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作用
摘要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药物;药学服务;合理用药;安全性
正文
头孢菌素类药物为现阶段临床治疗中被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药物,此药物主要是来自冠头孢菌,提取、分离营养液,而后可获得头孢菌素C,改变所获得的成分,进而获取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对此药物进行合理运用的时候,此药物会破坏细菌细胞壁,还会对繁殖期细菌杀菌,此药物所具备的副作用比较低,获得的抗菌作用高,作为临床中毒性低、疗效高以及运用范围广的重要抗生素药物之一。该种药物合理、科学运用,可对病人感染状况抑制,获取较强的疗效。但近年,此类药物在临床中运用频率比较广泛,在服药期间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1-2]。基于循证药学实践准则,药师通过整合药物治疗学理论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向患者提供涵盖用药风险评估、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及药物疗效追踪的专业化药学服务。有研究指出,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采纳临床药学服务能够增强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本文将分析该服务方式运用的价值,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人34367例,其中用药不良反应例数为200例。实验组100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52.16±4.28)岁;对照组100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52.14±4.24)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头孢菌素类药物指导。
1.2.2实验组
临床药学服务,具体为:
(1) 定期培训,规范管理。按照管理的实际状况,给药学服务人员合理和科学性安排工作岗位,对新老员工合理排班。新药进入药房,药师需迅速掌握其相关信息,包括剂量、使用方法、禁用情况和适用范围等关键知识内容。按照相关规定,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各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陈列摆放 ,依照分类标准将头孢菌素类药物适宜的摆放,把容易混淆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开展分类的摆放,而后予以警醒标记。
若有新引进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应将其置于药架内侧,以此确保该类药物能有序排列。针对特殊的头孢菌素类药物,需使用多彩标签进行显著标注,并委派专人对之负责。构建医疗机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药物使用资料的实时与动态更新。统计过期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尽早刷新此类药物信息,以减少药房调剂出错的几率。在调配处方时,务必着重审核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一旦发现异常,需即刻与开方医师沟通,确认处方准确无误后,科学调配处方所需药物 。
(2) 规范化采购流程,确保药物的品质。对药物进行存放和派发的时候,需强化监督和核对工作,还需定期的核对与检查库存药物,将变质或是过期的药物及时的更换与补货。制度作为保障各项工作能够严谨、科学以及合理的主要内容,各个科室都需逐步地对用药制度加以完善,将制度贯彻落实,对用药的合理性加以监督和约束。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的规章制度,确保药品品质安全。在日常药品储存与分发过程中,必须强化药品的核对和监管职责。要定期盘点库存,及时更换和淘汰过期的药品,并提前进行补货。打造一套完整的药品流动监控体系,便于随时追踪药品去向,从而为合理处方提供坚实的保障。倘若发现用药不合理的问题,需尽快与患者取得联系,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
(3) 处方核对。药师需对处方重点和细致的审核,特别是对于联合用药处方,需了解药物间有无禁忌,配伍的合理性。若是有不合理用药问题,需尽早地和医师联系,对药方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在药学服务执行标准之下,明确规定各个流程和环节,逐步地对药学干预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完善,定期考核临床药师,运用适宜的奖罚制度,对药师的相关行为严加约束,增强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及药学服务的质量。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不良反应事件诱发因素、不良反应类型;炎性因子水平与症状积分分析:CRP、症状积分、IL-6、TNF-ɑ;药房内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药学服务能力、积极性、责任感、自信心、问题解决能力、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愉悦感,各维度总分10分,分数越高,工作质量越好。
1.4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 SPSS21.0 软件完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不良反应事件诱发因素
全部病人患病因素分析中,诱病因素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事件诱发因素(n/%)
诱发因素 | 例数 | 百分比(%) |
药量不正确 | 22 | 22(11.00%) |
情绪异常 | 14 | 14(7.00%) |
年龄 | 12 | 12(6.00%) |
环境 | 18 | 18(9.00%) |
药物质量 | 20 | 20(10.00%) |
服药期间饮酒 | 28 | 28(14.00%) |
过敏体质 | 66 | 66(33.00%) |
其他因素 | 20 | 20(10.00%) |
合计 | 200 | 200(100.00%) |
2.2 分析不良反应类型
全部病人患病因素分析中,不良反应类型见表1。
表2 不良反应类型(n/%)
类型 | 例数 | 百分比(%) |
消化系统 | 44 | 44(22.00%) |
心血管组织损伤 | 40 | 40(20.00%) |
呼吸系统 | 20 | 20(10.00%) |
泌尿系统 | 16 | 16(8.00%) |
全身性反应 | 76 | 76(38.00%) |
其他类型 | 4 | 4(2.00%) |
合计 | 200 | 200(100.00%) |
2.3 分析炎性因子水平与症状积分
干预后,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与症状积分(±s)
组别 | CRP(mg/mL) | T | P | 症状积分 | T | P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实验组(n=100) | 3.26±0.62 | 1.06±0.21 | 16.1180 | 0.0000 | 5.29±0.12 | 1.38±0.04 | 148.2452 | 0.0000 |
对照组(n=100) | 3.03±0.75 | 1.39±0.35 | 9.5030 | 0.0000 | 5.27±0.10 | 2.82±0.28 | 39.5188 | 0.0000 |
t | 1.1335 | 3.8774 | - | - | 0.6140 | 24.4164 | - | - |
P | 0.2631 | 0.0003 | - | - | 0.5423 | 0.0000 | - | - |
续表3
