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诊断的价值评价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廖昱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以及糖类抗原724(CA724)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2月1日-2024年8月15日收治的30例胃癌确诊患者、30例胃部良性疾病者、30例健康查体者;将上述病例,依次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肿瘤标志物检验,探究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的CEA、AFP、CA199、CA125、CA153以及CA724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值均<0.05;同时单一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单一检测的更高,P值均<0.05。结论:CEA、AFP、CA199、CA125、CA153以及CA724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且联合检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更高,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运用于临床胃癌的辅助诊断。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胃癌 诊断

正文


    前言: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饮食不规律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导致胃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2]胃癌患者早期症状较轻,仅表现为轻微上腹胀痛或不适,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厌食、体重下降和乏力,部分患者出现呕血和黑便,需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目前临床上对于胃癌的检验,主要包括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等。内镜检查过程较为繁琐,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对患者产生损害[3-4]随着对胃癌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种肿瘤标志物,但不同患者之间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治疗方案存在偏差。基于此,本次研究将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研究以及讨论,以期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详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23121-2024815日收治的30例胃癌确诊患者、30例胃部良性疾病者及30例健康查体者;将上述病例,依次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观察组:男:女=219年龄67.35±3.25对照1:男:女=22867.78±3.15对照2组:男:女=191167.89±3.11三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标准:30例胃癌患者均符合胃癌的临床诊断标准[5]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30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均已排除癌症相关疾病30例健康查体者均无胃部疾病;所有受检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自身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感染性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检测方法

90例受检者,均在排除相关禁忌症后,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在促凝管内静置30min离心(时间:10min,速度:35240r/min,半径:cm,运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724CA724。所用仪器:罗氏cobas e8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仪器配套试剂盒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受检者的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值,分析比较三组受检者CEAAFPCA199CA125CA153CA724水平。比较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判定标准:CEA>5.0ng/LAFP25μg/LCA724>7.0U/mlCA199>27U/mlCA125>35U/mlCA153>28U/ml运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c±S来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如果所得P0.05以下,则代表对比数据之间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胃癌患者的CEAAFPCA199CA125CA153CA724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P值均0.05,同时对照1组较对照2组更低,P0.05。见表1

1三组受检者六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x±s

组名

例数

n

CEA

ng/mL

AFP

ng/mL

CA125U/mL

CA199

U/mL

CA153U/mL

CA724

U/mL

观察组

30

4.96±4.58

3.53±2.36

31.37±34.78

97.86±122.09

13.97±10.83

4.76±7.49

对照1

30

4.66±10.26

4.27±1.99

15.90±25.17

17.91±21.61

13.48±8.12

18.83±48.57

对照2

30

2.11±1.94

4.85±5.58

11.66±5.80

9.43±7.46

12.13±6.16

9.87±19.14

 

    单一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单一检测的更高,P值均0.05。见表2

2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对比n`%

检测方法n=30

准确性

敏感性

特异性

CEA

73.3322/30

60.006/10

80.0016/20

AFP

70.0021/30

60.006/10

75.0015/20

CA125

83.3325/30

80.008/10

85.0017/20

CA199

73.3322/30

70.007/10

75.0015/20

CA153

73.3322/30

60.006/10

80.0016/20

CA724

76.6723/30

70.007/10

80.0016/20

联合检测

96.6729/30

100.0010/10

95.0019/20

 

3 讨论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可能与年轻人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6-8]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胃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晚期胃癌的死亡率仍然较高故对于胃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是近年来运用较为广泛的检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且准确性较高等特点。本次研究围绕我院研究的90例受检者,其中30例胃癌患者、30例胃部疾病患者、30健康查体者,分析三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探究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CEA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指标,40%~70%的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值当胃癌发展到晚期并发生肝转移时,肝脏受损可能释放出AFP,从而导致患者AFP水平升高[9-10]CA199在胃癌患者血清中会出现升高情况,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相关性对于胃癌的诊断、分期以及术后复发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11]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胃癌的诊断,还可用于观察术后是否有肿瘤残余。CA125CA153的升高可能提示胃癌的进展或转移,但并非所有胃癌患者都会出现CA125CA153的升高,其特异性相对较低[12-13]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胃癌患者的六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P值均0.05;同时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单一检测的更高,P值均0.05李一鸣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14]由此可见,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胃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单一检测某一肿瘤标志物时,易出现假阴性。联合检测可以综合多个指标的结果,减少非肿瘤因素对诊断的干扰,提高胃癌的检出率,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通过综合评估多个指标的结果,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支撑,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健,刘雄英,彭海红,.四种肿瘤标志物检验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21):49-52.

[2]郝晓燕,周磊,白丛霞,.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区分胃炎和胃癌的三种模型及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3,38(2):124-128.

[3]王珅,郭济恩,莫镇州.高压氧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3,30(4):420-423.

[4]孔宪诚,黄建平,阎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不同Borrmann分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13(4):372-376.

[5]徐佳敏,邹维宝.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手术患者腹膜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11):2018-2021.

[6]许诚,牛云霞,陈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炎性因子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3,21(15):1730-1733.

[7]温静雅,刘春晖,张梦洁.多种糖蛋白类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3,41(6):795-797.

[8]颜钟懿,王胤达,毛晓红,.腹腔镜下远端早期胃癌根治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变化的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3):430-433.

[9]郭千弘,马若飞.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其与microRNA-21调控JAK/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研究[J].甘肃医药,2023,42(5):413-416.

[10]王青,杨觅,陈敏敏.HER2表达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2,43(5):525-529.

[11]楼小伟,顾畅,陈钰,.分析胃癌患者以CA724CEA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价值[J].系统医学,2022,7(20):13-16.

[12]冯伟静,曾伟,周雪涛,.腹腔镜下远端早期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及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5):501-505.

[13]刘登海.胃癌患者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2,20(7):130-132.

[14]李一鸣.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23,8(1):62-64,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