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缓冲装置的研制
摘要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缓冲装置 ;预防出血
正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心血管内科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相较于以往股动脉穿刺术,经桡动脉穿刺因其创伤小、穿刺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强度、无需体位限制等优点被我国介入医师和患者更为接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而经桡动脉穿刺仍有并发症,包括有前臂疼痛或不适、桡动脉痉挛、穿刺点出血、前臂血肿、桡动脉闭塞、前臂筋膜室综合征[2]。其中,穿刺点出血较为常见,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痛苦。为预防穿刺点出血,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方法有弹力绷带包扎和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相较于以往常规的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可有效预防桡动脉穿刺处出血,提高介入效率[3]。我院常用动脉止血器为TR-Band止血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止血器由于气囊充盈,第一次放气时,会自动回弹3-5ml气体,导致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内压力骤减而引起穿刺处出血,增加了患者的恐惧、痛苦,以及医护人员工作量。为解决因气囊充盈导致自动回抽过多气体,使桡动脉穿刺处压力骤减而造成的出血,笔者研究设计出一款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缓冲装置。
1. 设计原理
基于正压原理,笔者设计了一款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始终保持内部正压状态,控制气体流动方向,达到阻止止血器内气体自动弹出的目的。
2. 具体结构以及制作方法
具体结构 包括有桡动脉加压止血器本体 (包括有固定板、气囊Ⅰ、固定带)、气囊管、气囊Ⅱ 、缓冲机构、注射器、注射器针头、活瓣、弹簧 、注射器连接口、气囊连接口。
制作方法 (1)缓冲机构为圆筒形,两端分别设置有气囊连接口和注射器连接口,充气时,气体经过注射器、缓冲机构、气囊Ⅱ、气囊管进入到气囊Ⅰ,放气时,气体沿原路返回。连接方式如图1。(2)气囊连接口与气囊Ⅱ的连接处置有弹簧,可保证两者紧密连接,如图2所示。(3)缓冲装置的内部设置活瓣,(图3所示为活瓣开启、关闭状态示意图)活瓣关闭状态时,将缓冲机构分为两个容置空间,分别为:活瓣与气囊连接口组成的容置空间和活瓣与注射器连接口组成的容置空间,两个容置空间里的气体不相通;活瓣开启状态时,两个容置空间里的气体通过活瓣的打开而相通。(4)活瓣为多片,多片活瓣紧密相连围成圆形,与缓冲机构相适应(5)当人为开始充气时,用注射器与缓冲机构连接,缓冲机构的气囊连接口处的弹簧被压缩,活瓣端头部在注射器的作用下从闭合状态变为张开状态,注射器中的气体经过缓冲机构与气囊管进入气囊Ⅰ中,当充气完成时,活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囊Ⅰ的气体被紧密相连的活瓣阻挡;当人为开始放气时,用注射器抽气,在吸力作用下,活瓣端头部自然张开,从而控制抽出的气体量,不会因气囊Ⅰ内压力过大,自动回抽气体,达到防止桡动脉出血的目的。
![]() |
图1
释:1桡动脉加压止血器本体 2气囊管 3气囊Ⅱ 4缓冲机构 5注射器 6注射器针头 7活瓣 8弹簧 9注射器连接口 10气囊连接口。
图2
图3
3. 材料
3.1 PVC PVC材料具有透明性、柔韧性、可靠性、耐用性、杀菌性能、相容性、加工容易性、成本低等特点[4],但是,PVC树脂存在热稳定性能不强、易老化等缺点[5]。
3.2 硅橡胶 具有易清洁、无毒、稳定、透气性好、柔软等特点[6],但是相容性较差[7]、加工能耗高、工序繁琐[8]。
3.3 TPE 具有加工方便、可重复使用、易回收,且性能接近或超过橡胶[8],但是成本相较于以上两种较高。
4.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将患者手背朝下,手腕穿入桡动脉加压止血器,使气囊Ⅰ位于桡动脉穿刺点上方,用固定带上的尼龙搭扣对桡动脉加压止血器进行固定,通过缓冲装置的注射器对气囊Ⅰ进行充气,增大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力,直到调节到合适的压力,根据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对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通过缓冲装置的注射器对气囊Ⅰ进行放气,逐渐减小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力,可分多次进行放气,直到桡动脉穿刺点不再渗血,取下桡动脉加压止血器。
注意事项 本缓冲装置适用于TR-Band桡动脉止血器,术后1h开始减压,每隔1h减压1次,每次放气2ml,连 续 减 压 放 气3次,第4次开始逐渐增加放气量,在6~8h内放完[9],放气后仍需观察有无穿刺处出血。
如上所述,笔者利用了正压原理,在原有的TR-Band止血器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此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缓冲装置,只需将装置按照顺序连接好,在指定时间利用注射器对气囊放气即可;并且本缓冲装置对加压止血的气囊对桡动脉的压紧和松开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用起来安全方便;用于控制气体双向流动的活瓣,只有人为回抽气体才可放气,不会自动回抽,大大改善了桡动脉出血的情况,完善了原有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的不足,可有效预防第一次放气自动回弹气体过多引起的桡动脉出血,由此也降低了患者对穿刺处出血产生的恐惧以及痛苦,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压力。另外本缓冲装置加工过程简单,成本低,且可反复使用,易于保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伟平,高红梅,董玉江.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10):1877-1880.
[2]李彬,王忠,王进.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可行性和并发症情况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22,43(05):75-77.
[3]郭小英.压迫器止血与绷带止血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21):170-171.
[4]韩利锋.不同增塑剂增塑PVC性能对比及耐迁移抗菌PVC材料制备[D].北京化工大学,2022.DOI:10.26939/d.cnki.gbhgu.2022.000817.
[5]宋晓玲,贺盛喜.PVC树脂热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聚氯乙烯,2022,50(04):20-29.
[6]吴迪,廖佩姿.硅橡胶在医疗材料领域的应用专利技术综述[J].河南科技,2021,40(35):156-158.
[7]杨小琛.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亲水改性研究[D].成都大学,2023.DOI:10.27917/d.cnki.gcxdy.2023.000188.
[8]王世茹.三元乙丙橡胶/高密度聚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DOI:10.27151/d.cnki.ghnlu.2020.002073.
[9]王雪萌,从欣,王明明.不同方法联合TR-Band桡动脉止血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穿刺处的影响[J].天津护理,2023,31(04):449-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