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中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唐培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也逐渐上升。作为一种关键的照护方式,社区护理如何能够有效地满足失能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目的是深入探讨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研究社区护理中的现行照护模式以及其创新和探索,提出包括多元化服务、家庭支持、医疗护理融合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内的新模式,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长期照护服务。


关键词

社区护理;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

正文


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步伐逐渐加速,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对于失能老人,他们在生活护理、康复照护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的长期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然而家庭照护能力有限,且机构照护资源受限,但在这种情境下,研究社区护理的长期照护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分析

从生理角度看,失能老人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他们在穿衣、进食和如厕等方面都需要他人帮助。此外,他们还可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因此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频繁,例如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康复训练等。从心理角度看,由于身体功能的丧失,老年人容易出现如孤独、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他们深切希望家人陪伴和心理关怀。从社会角度来看,尽管他们的行动可能受到限制,但他们依然有社交需求他们渴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并希望得到社会尊重和价值观认同。另外,从经济角度看,长期的护理费用对家庭构成了重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对经济援助和保障机制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对这些需求进行全方位和深度的分析,是建立一个科学且有效社区护理长期照护模式的核心要素。

2社区护理中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现有实践

在社区护理实践中,为失能老人提供的长期护理已经建立了多种实践方法。许多社区都设立了日间照料中心,这些中心为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的日常照料,包括但不限于助餐、助浴和助洁等基本服务,确保老人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得到适当的照料,从而减轻家庭的日间照料压力。此外,些社区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由专业护士定期上门,为失能老人提供身体检查、伤口护理和康复指导等医疗护理操作,以满足老人在家就能接受专业医疗服务的需求。有些社区还成立了志愿者团队,为那些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陪伴聊天、帮助他们外出的服务,并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社交帮助。尽管如此,目前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从而更好地为社区中的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的护理服务。

3社区护理中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3.1 多元化服务模式的探索

为了更有效地满足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社区护理部门正在积极地寻找和尝试新的护理方式。社区在探索多样化服务模式时,努力融合众多的资源。一方面,与各种专业机构,例如康复医院和心理咨询中心等合作,为失能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他们在社区中能够方便地获得康复治疗和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专业支持。从另一个角度看,除了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和医疗服务外,还增加如文化娱乐和法律援助等独特的服务项目。例如,组织针对老年人的书法和绘画课程,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通过提供这些多样化服务,不仅可以满足失能老人的多种需求,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满足感和与社会的融合度。此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也加强了社区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构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长期护理体系,为失能老人提供一个更高品质的照护环境。

3.2 基于家庭支持的社区护理模式

对于失能老人来说,家庭是他们情感和生活的核心支柱,而且这种模式充分利用家庭的基本功能,并整合社区的专业资源。社区为家庭照护者提供一系列的专业培训课程,包括护理技能和康复知识等,旨在提高家庭照护的能力和效率。此外,社区定期派出专业团队进行上门回访,并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来调整护理计划,同时为他们提供家庭方面的专业指导。比如说,社区护理师会指导家庭成员如何为老年人正确地翻身和进行基础的康复训练,以降低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风险。除此之外,社区还构建一个互助平台,以便有照护经验的家庭能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并相互给予支持。这一模式不仅让老人在他们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家庭陪伴,还能利用社区专业资源来弥补家庭护理在专业方面的不足,实现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为失能老人提供更高质量、更持久的照护服务。

3.3 医疗与护理的融合模式

为了应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问题,将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模式已经成为社区护理领域的关键创新策略。这一模式颠覆传统医疗与护理的隔离状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社区层次上,设立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中心,并配备专业的医生、护士以及康复治疗师,旨在为失能老人提供一个融合医疗救助、康复照护和日常护理的综合服务平台。当老人遭遇突发性疾病时,他们可以迅速获得专业的医疗援助,一旦病情得到稳定,他们还可以在同一医疗机构得到持续的康复护理,从而避免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的频繁往返。以服务中心为例,它为那些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医疗服务,包括定期血糖检测和药物治疗。此外,该中心还为他们提供饮食建议、日常锻炼等方面的护理指导,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疾病。此外,借助信息化系统,医疗信息和护理记录得以共享,这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从而有效地提高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质量和效率。

3.4 智能化技术在社区照护中的应用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社区护理领域,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在社区环境下,各种智能健康监测工具如智能手环和智能床垫等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心跳、血压和睡眠状态等生理参数,并将这些数据同步到社区健康管理平台上。如果指标显示不正常,该系统将会自动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于社区医疗工作人员能够迅速进行干预。与此同时,智能护理机器人也开始展现其价值,它们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完成一些基本的护理任务,如帮助老年人翻身和协助他们进食等,这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提高了护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此外,通过利用先进的智能技术,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了跨越空间的限制,使得老年人可以在家里通过视频连线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从而获得医疗建议和诊断。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社区照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为失能老人提供了更为方便、安全且个性化的长期护理服务。

4结语

对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社区护理的研究具有长远意义。从需求的深入分析,到当前的实践经验,再到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每一个环节都深深地体现了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未来,持续完善多元、融合、智能的照护模式,加强家庭与社区协作,定能让失能老人安享晚年,提升社会整体福祉。

参考文献

[1]汪凤兰.社区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3.

[2]龚逸捷.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家庭不良家庭关系个案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3.

[3]王倩.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