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评价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西宁

( 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 辽宁 抚顺113000)

摘要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我院2024年1月-2025年1月72例青光眼术后患者通过“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认知行为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青光眼术后患者认知行为护理有利于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青光眼;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

正文


    青光眼手术恢复房水循环,降低患者眼内压升高,缓解视神经受到的压迫,防止视神经纤维进一步萎缩,有助于提高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些风险,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式,术后常见感染、前房积血、高眼压等并发症,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痛苦,患者认知水平较低不利于患者后恢复[1]。青光眼术后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本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遵循固定护理流程护理内容单一,认知行为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改善不良心理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2]研究通过比较我院20241-2025172例青光眼术后采取不同护理模式患者预后情况,以论证青光眼术后认知行为护理临床开展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认知行为护理患者中18例(18只眼)、女18例(19只眼),年龄范围5373均值64.31±1.55)岁,病程3个月13个月、均值8.41±0.33个月。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中19例(18只眼)、女17例(18只眼),年龄范围5575均值64.33±1.58)岁,病程3个月12个月、均值8.38±0.31个月统计学比较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一般资料结果提示两组青光眼术后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值超过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部疼痛或不适感,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检查等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凹陷、视网膜血管改变,此外,结合视觉电生理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均确诊青光眼。(2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要求且顺利完成相关手术,术后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前,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医院伦理会要求。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眼科疾病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1基本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检测并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及患者病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2)伤口护理:定期为患者清洁伤口,应用消毒液对伤口周围皮肤消毒。(3)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术后用药名称、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准确理解相关用药内容后,持续观察患者用药后病情改善情况并请患者关注自身感受

1.3.2实验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认知行为护理,(1)认知干预: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向患者讲解青光眼疾病发病机制、诊断依据,并结合预后良好案例,强调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目的及术后常见并发症。(2)行为干预:①饮食护理,请患者遵循清淡饮食、多次少量进餐原则,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同时禁止患者摄入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术眼受到刺激,影响伤口愈合。此外,鼓励患者多饮水,禁止患者应用浓茶、咖啡。②眼卫生护理,为患者科普无菌理念,禁止患者随意触摸术眼辅料,或用手揉搓术眼、使用不洁物品接触术眼。③日常护理,术后请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勿猛烈坐起或低头,避免头部剧烈运动致眼内压急剧升高,此外,指导患者适当行眼球转动练习,并伴随术后身体逐渐恢复,适当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每日3-4次,每次10-20min。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评分范围1-172分,评分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高。此外,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检验%)”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ES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x±s)

例别

例数

ESCA量表(分)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6

123.19±5.16

153.41±5.19

10.194

0.05

对照组

36

123.16±5.14

140.15±5.16

11.623

0.05

t值


0.634

10.543

-

-

P值


>0.05

0.05

-

-

2.2并发症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见表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组别

例数

感染

前房积血

高眼压

并发症发生

实验组

36

0

0

1

12.78

对照组

36

2

2

3

719.44

χ2





5.294

P值





0.05

3讨论

青光眼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眼内压升高,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眼部解剖结构可发生异常改变,房水循环障碍,房水无法正常排出,眼内积聚,视神经产生压迫,若未及时行有效治疗,长期高眼压状态导致视神经纤维逐渐萎缩,进而引发视野缺损、患者视力下降[3]青光眼术后常规护理对患者个体差异关注较少,常规护理满足患者术后基本需求,但在该护理模式中,患者被动接受各项护理,其自我护理能力较低,致使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欠佳,认知行为护理关注患者认知水平,通过帮助患者建立客观认知,引导患者积极参与至自身疾病诊疗中,从而对患者个体行为产生积极影响[4]。认知干预可帮助患者全面、深入地了解青光眼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并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5]。认知行为护理不仅关注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亦关注患者术后生理恢复,行为干预中饮食护理可预防便秘,促进新陈代谢,眼卫生护理可保持术眼清洁干燥,日常护理中指导患者适当休息,并通过眼球转动练习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速恢复[6]研究实验组护理后ESCA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青光眼术后认知行为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使患者加积极参与到自身疾病护理中,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朝晖. 青光眼术后实施认知行为管理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23,1(1):177-178.

[2] 张翘楚.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4,45(11):2789-2793.

[3] 杨婷婷.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研究,2022,4(6):63-65

[4] 谭霞.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J]. 青海医药杂志,2022,52(1):26-28.

[5] 吕佳胜.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影响探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0):179-181.

[6] 侯云英,尚芳芳.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远期疗效的影响分析[J]. 健康之友,2023,20(23):170-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