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营养联合健康生活管理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精准医学营养;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生长发育
正文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属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多种因素导致GDM全球流行趋势率逐年增加,我国GDM患病情况也不容乐观。2018年,一项纳入25个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79064例孕妇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指出,我国大陆地区GDM患病率为14.8%[1]。
大量研究已证实,GDM会引发母婴近期和远期的多种不良结局,对人类未来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探索GDM的有效防治途径,降低该并发症所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医疗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
目前,医学营养疗法(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被认为是最契合GDM干预原则的手段。合理的营养学干预不但可以改善孕妇的血糖状况,还能降低孕妇发生其他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优化GDM孕妇的妊娠结局。然而,传统的MNT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其坚持难度较大,在临床上普遍存在依从性差的情况,这导致血糖指标下降不够理想、血糖水平不稳定。此外,不少孕妇在严格的饮食控制下出现营养缺乏现象,使得胎儿面临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危险状况。所以,如何在MNT过程中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并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研究着重针对GDM患者如何开展科学的精准医学营养治疗展开探讨,旨在发现一种既可以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又能保证胎儿发育的解决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在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产科就诊的GDM患者124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标准:于孕24~28周进行75gOGTT试验,且空腹、OGTT1h、2h血糖分别<5.1mmol/L、<10.0mmol/L、<8.5mmolL为正常,其中1项数据升高即可诊断GDM。排除标准:①合并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服用过影响血糖的药物;④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年龄为25.28±4.28岁;BMI为25.54±2.51;空腹血糖为6.51±0.64mmol/L;餐后2h血糖为9.48±0.65mmol/L。观察组:年龄为27.63±3.42岁;BMI为26.51±2.57;空腹血糖为6.57±0.52mmol/L;餐后2h血糖为9.46±0.61mmol/L。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方案,如常规护理宣教、健康生活管理方案(按照患者BMI、血糖、血脂、孕周、饮食习惯等因素指导患者进食。少食多餐,严格控制患者的热量摄入,给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营养热能支持,并合理安排餐次)加强对患者血糖以及并发症的日常监测,持续随访至妊娠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医存医学营养二阶段,每日两次,一次一袋,并持续随访至妊娠结束。
精准数据采集:①2组均连续干预8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8周分别采用动态血糖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配合我院提供的孕期血糖监测表收集血糖数据;②借助医院电子信息部门开发的监测系统帮助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更精准的采集进餐的时间、频率以及食物的相关信息,确保为本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1.3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8周,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
②胎儿并发症包括:巨大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空腹血糖变化比较
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5.09±0.29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6.61±0.23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5.23±0.22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6.81±0.29mmolL;
经治疗8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4.87±0.2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5.73±0.23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5.02±0.19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6.31±0.34mmolL;
干预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详情见表1;
表一 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变化比较(`X±s)(表1)
组别 | 例数 | 空腹血糖 | p值 | 餐后2h血糖 | p值 | ||||
干预前 | 干预4周 | 干预8周 | 干预前 | 干预4周 | 干预8周 | ||||
观察组 | 62 | 6.57±0.52 | 5.09±0.29 | 4.87±0.21 | <0.001 | 9.46±0.61 | 6.61±0.23 | 5.73±0.23 | <0.001 |
对照组 | 62 | 6.51±0.64 | 5.23±0.22 | 5.02±0.19 | <0.001 | 9.48±0.65 | 6.81±0.29 | 6.31±0.34 | <0.001 |
t值 | 0.515 | 2.719 | 3.750 | 0.158 | 3.821 | 9.991 | |||
p值 | 0.6070 | 0.0076 | 0.0003 | 0.8744 | 0.0002 | <0.0001 |
2.2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胎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胎儿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巨大儿 | 早产儿 | 胎儿生长受限 | 总发生 |
观察组 | 62 | 2(3.2%) | 1(1.6%) | 0(0%) | 3(5%) |
对照组 | 62 | 9(14.5%) | 3(4.8%) | 6(9.6%) | 18(29%) |
注:两组胎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x2=10.72,P=0.00107
3. 结论
在我国,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后高龄产妇的增加,妊娠期高血糖也成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前及妊娠期的规范管理可以降低高血糖相关母儿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3]。妊娠状态时由于人胎盘催乳素具有抗胰岛素和脂解作用,增加了母体血浆中的葡萄糖水平,从而提高了胎儿的利用率;类固醇激素会增加外周组织中的胰岛素抵抗,而胎盘可能会破坏一部分胰岛素[4][5]。胰岛素功能的紊乱会导致葡萄糖无法从血液中消除并转化成能量,给孕妇以及胎儿带来包括流产、胎儿畸形等重大健康风险[1,6-7]。
GDM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除年龄、饮食、体重、遗传等因素外,近年来有研究表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同样是影响GDM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国内外多篇研究显示[8],GDM妇女hcy水平明显升高,HHcy与GDM患者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HHcy的GDM患者更容易发生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其机制可能在于高hcy激发炎症因子TNF-α引起胰岛素受体数量下降,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从而引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本研究表明对存在GDM患者给予精准医学营养干预方案联合健康生活管理方式,对帮助GDM患者控制血糖具有显著效果(P<0.01),同时有效改善胎儿并发症。医存医学营养专利配方,含5-甲基四氢叶酸、甜菜碱、维生素B6、维生素B12、亚麻酸、DHA等多重组方,在帮患者平稳血糖的同时,通过降低hcy水平,进而可以改善胎盘血流及妊娠结局,推荐GDM患者在控制饮食同时增加精准学营养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胎儿并发症。
4. 参考文献:
[1]Gao C, Sun X, Lu L, Liu F, Yuan J. Preval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mainland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Diabetes Investig. 2019 Jan;10(1):154-162. doi: 10.1111/jdi.12854. Epub 2018 May 27. PMID: 29683557; PMCID: PMC6319492.
[2]邹素珍 ,叶琼 ,吴淋淋 ,倪娟娟. 个性化营养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3月第21卷第3期
[3]黄俊巧,李映桃,刘梦玥,吴伟珍. 2022年中国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与美国糖尿病学会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比较.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2年12月第49卷第6期.
[4]Chiefari, E., Arcidiacono, B., Foti, D., et al. (2017)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 Updated Overview. Journal of Endocrinological Investigation, 40, 899-909.
[5]Senti, J., Thiele, D.K. and Anderson, C.M. (2012) Maternal Vitamin D Status as a Critical Determinant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 Neonatal Nursing, 41, 328-338.
[6]李卫芹,米杰. 妊娠期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研究进展[ J]. 中国公共卫生,2020,36(10):1515-1518.
[7]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妊娠合并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第一部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57(1):3-12.
[8]Dai C, Fei Y, Li J, Shi Y, Yang X. A Novel Review of Homocysteine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Biomed Res Int. 2021 May 6;2021:6652231. doi: 10.1155/2021/6652231. PMID: 34036101; PMCID: PMC8121575.
作者简介:林奕媛(1975.4—),女,汉族,广东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高危妊娠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