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刘倩,张云燕,朱晓华,何川,王玄,李云,郭琳

望都县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采取肺部体位引流、专项护理在护理质量、睡眠质量方面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74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24年1月到2025年2月)。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睡眠时间(446.89±8.19)min,睡眠效率(96.89±6.27)%均高于对照组(390.03±6.67)min,(86.59±4.16)%,(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23.62±2.19)分,(21.56±2.94)分,(20.26±3.34)分,(21.94±3.28)分,(94.56±5.27)分均高于对照组(13.26±1.27)分,(15.65±0.62)分,(14.26±1.01)分,(15.63±1.25)分,(67.45±12.15)分,(P<0.05)。结论: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儿睡眠质量,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肺部体位引流;专项护理;睡眠质量;护理质量

正文


引言:重症肺炎患儿往往伴随睡眠障碍情况,包括失眠、入睡困难等,使患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加重病情,严重损害患儿生命质量。因此,改善肺炎患儿睡眠质量,对于优化患儿预后而言具有重要作用。经肺部体位引流处理,能够促进患儿痰液排出,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症状,而另外提供专项护理工作,根据患儿个人化需求,在患儿住院期间提供精细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改进临床护理质量[1]。本文围绕74例重症肺炎患儿护理工作进行研究,观察肺部体位引流、专项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74例重症肺炎患儿资料。经随机方式分组,观察组37例)性别:男/女=22/15例,年龄2~75.24±2.92)岁。对照组37例)性别:男/女=23/14例,年龄2~65.30±2.91)岁。患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经肺部CT检查后确诊;患儿意识正常;

排除标准:患儿年龄超过18岁;患儿伴随精神系统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密切监测患儿各项体征,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变化,加强病房消毒、清洁处理。加强宣教工作,促进患者情绪控制。

观察组:(1)肺部体位引流:选取俯卧位,根据肺部听诊情况,确定患儿痰液位置,合理调节引流管位置,经振动排痰机,辅助患儿排痰。可根据患儿痰液位置,调整体位。痰液处于肺上叶,采取半坐卧位,处于肺下叶,采取头低足高位,处于肺中叶,采取侧卧位。肺部体位引流处理在进食前完成,具体需要参考患者痰液量进行引流处理。(2)专项护理:①护理培训:开展专题培训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应掌握重症肺炎护理要求,梳理护理流程。②症状护理:围绕患儿建立档案,记录护理操作名称以及时间。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等指标变化,及时清理患儿鼻腔分泌物,确保患儿呼吸道畅通。在患儿痰液较多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肺部体位引流次数。③心理护理:建立沟通关系,关注患儿情绪变化,安抚患儿。④健康宣教:考虑患儿受教育程度,采取宣教工作,4岁以下患儿不提供宣教服务,4岁以上患儿可借助动画简单为患儿讲解配合护理干预的好处。⑤睡眠护理:合理控制病房温度、湿度,关注患儿护理需求,提高护理工作及时性,提高患儿舒适度。注意减少病房以及走廊噪声,避免强光刺激,夜间减少打扰患儿,促进患儿入睡。

1.3观察范围

    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患者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进行记录。从皮肤清洁、风险规避、知识指导、护理技能等角度,对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多导睡眠监测参数

干预前评估患儿多导睡眠监测参数,指标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

1 比较两组患儿多导睡眠监测参数(x±s)

组别

例数

总睡眠时间(min)

睡眠效率(%)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7

350.02±5.30

446.89±8.19

72.16±2.34

96.89±6.27

对照组5

37

350.09±5.36

390.03±6.67

72.19±2.31

86.59±4.16

t


1.519

9.692

1.902

7.916

P


0.113

0.001

0.189

0.001

2.2护理质量

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x±s,分)

组别

例数

皮肤清洁

风险规避

知识指导

护理技能

总评分

观察组

37

23.62±2.19

21.56±2.94

20.26±3.34

21.94±3.28

94.56±5.27

对照组

37

13.26±1.27

15.65±0.62

14.26±1.01

15.63±1.25

67.45±12.15


9.924

7.159

6.693

5.296

5.596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重症肺炎患儿伴随持续高热、咳嗽等症状,由于患儿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感染性休克风险,要求临床应及时采取救治工作,以免患儿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目前临床提出可采取抗感染治疗,从而帮助患儿改善呼吸功能,调节患儿缺氧症状。但是因为患儿年龄较小,对于陌生环境恐惧心理严重,将会增加患儿治疗难度。因此,加强合理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患儿病情控制,有利于加快患儿恢复速度。

肺部体位引流能够合理调整患儿体位,经引流管帮助患儿流出痰液,有利于清理肺部分泌物。而加强专项护理工作能够帮助患儿提高心理韧性,减轻病症困扰,缓解患儿咳嗽、缺氧症状,提高躯体舒适度[2]。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取联合干预工作能够加强患儿排痰处理,改善呼吸状态,并且配合睡眠干预工作,为患儿创造夜间舒适睡眠环境,避免惊扰患儿,能够有效调整患儿睡眠状态。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P<0.05)。提示,采取联合干预工作后,能够注重患儿症状控制,配合医嘱对患儿进行排痰处理,并加强患者专项护理工作,从患儿住院时间着手,梳理护理流程,记录患儿各项体征,对患儿进行情绪方面的安抚,并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保障临床护理工作效果。

    综上所述,肺部体位引流专项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儿睡眠障碍情况。

参考文献:

[1]谭秋香. 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 10 (06): 1286-1288.

[2]刘珊,陈红,谭梅英. 肺部体位引流结合专项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 (07): 63-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