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吞咽治疗仪应用于脑瘫患儿言语康复训练中对患者总功能评分的影响探​讨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朱怡英

于都县人民医院 342300

摘要

目的:探析言语吞咽治疗仪在脑瘫患儿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样本入选起始与终止时间:2023年7月-2024年6月,样本容量:本院收治60例脑瘫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患儿分入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联用言语吞咽治疗仪,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反射、唇舌、言语及总功能评分均更高(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更高(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言语康复训练中应用言语吞咽治疗仪,可以更好改善患儿功能恢复,并显著提升临床效果。


关键词

脑瘫;言语吞咽治疗仪;言语康复训练;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正文


脑瘫是一种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受损导致的疾病,其症状包括运动障碍、智力障碍、言语障碍等[1]目前,针对脑瘫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康复治疗为最主要方式,根据患儿现有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改善其功能[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言语吞咽治疗仪在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该设备通过模拟言语运动的过程,帮助患者进行口腔运动、语音训练等,旨在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然而,关于言语吞咽治疗仪在脑瘫患儿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此,本次研究以20237-20246月本院收治60脑瘫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探析言语吞咽治疗仪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入选起始与止时间:20237-20246月,样本容量:本院收治60脑瘫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患儿分入两组,对照组30例中经对男、女性别构成统计,为1713,经对年龄区间统计,介于1~5岁,平均(2.96±0.35)岁。观察组30例中经对男、女性别构成统计,为1812,经对年龄区间统计,介于1~5岁,平均(3.01±0.33)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针对运动障碍,协助患儿进行肢体拉伸、牵引等训练;针对言语障碍,协助患儿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同时,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辅以音乐、感觉整合训练等。

观察组联用言语吞咽治疗仪合理设置言语吞咽治疗仪输出电流、输出电压以及脉冲宽度和频率等,将电极片置于患儿喉颈部进行电刺激,每次20min左右,每日1次。同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首先,为加强患儿对口、唇、舌等器官的控制能力,可以让练习吹气球、羽毛及风车等。在器具的选择上,遵循由轻到重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患儿尝试通过吸管吮吸温开水,以提高其口腔肌肉的协调性。其次,由言语教师引导患儿进行发音练习,从单音节开始,逐步过渡到双音节,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为保持患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选择一些欢快且简单的歌曲作为训练素材再者,积极展开沟通训练,让患儿与同龄小朋友或家属一起参与通过对话训练,引导患儿多听多重复,并给予适时鼓励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奖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沟通训练的效率与效果两组干预时长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功能恢复情况 干预前、后,对反射功能、唇舌功能、言语功能、总功能进行评分,赋分区间0~10分,评分高则表示功能恢复情况好。

1.3.2临床效果 判定标准:言语功能获得良好改善判定为显效;言语功能有一定好转判定为有效;上述标准均未达到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数据储存库,计量资料±s形式表达,不同组别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达,不同组别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当P值<0.05时,认为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反射、唇舌、言语及总功能评分均更高P0.05)。见表1

1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组别

n

 反射功能

唇舌功能

言语功能

总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

30

4.22±0.23

6.15±0.43

4.08±0.24

6.12±0.42

3.82±0.21

5.82±0.35

4.03±0.21

6.10±0.44

对照组

30

4.18±0.24

5.59±0.35

4.09±0.23

5.61±0.36

3.84±0.20

5.11±0.32

4.02±0.22

5.65±0.40

t

--

0.659

5.532

0.165

5.050

0.378

8.200

0.180

4.145

P

--

0.513 

0.000

0.870

0.000

0.707

0.006

0.858

0.000

2.2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更高P0.05)。见表2

2 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

30

1860.00%

1033.33%

26.67%

2893.33%

对照组

30

1033.33%

1240.00%

826.67%

2273.33%

c2

--

--

--

--

4.320

P

--

--

--

--

0.038

3 讨论

当前,脑瘫患儿的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新生儿护理不当、早产、遗传因素等[3]。在此背景下,脑瘫患儿的言语障碍问题愈发凸显临床亟需探究和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辅助设备协助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康复[4]

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功能恢复、临床效果均更好P0.05)。结果提示言语吞咽治疗仪脑瘫患儿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究其原因为,首先,言语吞咽治疗仪是一种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康复方法的先进设备能够通过特定的训练模式和刺激方式,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传统的言语康复训练相比,言语吞咽治疗仪能够提供更为系统化、标准化的训练方案,从而更好促进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5]。其次,言语吞咽治疗仪具有个性化治疗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患儿情况,治疗仪可以调整训练难度和模式,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个性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好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治疗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从而加速功能恢复的速度[6]。此外,言语吞咽治疗仪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反馈和评估通过监测患儿的训练反应和进步情况,治疗师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该种实时的互动和调整能够增强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言语吞咽治疗仪在脑瘫患儿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能够更好改善患儿的功能恢复,并显著提升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张方方,陈中霞,.经颅磁刺激联合系统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智力发育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4,44(12):65-67.

[2]熊华春,李杨,肖宁,.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9(05):709-712.

[3]王晶,高晶,王冬明,.悬吊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0(09):1015-1018.

[4]王璐.表面肌电图指导的口肌运动联合语音训练对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24,32(09):37-40.

[5]祝飞虹,朱伟新,张夏军,.语言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18):3533-3536.

[6]李媛.言语吞咽治疗仪在脑瘫患儿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23):178-1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