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方案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专科护理方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分析
正文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髋关节疾病患者日益增多,髋关节置换术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专科护理方案以其专业性、针对性强的特点,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专科护理计划,加强疼痛管理、康复锻炼、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护理,专科护理方案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研究专科护理方案,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来本院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方案,观察组40例采用专科护理方案,男女各半。年龄:65-85岁之间,平均年龄75岁。病症主要为重度髋关节骨关节炎。本研究遵循一般伦理原则,确保患者权益,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专科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局部伤口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首要任务是精心护理局部伤口,保持其干燥与清洁状态,有效预防感染风险。此外,体位护理同样重要,需定期为患者翻身、轻拍背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等潜在并发症,确保患者舒适与安全,为术后恢复创造良好条件。(2)心理状态的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患者心理状态同样关键。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耐心倾听与温馨谈话,及时疏导其内心的焦虑与抑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术后锻炼:术后,引导患者积极参与下肢抬高、屈髋屈膝等康复训练,旨在促进血液顺畅流通,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耐心教会患者正确操作助行器等辅助行走工具,确保他们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4)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为患者提供康复锻炼的专业指导至关重要。会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细致观察每一处细微变化,并据此灵活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每一步都精准对接患者的实际需求。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实施相关指标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指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实施相关指标情况
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实施相关指标比较[n(%)] | ||||||||||
组别 | 例数 | 术后疼痛管理达标 | 术后谵妄评估 | 术后体位护理达标 | 术后康复锻炼达标 | 助行器使用达标 | 术后跌倒有效干预 | 深静脉血栓预防管理达标 | 假体脱位 | 切口感染 |
对照组 | 40 | 18(46.15) | 4(10.26) | 37(94.87) | 33(84.62) | 31(79.49) | 28(71.79) | 29(74.36) | 3(7.69) | 4(10.26) |
观察组 | 40 | 39(92.86) | 36(85.71) | 41(97.62) | 39(92.86) | 40(95.24) | 38(90.48) | 41(97.62) | 0(0.00) | 1(2.38) |
χ2值 | - | 21.875 | 53.571 | 1.233 | 3.323 | 4.043 | 4.673 | 10.714 | 3.857 | 2.043 |
P值 | - | <0.001 | <0.001 | 0.267 | 0.068 | 0.044 | 0.03 | <0.001 | 0.049 | 0.153 |
2.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指标情况
见下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分, | ||||||
组别 | 例数 | 疼痛 | 功能 | 畸形 | 活动度 | Harris评分 |
对照组 | 40 | 34.25±4.92 | 35.12±4.83 | 3.19±0.29 | 2.98±0.27 | 76.53±5.97 |
观察组 | 40 | 40.88±5.76 | 40.25±5.11 | 3.67±0.36 | 3.82±0.41 | 90.67±6.21 |
t值 | - | 6.547 | 7.321 | 8.032 | 15.274 | 16.985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讨论
髋关节是人体中连接大腿骨和骨盆的关键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股骨头是大腿骨的顶端,呈球形;髋臼则是骨盆的一部分,呈凹形。这种结构使得髋关节能够灵活地进行多种运动,如行走、跑步和跳跃等,同时承受和分散来自身体的重量。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针对老年髋关节疾病患者,如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等,旨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此外,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通常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时间较长,需要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恢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或损伤。患者在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和MRI)。在手术室所在的医院,医生会与患者讨论手术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师会进行全身麻醉或脊椎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外科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的外侧(股骨大转子附近)做一长约10-15厘米的切口,暴露髋关节。医生切除病变的髋关节部分,包括损坏的股骨头和髋臼。使用专用工具去除病变组织,确保手术部位干净。医生将人工髋关节假体植入患者体内。假体通常由金属(如钛合金)和高分子聚乙烯组成。医生将假体的股骨柄插入股骨髓腔,髋臼杯则固定在髋臼内。手术完成后,医生缝合切口并进行包扎。患者会被送往恢复室观察一段时间,直至麻醉效果消退。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髋关节功能。康复计划通常包括逐步增加活动量、使用助行器和进行肌肉锻炼。因此,通过这一系列步骤,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专科护理方案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表现出明显优势。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这体现了专科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术后1周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专科护理方案对患者康复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科护理方案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和效果。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不仅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苏亚平.老年髋关节置换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河南大学,2023.
[2]赵俊霞.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衰弱管理循证实践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内蒙古医科大学,2023.
[3]苏亚平,李瑞玲,王园园.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05):850-854.
[4]陈艳.髋关节置换老年衰弱患者对加速康复理念下早期活动体验的质性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
[5]余冬香,王红梅,胡关勇,徐新明,刘玲玲.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方案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09):708-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