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素化结合细胞焦亡分子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风险评分体系的研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禹 丛玲 王琪 孙红丹 贾伟伟 田思思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摘要

目的:探索泛素化结合细胞焦亡分子与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并构建相应评分体系。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并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抽取其血清样本进行泛素化焦亡因子检验,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GOS分级标准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的A组和预后不良的B组,分析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AIS患者血清泛素化焦亡因子表达与健康组差异明显(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侧支循环情况、NIHSS评分、泛素化蛋白水平、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模型区分度良好,ROC曲线下面积达0.782。结论:泛素化结合细胞焦亡分子与AIS患者症状及预后紧密相关,其构建的评分体系可准确预测预后不良风险。


关键词

泛素化;细胞焦亡;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估;评分体系

正文


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细胞焦亡和泛素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中备受瞩目[1]。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上的Caspase-1等焦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引发炎症反应,加重脑组织损伤[2]。而泛素化作为蛋白质修饰的关键过程,参与调节细胞内众多生理活动。已有研究表明,泛素化在细胞焦亡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3]但二者结合在AI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仍存在空白。本研究深入剖析泛素化结合细胞焦亡分子在AIS患者中的表达特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11月至20244月收治的AIS患者90。纳入标准:发病时间在14d内;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病、胶原病;存在严重心、肺、肝、肾等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然后选取90例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者参考对比。另外,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90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36例)

1.2 方法

采集患者肘静脉血5mL,离心获取血清。采用与动物实验相同的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aspase-1/4/5/11IL-18IL-1β的泛素化蛋白水平。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侧支循环情况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分为5级,0-2 级为侧支循环不良,3-4 级为侧支循环良好NIHSS评分评估脑卒中严重程度,分数越高神经损伤越严重,总分0-42分,0-4分正常至轻度,5-15分中度,15-20分中-重度,21分以上重度)、泛素化蛋白水平、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0-2a级为再灌注不良,2b-3级为再灌注良好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² 检验。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比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将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及联合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诊断效能,以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1 临床患者资料分析

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明显差于预后良好组,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0-2a 级比例更高,NIHSS评分和血清焦亡分子的泛素化蛋白水平Caspase-1/4/5/11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5)。见表1

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n,%),]

组别

预后良好n=54

预后不良n=36

χ2/t

P

年龄(岁)

68.27±6.31

68.13±6.22

0.104

0.918

性别





29

18

0.119

0.730

25

18



发病至入院时间(d

2.21±0.41

2.28±0.52

0.712

0.500

侧支循环情况

3.11±1.19

2.35±1.13

3.028

0.003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0-2a

1425.93

1747.22

4.338

0.037

2b-3

4074.07

1952.78



NIHSS 评分

13.02±6.13

16.88±6.56

2.846

0.006

Caspase-1

3.51±0.20

4.30±0.32

14.421

<0.001

Caspase-4

3.52±0.18

4.32±0.25

17.651

<0.001

Caspase-5

3.49±0.15

4.31±0.22

21.043

<0.001

Caspase-11

3.50±0.16

4.42±0.24

21.840

<0.001

3.2 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呈负相关(r <0P < 0.05);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NIHSS 评分、Caspase-1/4/5/11的泛素化蛋白表达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r> 0P < 0.05)。见表2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结果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指标

rho

P.value

侧支循环情况

-0.261

<0.001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0.191

0.006

NIHSS 评分

0.177

0.011

Caspase-1

0.183

0.007

Caspase-4

0.126

0.045

Caspase-5

0.195

0.005

Caspase-11

0.223

0.001

3.3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情况、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NIHSS评分Caspase-1/4/5/11的泛素化蛋白表达水平均为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见表3

3 Logistic回归分析

组别

SE值

Wald 值

OR 值

OR( 95% CI)

P 值

侧支循环情况

0.137

-3.340

0.785

0.110-1.260

<0.001

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

0.350

2.353

2.355

1.203-3.447

0.004

NIHSS 评分

0.245

1.353

1.240

1.002-1.452

0.0341

Caspase-1

0.195

2.113

1.535

1.020-2.023

0.013

Caspase-4

0.184

1.046

1.353

1.011-2.785

0.022

Caspase-5

0.193

3.021

1.264

0.958-1.657

0.003

Caspase-11

0.202

2.896

1.896

1.456-2.439

0.002

3.4 模型构建与诊断效能评估

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模型的AUC0.782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

3 讨论

本研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组的泛素化 Caspase-1/4/5/1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这表明细胞焦亡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被激活,且泛素化参与了这一过程,可能对细胞焦亡的调控起到重要作用[4,5]另外,泛素化 Caspase-1/4/5/11这些分子的表达水平与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NIHSS 评分呈正相关,与侧支循环情况呈负相关。这说明泛素化结合细胞焦亡分子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6,7]。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达到0.782。这一模型整合了多个关键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量化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风险的工具,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实施个性化治疗[8]。然而,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不足,未来需要开展更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泛素化结合细胞焦亡分子在缺血性脑卒中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构建的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峰,唐铁钰,刘振,.细胞焦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及其转化前景[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4,24(06):436-440.

[2]潘蕊,张铭,郑欣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程序性细胞死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4,34(10):138-145.

[3]李煜超,王燕,邹伟.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脑卒中后病理过程中的机制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39(02):187-189.

[4]马雅萍,马昌盛,韩博,.Apelin-13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焦亡[J].神经解剖学杂志,2024,40(02):231-240.

[5]李利超,王少博,程艳,.miR-22-3p靶向NLRP3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焦亡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39(07):1402-1408.

[6]李锡萱,谭婧萱,李琳杰,.靶向细胞焦亡——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可能途径[J].医药导报,2022,41(08):1170-1176.

[7]蒋晓琳,沈吉利,卫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4,47(12):1593-1597+1603.

[8]吴丽萍,徐金娟,董国丽.基于血清学炎性指标构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4,28(08):479-4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