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综合护理
正文
慢阻肺是好发于老年人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使得活动耐力不断下降,甚至可引起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可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1]。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其思想负担较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生存品质,为了改善该情况需做好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是现代化整体护理中的一个核心组成单元,在医疗护理服务期间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有重要作用[2]。本文将分析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开展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46例老年慢阻肺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借助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均分组,即对照组(n=23例)、观察组(n=23例),对照组男、女病例依次为19例、4例;年龄分布为61~88岁,均值(70.82±2.36)岁;病程分布为1~9年,均值(4.06±0.55)年。观察组男性病例18例,以及女性病例5例;年龄分布为60~89岁,均值(70.83±2.35)岁;病程分布为1~9.5年,均值(4.05±0.57)年。2组上述各项资料对比差异小P>0.05。
纳入准则:(1)符合对于慢阻肺的诊断准则[3];(2)年龄≥60周岁;(3)对本研究方案均已知悉并自愿参与;(4)各项临床信息资料均完善。排除标准:(1)具有认知障碍、失明或严重失聪等情况者;(2)患有恶性肿瘤、各类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等疾病者;(3)研究中途退出、失访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如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告知饮食方法及注意事项,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摄入充足营养,日常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及肺康复功能锻炼,口头宣教慢阻肺疾病知识,细致回答病人或家属的提问。同期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1)护患沟通:在接待老年患者时做到热情亲切、细心以及耐心。注重尊重其人格,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其表达,使老年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重视以及关爱。同时可通过适当的眼神交流,并运用肢体语言。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亲切感。赢得患者的信赖;(2)心理疏导:定期开展心理评估,并通过语言交谈来评估其心理状态,确保能够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正确看待所处环境以及所患疾病,使患者意识到慢阻肺为慢性疾病,然而,通过规范化的治疗以及健康管理,能够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引导患者充分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或担忧,并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3)认知干预:利用健康讲座、一对一指导以及播放宣传视频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健康宣教,帮助老年患者更加全面正确的了解慢阻肺,例如发病原因、治疗手段以及预后情况等,进一步宣教康复锻炼、药物应用等相关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2组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2周。
1.3评价规范
(1)2组病例均通过SAS、SDS量表对其心理状态做一量化测评,SAS>50分提示为焦虑状态,SDS>53分提示为抑郁状态,评分高低与其负性状态成正比。(2)2组病例在本次护理前后以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来对其生活质量评估,此问卷可对慢阻肺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疾病负担进行快速、准确评估,0~40分,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该问卷评分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数据通过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呈现如下:(±s),即均值加减标准差,均对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呈现如下:[n(%)],均对其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意义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相比较
本次干预前SAS、SDS等各项评分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本次干预后观察组上述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SAS、SDS评分相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SAS | SD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23 | 55.17±2.53 | 46.37±2.06 | 53.69±2.07 | 45.37±2.86 |
对照组 | 23 | 55.18±2.52 | 51.85±1.72 | 53.70±2.06 | 49.65±2.75 |
t值 | 0.286 | 8.362 | 0.169 | 6.362 | |
p值 | 0.519 | 0.000 | 0.532 | 0.003 |
2.2 CAT问卷评分组间平行对比
本次干预前2组CAT评分比无明显差别P>0.05,本次干预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CAT问卷评分组间平行对比(±s,分)
分组 | n | 施护前 | 施护后 | t值 | p值 |
观察组 | 23 | 28.62±3.15 | 13.16±1.52 | 20.027 | 0.000 |
对照组 | 23 | 28.65±3.14 | 18.96±2.06 | 16.352 | 0.000 |
t值 | 0.153 | 7.152 | |||
p值 | 0.397 | 0.001 |
3讨论
慢阻肺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气道炎症疾病,患者的气流受限显著,并可伴随诸多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短、喘息、胸闷、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等,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慢阻肺的患病率也具有显著的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对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构成严重影响。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积极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不良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消极、悲观,有助于确保病人乐观的看待现实,并勇敢的面对疾病,对于促进其参与自我健康管理提高依从性优促进作用,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服药,并积极的进行康复锻炼,这对于患者病情控制有重要帮助。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同时心理焦虑、抑郁状况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的开展可以在老年慢阻肺病人的服务中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其思想压力并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夏聪聪,徐金燕,沈其香,等. 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3):977-980.
[2] 黄丽仙,王银灶,张洪景.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J]. 中外医疗,2023,42(21):159-163.
[3] 印西霞,穆清华.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1(35):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