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曹金霞,周媛媛,朱晓华,郭琳,焦少昆,赵惠聪,李英凯

望都县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

目的:研究COPD机械通气治疗中利用床旁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对预测撤机结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COPD机械通气患者75例,根据撤机结果分组,对照组(撤机失败)23例,观察组(撤机成功)52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膈肌功能与呼吸状态,评估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膈肌功能指标、呼吸状态较好(P<0.05);床旁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在预测撤机结果中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床旁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可以辅助准确预测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果,效果较好。


关键词

床旁超声监测;机械通气;撤机;COPD

正文


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影响生活质量。COPD与吸烟、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中老年较易发病,患者基数大,加重医疗负担。机械通气是COPD长期治疗手段,需要根据治疗情况合理选择撤机时机。常规X线片、CT、MRI检测应用于机械通气COPD患者均具有一定局限性,床旁超声是实时、无创监测手段,可以用于监测膈肌功能变化,辅助科学医疗决策[1]。该研究选取75例COPD机械通气病例,分析床旁超声监测辅助预测撤机结果的方法,评估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2~2024175例机械通气病例,观察组52例(撤机成功),对照组23例撤机失败。基线资料见表1。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COPD;(2)机械通气治疗;(3)床旁超声监测;(4)病情信息完整;(5)神经肌肉正常;(6)血流动力学稳定;(7)腹腔压力正常。

排除标准:(1)无创机械通气;(2)经鼻气管插管治疗;(3)高位截瘫;(4)其他影响膈肌功能的疾病;(5)严重呼吸中枢抑制。

1.3

1)分组方法:撤机筛查试验后,予以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120 min检测。随访2 d,评估撤机结果。通过SBT测试,气管插管顺利拔管,拔管或者撤机后2 d内无需再次进行呼吸机治疗、未死亡,视为撤机成功。未达到上述要求视为撤机失败。撤机成功病例纳入观察组,失败纳入对照组。(2)研究方法:对比两组基线资料、膈肌功能以及相关病情指标,分析影响撤机结果的相关性因素。

1.4观察指标

基线资料:对比两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差异。

膈肌功能与呼吸状态:床旁M型超声监测,检测(计算)SBT 30 min患者膈肌运动功能、呼吸功能指标。包括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 Excursion Fraction,DTF)、膈肌活动度(Diaphragmatic Excursion,DE)、 传统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iaphragm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D-RSBI)与呼吸频率。

预测机制:评估机械通气撤机参数在撤机失败方面的预测价值。

1.5统计学方法

SPSS 26.0分析COPD机械通气病例信息,膈肌功能与呼吸状态、基线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 ± 标准差(”分析,t检验,敏感度、特异度等以率(%)分析,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资料

干预前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P0.05)。1

1 基线资料[分,(]

组别

观察组(n=52)

对照组(n=23)

t/

P

性别(男/女)

34/18

14/9

0.048

0.701

年龄(岁)

58.06 ± 10.02

58.12 ± 9.87

0.161

0.084

体重指数(kg/m2

22.19 ± 1.63

22.23 ± 1.59

0.067

0.105

呼吸频率(次/min

16.72 ± 2.79

16.75 ± 2.64

0.095

0.090

心率(次/min

80.59 ± 8.10

81.02 ± 8.24

0.374

0.061

舒张压(mmHg

83.02 ± 12.79

83.11 ± 10.65

0.072

0.103

收缩压(mmHg

137.10 ± 22.08

137.45 ± 20.17

0.119

0.081

空腹血糖

5.11 ± 0.59

5.08 ± 0.62

0.056

0.101

2.2膈肌功能与呼吸状态

观察组DE、DTF>对照组P0.05,观察组RSBI、D-RSBI、呼吸频率对照组P0.05)。2

2 膈肌功能与呼吸状态

组别

DE(mm)

DTF(%)

RSBI[次/(min·L)]

D-RSBI[次/(min·mm)]

呼吸频率(次/min

观察组n=52

14.02 ± 2.79

32.02 ± 2.18

42.85 ± 7.24

1.49 ± 0.36

18.93 ± 2.21

对照组(n=23

11.16 ± 3.01

27.30 ± 3.46

65.10 ± 13.02

2.31 ± 0.52

23.65 ± 3.11

t

3.250

4.317

8.010

6.429

5.76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预测价值

D-RSBI敏感度、特异度高于RSBIP0.05,各项指标均具有参考价值。见表3

3 预测价值

指标

最佳阈值

AUC95 %CI

特异度(%

敏感度(%

P

DE

12.05

0.8410.775~0.902

82.01

83.14

0.000

DTF

30.12

0.8200.779~0.906

81.04

86.07

0.000

RSBI

50.93

0.8150.741~0.886

66.26

85.32

0.000

D-RSBI

1.72

0.8390.785~0.923

86.02

88.19

0.000

呼吸频率

24.17

0.7420.703~0.819

71.41

73.05

0.000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中,患者呼吸肌受损,引起最大吸气压变化。与稳定期COPD患者相比,急性期患者通常最大吸气压降低,随着病情加重,最大吸气压降低更加显著。膈肌无力进一步降低呼吸功能,加剧缺氧、呼吸障碍。在治疗COPD过程中,需要积极改善供氧与通气功能。膈肌属于重要的呼吸肌,膈肌功能变化直接影响呼吸质量,对COPD治疗中维持患者通气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该研究显示,性别、年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体重指数等基线资料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上述因素对撤机无显著影响。SBT 30 min检测时,观察组DE、DTF相对较高,RSBI、D-RSBI、呼吸频率相对较低,提示在撤机风险评估时,应警惕DE、DTF降低与RSBI、D-RSBI、呼吸频率增高的患者,该类患者撤机失败风险相对较高。

床旁超声监测具有无创特点,可以实时监测,而且可重复性较好,可以辅助评估膈肌功能变化。M型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等指标,不易受到操作者技术、经验的影响,检测稳定性较好,信效度较高,对于日常诊疗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COPD长期气道受限,肺组织炎症、缺氧、异常膨胀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均会影响膈肌功能,导致膈肌纤维重塑、膈肌功能减弱。膈肌功能参数作为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可以有效区分COPD稳定或者不良进展状态,辅助医师科学诊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时机撤除呼吸机,提高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2]

综上所述,膈肌功能评估用于辅助预测评估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膈肌功能评估,医师可以更科学地选择撤机时机,预测价值较高。膈肌功能减弱时撤机失败风险较高,不建议撤机。

参考文献:

[1]刘真,刘国康.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11):118-121.

[2]黄晓丽,李颖川,封凯旋,等.床旁超声膈肌功能监测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06):657-6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