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对肿瘤患者临床检验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赵天霞

涉县医院 河北 邯郸 056400

摘要

目的 研究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对肿瘤患者临床检验指标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6~2024.8我院收治的50例行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将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10U)的2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术中未大量输注红细胞(<10U)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程资料,对比两组临床检验指标差异和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会使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导致预后效果减弱,临床需综合考虑患者是否需要大量输注红细胞。


关键词

肿瘤手术;术中输血;预后效果

正文


肿瘤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时,术中的出血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随着肿瘤手术的复杂化和创伤程度的增加,患者术中常需输注大量红细胞,以纠正血容量不足和维持足够的氧供应[1]。然而,术中大量红细胞的输注不仅解决了血容量不足的问题,还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预后[2]。尤其是在肿瘤患者中,过量的红细胞输注可能加重其凝血功能异常,干扰肝脏代谢功能,从而影响术后的恢复和生存率[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与常规输血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以及术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6月至2024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10U)的患者,共25例;对照组为术中未大量输注红细胞(<10U)的患者,共2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56.43±2.17),对照组平均年龄(56.37±2.24)。两组患者性别、肿瘤类型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肿瘤手术指征;②术中需要输血;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术前发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②患有肝肾功能衰竭等禁忌症;③术后无法完成随访或中途退出。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择期进行肿瘤切除术。

1对照组:为补充液体和少量红细胞进行输血,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0U

2)研究组: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和输血指征进行输注,术中通过静脉输注红细胞≥10U

收集两组患者的病程资料,并在出院后6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检验指标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和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指标。

3)预后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代表,结果χ2检验;计量资料用()代表结果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检验指标

观察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PTATPP)和肝功能指标(ATLASTTBIL)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术后检验指标对比()

组别

PTs

ATPPs

ATLU/L

ASTU/L

TBIL(μmol/L

观察组(n=25

13.56±0.06

40.87±1.34

56.21±2.73

48.88±3.45

25.52±1.34

对照组(n=25

11.13±0.05

35.76±1.42

43.84±3.61

34.19±4.23

21.79±2.21

χ2

170.413

14.335

14.970

14.740

7.90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预后效果

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死亡率

观察组

25

936.00

对照组

25

28.00

t


5.711

P


0.017

3 讨论

术中大量红细胞输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对出血较多的肿瘤患者来说,能够有效缓解血容量不足,维持循环稳定。然而,过量输血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在肿瘤患者中,其对凝血功能、肝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量输注红细胞的观察组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异常,且术后短期死亡率更高(P0.05),表明大量输注红细胞会对肿瘤手术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术后出血风险增加,且可能与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提高有关。相关文献指出,大量输血可能改变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浓度,增加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4]。此外,肝脏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肝脏是红细胞代谢的重要器官,过量的红细胞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5]。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导致的凝血和肝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过量输血可能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术后的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对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预后不良。建议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输血的益处与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过量输血,以降低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幸蔚,周吉成.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4,37(10):750-754.

[2] 张杰灵,赖展鸿,曾文坦.2019—2021年我院54例大量输血患者临床用血情况分析[J].智慧健康,2023,9(36):1-4+8.

[3] 陈宇业,吕红,李倩,.红细胞输注指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24,37(02):238-243.

[4] 陈雅丽.癌症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研究:限制性输血策略与动态治疗方案[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

[5] 翁雪姿,莫洲沛,梁永能,.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对肿瘤患者多临床检验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22,35(06):608-6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