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检验在慢性乙肝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引言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慢性乙型肝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的肝脏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乙肝两对半检验是临床检测 HBV 感染的常用方法,对慢性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乙肝两对半检验在慢性乙肝诊断中的价值。
二、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年 12 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 100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 60 例,女性 40 例,年龄 18-65 岁,平均(38.5±8.2)岁。纳入标准:为确保研究参与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要求,本研究采纳了2019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规定的诊断准则。旨在确保入选研究的患者具备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资格。[1]。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肝脏疾病;患者若存在严重的心脏、大脑、肾脏等关键内脏器官的疾病状况。同期选取 100 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55 例,女性 45 例,年龄 20-60 岁,平均(36.8±7.5)岁。在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背景信息时,发现这些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大于0.05),因此两组样本在上述方面是相匹配的,适合进行对比分析。
2.2 方法
在本研究中,所有受试者在清晨进行空腹状态下采集了3至5毫升的静脉血液样本。为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状态,研究者们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对以下五个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以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实验操作严格遵循试剂盒的详细说明进行,所使用的试剂盒均由指定的供应商提供。
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乙肝两对半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并分析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慢性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例数 + 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例数 + 假阳性例数)×100%;阳性预测值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例数 + 假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例数 + 假阴性例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SPSS 22.0版统计学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对于分类数据,我们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结果。为了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我们实施了卡方检验(χ² test)。根据统计学标准,当P值小于0.05时,我们认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3.1 两组乙肝两对半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
详见表 1。
表 1:两组乙肝两对半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HBsAg 阳性率 | HBeAg 阳性率 | 抗 - HBc 阳性率 | 抗 - HBs 阳性率 | 抗 - HBe 阳性率 |
观察组 | 100 | 95%(95/100) | 50%(50/100) | 80%(80/100) | 5%(5/100) | 30%(30/100) |
对照组 | 100 | 5%(5/100) | 2%(2/100) | 10%(10/100) | 80%(80/100) | 5%(5/100) |
P 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2 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慢性乙肝诊断的效能分析
详见表 2。
表 2: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慢性乙肝诊断的效能分析(%)
检测指标 | 灵敏度 | 特异度 | 阴性预测值 |
HBsAg 单独检测 | 95% | 95% | 95% |
HBeAg 单独检测 | 50% | 98% | 67.7% |
抗 - HBc 单独检测 | 80% | 90% | 84.6% |
HBsAg、HBeAg、抗 - HBc 联合检测 | 90% | 98% | 87.5% |
四、讨论
4.1 乙肝两对半各项指标的意义
HBsAg 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标志,阳性表示 HBV 感染 [2]。本研究中观察组 HBsAg 阳性率高达 95%,而对照组仅为 5%,表明 HBsAg 检测对慢性乙肝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HBeAg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的指示器,表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明患者体内病毒正在积极复制 [3]。本研究中观察组 HBeAg 阳性率为 50%,提示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处于病毒高复制状态。抗 - HBc 是乙肝核心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其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处于感染窗口期 [4]。本研究观察组抗 - HBc 阳性率为 80%,说明多数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史。抗 - HBs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本研究中对照组抗 - HBs 阳性率较高,提示健康人群通过接种乙肝疫苗等方式获得了免疫力,而观察组抗 - HBs 阳性率仅为 5%,反映慢性乙肝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异常。抗 - HBe 是 HBeAg 的对应抗体,其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但也可能存在病毒变异等情况 [5]。
4.2 乙肝两对半检验在慢性乙肝诊断中的价值
乙肝两对半检验通过检测五项指标的不同组合模式,可初步判断乙肝感染的状态及病情发展阶段。常见的大三阳模式(HBsAg、HBeAg、抗 - HBc 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模式(HBsAg、抗 - HBe、抗 - HBc 阳性)通常表示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较弱,但部分小三阳患者可能存在病毒变异,仍需密切关注 [6]。本研究结果显示,乙肝两对半各项指标在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 HBsAg、HBeAg、抗 - HBc 联合检测对慢性乙肝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
4.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仅对乙肝两对半检验进行了分析,未结合其他检测指标如乙肝病毒 DNA 定量、肝功能等进行综合评估。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并开展多指标联合检测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慢性乙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五、结论 乙肝两对半检验在慢性乙肝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及不同组合模式,可初步判断患者的感染状态和病情。HBsAg、HBeAg、抗 - HBc 联合检测可提高慢性乙肝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但临床诊断中仍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9 年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 (1):2-13.
[2]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 [M].1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960-1965.
[3] 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等。中国 3 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 (9):655-658.
[4] 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 [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45-350.
[5] 曾民德,茅益民。肝脏病学 [M].3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34-238.
[6] 王贵强,王福生,成军,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2 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 (12):1218-1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