军豪.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下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6):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