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罗先伟1 李林芝1包沙沙2

湖南省岳阳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41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8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BMI、TLC、AC、ALB、AMC、TSF、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胃癌;早期营养护理干预;营养指标

正文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已经对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命造成了严重危害。据世界卫生统计,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近百万,尤其是我国。胃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康复困难,而营养不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术后营养不良的出现,不但严重阻碍了患者康复,且还可能导致感染、生存质量降低等,严重影响到患者远期生存质量[2]。研究显示[3],胃癌患者术后40-60%左右出现营养不良,这与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合理营养评估及干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是一种系统、规范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目的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营养评估,以达到快速康复、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8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时间为20221-202212,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20例男,20例女;年龄:45-76岁,均值(61.35±4.23)岁;观察组:22例男,18例女;年龄:43-75岁,均值(61.29±4.1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定期监测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等;每日对切口进行检查,注意伤口清洁情况,防止感染。术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按照患者康复进程,先禁食,逐步向半流质、软食、普通食物过渡。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从饮食、伤口及活动方面进行教育。

1.2.2 观察组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1)术后48h内实施早期营养干预。①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在胃管内放置一根空肠营养导管,然后在胃肠吻合端下方大约25cm部位,回收胃导管,同时植入胃腔内。通过动力泵,以10-100ml/h的速度输注营养液,第1d,以50ml/h的速度,以每4小时1次的输注方法,予以125ml。第3d,调整肠内营养输入量,增加为每次250ml,以125ml/h速度进行输注。②肠外营养支持。深静脉导管放置后,予以营养混合液,其含氮量为0.1-0.25g/kg·d),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予,连续7日。(2)护理干预。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按照医生指导进行营养输注,对输注速度进行严格调控,静脉输注前,需将营养液加热,使其处于38-42℃。同时,采用生理盐水全面冲洗管壁,防止堵塞发生。静脉给药过程中,注意患者实际情况,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咽喉不适、腹泻等症状,需控制输注速度,并报告医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P<0.05),见表1

1 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对比(±sh

分组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对照组

40

68.56±11.34

30.74±5.97

观察组

40

48.69±10.13

23.12±6.18

t


8.264

5.609

P


0.000

0.000

2.2 营养指标

    观察组BMITLCACALBAMCTSF较对照组优(P<0.05),见表2

2 营养指标对比(±s

分组

例数

BMIkg/m2

TLC(×109/L

ACcm

ALBg/L

AMCcm

TSFcm

对照组

40

19.25±4.17

1.06±0.48

20.63±2.59

31.35±4.02

19.18±2.24

0.89±0.15

观察组

40

22.31±4.68

1.62±0.37

22.63±2.82

36.53±4.15

20.65±2.03

1.03±0.26

t


3.108

5.844

3.304

5.670

3.075

2.949

P


0.003

0.000

0.001

0.000

0.003

0.004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3

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分组

例数

切口感染

肠梗阻

静脉炎

发生率

对照组

40

3

4

1

820.00

观察组

40

1

1

0

25.00

x2





4.114

P





0.043

2.4 满意度

    观察组比对照组满意度高(P<0.05),见表4

4 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0

17

14

9

3177.50

观察组

40

22

16

2

3895.00

x2





5.165

P





0.023

3 讨论

胃癌是现阶段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饮食习惯、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遗传易感性等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生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可能引起胃黏膜持续炎性反应,进而诱发癌变[4]。胃癌患者早期无显著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消化不良、腹部疼痛等,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患者将出现体重降低、上腹部疼痛、呕吐、贫血等。

通过结合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可使患者术后得到充足且平衡的营养,提高营养状态及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通过小肠或者胃管等方式,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既可以维持胃肠正常功能,又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肠外营养支持采取静脉补液方式,可保证患者营养摄取充足。通过系统、科学的早期营养护理,可使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显著提高,使机体免疫力及身体机能迅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静脉炎、切口感染及肠梗阻等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果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则可以提高组织修复能力,提升抗感染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有助于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晓妹, 陈文秀, 孙甜甜. 基于PG-SGA评估的针对性膳食管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 19 (22): 3428-3433.

[2]司艳平. 延续性饮食管理对改善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期营养状况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 28 (6): 120-122.

[3]周玲, 汪欢, 邹莞. 营养序贯护理模式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 8 (4): 121-123.

[4]吴东霞. 快速康复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 2022, 51 (2): 239-2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