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社区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施丹华

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

在现代医疗护理实践中,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凭借其安全性与高效性,已然成为临床静脉通路技术的常用手段。而延续性护理,这一崭新的护理理念,着重于实现从医院到社区的护理服务无缝对接,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不间断的护理照料。本项研究聚焦于探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社区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对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期望借此为社区护理实践领域贡献一份科学依据,助力护理服务的持续优化。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社区;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

正文


引言

延续性护理注重在患者从医院出院后到社区的过渡阶段,为其提供连贯的护理支持,助力患者更有效地掌控自身健康状况。近年来,该护理模式在诸多慢性疾病的管理实践中已展现出较为突出的成效

一、社区 PICC 置管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特点

延续性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延伸性,突破了传统医院护理的边界,将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的家庭与社区环境中,让患者即便身处熟悉的居家场景,也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与支持。护理服务的个性化是其另一大亮点,社区护士会依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家庭环境以及个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为其量身定制护理计划。例如,针对老年患者,护理重点可能倾向于反复宣教导管维护知识并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而对于工作繁忙的患者,则侧重于提供线上咨询与预约护理服务,以满足其便捷需求。延续性护理还特别强调患者及家属的参与性,通过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基本的导管护理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社区延续性护理还具备良好的协调性,社区护士需要与医院的医护团队保持紧密沟通,及时反馈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在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服务能够实现无缝对接。

二、延续性护理对 PICC 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1 PICC 置管常见并发症

尽管 PICC 置管为患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其仍存在一些常见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感染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穿刺点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脓性分泌物。这一现象多与穿刺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以及导管维护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静脉炎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和细菌性静脉炎,其症状通常包括沿静脉走向的疼痛、红肿以及条索状改变等,多由导管材质、穿刺技术以及药物刺激等因素引发。导管堵塞问题也不容忽视,可分为血栓性和非血栓性堵塞,如血液回流、药物沉淀、纤维蛋白鞘形成等都可能导致导管堵塞,进而影响输液的正常进行。

2.2 延续性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在置管前,社区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涵盖患者的血管条件、凝血功能、过敏史等多方面内容,为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和穿刺部位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穿刺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社区护士还会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详细讲解置管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配合度。置管后,社区护士会定期开展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导管维护,例如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按照规定时间更换贴膜和肝素帽等。社区护士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迹象,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处理。例如,指导患者避免过度活动置管侧肢体,防止因外力牵拉导致导管移位或脱出;提醒患者注意饮食,避免食用高脂、高凝食物,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3 并发症的监测与管理

延续性护理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并发症监测与管理架构,社区护士会定时查看患者的穿刺部位,留意是否存在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状况,同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发热、肢体酸胀等不适感。一旦察觉并发症的迹象,便能迅速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穿刺部位感染,依据感染的轻重程度来处理。轻微感染时,进行局部消毒和换药,并密切观察;若感染严重,则迅速联系医院,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静脉炎,可采用局部热敷、药物外敷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同时根据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针对导管堵塞,如果是血栓性堵塞,可尝试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对于非血栓性堵塞,则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导管位置、冲洗导管等。对于导管移位和脱出,需根据移位程度和脱出长度来判断,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置管或其他处理措施。

三、延续性护理对 PICC 置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1 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

生活质量是一个涵盖多维度的概念,对于 PICC 置管患者来说,其评估指标涉及多个方面。在生理功能方面,包括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睡眠质量、饮食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等。例如,PICC 置管可能会限制患者部分肢体的活动,进而影响其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而并发症引发的疼痛还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心理状态同样是重要的评估指标,患者可能会因疾病的困扰、对治疗效果的担忧以及 PICC 置管带来的生活不便等因素,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社会功能方面,主要评估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家庭关系以及工作学习的情况。PICC 置管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导管暴露或感染等问题,减少社交活动,从而影响其社会角色的正常发挥。还有患者对自身健康的总体认知和满意度,这反映了患者对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的主观感受。

3.2 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

在生理层面,通过有效的并发症预防和管理,减少了患者因并发症带来的身体不适,如疼痛、感染等,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提升睡眠质量和饮食摄入。在心理层面,社区护士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 PICC 置管,增强其治疗信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社会功能方面,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妥善保护导管,减少对社交活动的顾虑。同时,协调患者与家属、朋友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氛围,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提升其社会融入感。

3.3 生活质量改善的长期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 PICC 置管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长期的积极影响,随着延续性护理的持续开展,患者逐渐掌握了自我护理技能,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从而长期维持较好的生理功能。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得以保持,患者在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社会功能方面,患者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继续承担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长期的延续性护理还可以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进一步提高其整体健康水平,为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本研究聚焦于延续性护理对社区 PICC 置管患者的积极影响,深入分析了其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延续性护理模式,持续优化护理流程,从而为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带来切实的益处。

参考文献

[1]陈圣洁,冯方方.延续性护理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患者术后妊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5,36(02):246-249.

[2]高瑞华.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24,14(26):90-92.

[3]陈美玲.医院-社区-家庭三维护理在脑卒中并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对睡眠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4,14(15):114-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