组别 | IL-6(ng/L) | T | P | TNF-ɑ(ng/L) | T | P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实验组(n=100) | 50.65±12.34 | 11.7±5.42 | 13.8596 | 0.0000 | 38.75±10.44 | 14.3±3.89 | 10.5248 | 0.0000 |
对照组(n=100) | 50.04±12.32 | 19.7±6.36 | 10.4946 | 0.0000 | 38.71±10.46 | 21.48±3.78 | 7.4296 | 0.0000 |
t | 0.1678 | 4.5914 | - | - | 0.0130 | 6.3484 | - | - |
P | 0.8675 | 0.0000 | - | - | 0.9897 | 0.0000 | - | - |
2.4分析药房内医务人员工作质量
实验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高于均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药剂人员工作质量(±s/分)
组别 | 药学服务能力 | 积极性 | 责任感 | 自信心 | 问题解决能力 | 成就感 | 沟通协调能力 | 愉悦感 |
实验组(n=10) | 8.12±1.23 | 8.23±1.29 | 7.45±1.48 | 8.23±1.69 | 8.45±1.10 | 7.41±2.29 | 8.69±1.48 | 7.87±2.69 |
对照组(n=10) | 5.03±2.17 | 6.53±2.14 | 5.10±2.56 | 5.01±2.07 | 6.31±1.17 | 5.62±1.14 | 5.37±2.56 | 5.19±1.07 |
t值 | 3.9174 | 2.1514 | 2.5131 | 3.8105 | 4.2140 | 2.2128 | 3.5504 | 2.9274 |
p值 | 0.0010 | 0.0453 | 0.0217 | 0.0013 | 0.0005 | 0.0401 | 0.0023 | 0.0090 |
3.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类型,此药物具备较强的抗菌谱、抗菌的效果比较高,和青霉素药物对比,此药物在运用后出现过敏反应的风险和概率是比较低的。随着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用药安全问题逐渐显现[3-4]。其中,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应用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涵盖呼吸系统症状(如支气管痉挛)、皮肤黏膜反应(如红斑、荨麻疹)、全身性过敏反应及药物热等。严重病例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其中胃肠道反应也是此药物运用后多见的反应,包含呕吐、恶心、腹泻以及腹痛等,特别是对于第三代头孢来讲,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更高。该现象主要归因于此类药物可能直接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不全人群及老年群体中尤为显著[5-7]。其原因在于该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进行代谢,此类病人大多数存在肾功能损伤,药物将在机体中出现蓄积,导致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显著升高,进而引发中枢神经递质氨基酸的合成与转运过程受阻,引起静息膜电位明显降低,造成病人出现惊厥表现、精神异常表现以及昏迷表等。目前临床药学处于逐步转型的阶段,这就需积极地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优质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失的工作[8-9]。
此研究中,选择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人34367例,分析不良反应诱发因素和类型,研究将药物服务引入的价值。发现,全部病人不良反应事件诱发因素分析发现,前三位为过敏体质、服药期间饮酒、药量不正确;分析不良反应类型中,前三位为消化系统44(22.00%)、心血管组织损伤40(20.00%)、全身性反应76(38.00%);干预后,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高于均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药学服务运用中,可将药师的专业技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给病人提供更为全面的用药指导,进而使其可充分地掌握如何正确地用药,降低漏服、误服以及多服问题出现。同时可使其树立正确疾病观念和认知观,使其可更为重视规范性用药[10-12]。
总之,药学服务运用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中,可提升用药的合理性,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孙艳杰. 临床药学服务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132-134,138.
[2] 种亚婷. 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效果研究[J]. 糖尿病天地,2023(1):87-88.
[3] 宋燕琼.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作用[J]. 养生大世界,2022(5):137-138.
[4] 李凤伟,胡英爽. 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意义分析[C]. //2022智慧医护论坛论文集. 2022:1-5.
[5] Liu Xianyong, Hou Jingjing, Gu Yu, and so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ephalosporin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for rational drug use [J]. The World's Latest Medical Information Abstract, 2022,22 (67): 109-113.
[6] 饶智明,谢志芬,张映娜,等. 我院实施药物治疗临床路径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治疗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221-223.
[7] 黄旭红. 分析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在合理用药方面的现实性意义[J]. 健康女性,2022(28):52-54.
[8] 王莉莉. 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研究[J]. 健康大视野,2022(13):11-12,15.
[9] 友强,杨军雄,龙勇,等. 临床药学服务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理用药的作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8):7-9.
[10] 熊波,陆逸雁,夏云. 上海市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22,24(5):529-533.
[11] 孟兆云. 研究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意义[J]. 健康大视野,2022(2):281-282.
[12] 郭丽. 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干预价值评价[J]. 健康忠告,2022,16(11):80-8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