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心理护理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韩富咏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中心卫生院,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通过运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1至-2024.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SAS焦虑、SDS抑郁量表评分以及VAS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SAS焦虑、SDS抑郁量表评分、VAS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促进医患沟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心理护理

正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这种疼痛不仅体现在身体上的折磨,更深刻地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长期的疼痛折磨容易使患者陷入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中,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23.1至-2024.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女比列为22:18,岁数20-60(40.30±2.32)。观察组男女比列为21:19,岁数21-61岁(40.33±3.12)。两组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存在明显心理症状;(3)自愿参与心理护理;(4)无严重认知障碍。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精神疾病;(2)无法配合心理护理;(3)急性疾病或严重并发症;(4)有严重药物或酒精依赖史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法如下:皮肤护理:保持患处皮肤的干燥、清洁,减少摩擦,穿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手搔抓破损皮肤,以促进创面愈合。生活习惯调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创造舒适的环境,避免强光、噪声等诱发或加重疼痛。饮食调理:多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1]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如下: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对疼痛的负面认知,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这包括教授患者如何管理情绪、应对压力,以及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减轻疼痛引起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支持与教育: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性质、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同时,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和信心。情绪管理训练:指导患者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如情绪日记记录、正念练习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减少因疼痛引起的情绪波动。家庭与社交支持:本人及家属参加相关的支持小组或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互动,减轻孤独感。应对技巧培训: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应对技巧的培训,如疼痛管理技巧、日常生活自理技巧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放松疗法: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引导性想象等,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心理评估与干预: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2-3]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SAS焦虑评分(SAS评分标准分为33.13±7.47分(25—65分));(2)比较两组的SDS抑郁量表评分(SDS量表包括20个陈述题,每一题与抑郁症的一个症状相关,按1~4级评分。其中,有10道题为反向计分,即选择A计4分,选择B计3分,选择C计2分,选择D计1分;其余10道题为正向计分,即选择A计1分,选择B计2分,选择C计3分,选择D计4分。评分时,需要将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3)比较两组的VAS疼痛程度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焦虑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SAS焦虑评分为(31.31±7.16)分,低于对照组的(40.83±7.35)分,(P<0.05)。

2.2SDS抑郁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SDS抑郁量表评分(34.25±4.16)分低于对照组SDS抑郁量表评分(53.31±4.56)分,(P<0.05)。

2.3 VAS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VAS疼痛程度评分为(2.31±0.15)分低于对照组的(4.83±0.28)分,(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直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因长期疼痛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知,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干预后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调节情绪,面对疼痛带来的挑战。其次,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且效果因人而异。患者可能会因为治疗效果不佳而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治疗。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向患者传递积极的治疗信息和希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心理护理干预还能够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医护人员通过倾听患者的感受和诉求,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方案[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焦虑、SDS抑郁量表评分、VAS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促进医患沟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综合运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积极、乐观的康复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慧,郑红,刘东. 循证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2019,6(14):138.

[2] 杨璇.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21,5(3):272.

[3] 康雪莲.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90.

[4] 李敬. 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J]. 健|康必读,2020,12(31):186-18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