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计划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鲜兴香

​贵州省石阡县人民医院 贵州石阡 555100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心脏康复计划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医院2021年至2022年的5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一组有25人。除了正常治疗外,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实验组按要求进行心脏康复计划,对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精神状态情况和出院后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精神状态均无明显差异,并且超过0.05的P值表明,这样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精神状态全部更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小于0.05的P值表明,这样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心脏康复计划对心血管手术后患者有着正面积极影响,心脏康复计划值得推广。


关键词

正文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位于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首位,其中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2]。传统的治疗模式往往侧重于急性期的救治,而忽视了疾病预防和康复阶段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医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心脏康复计划(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CRPs)作为一种全面的、长期的健康管理方案,逐渐被公认为是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探讨心脏康复计划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一、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至2022年的5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并采取随机分配平均划分成25 人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参与实验其中实验组11位男性患者、14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2.42岁,对照组13位男性患者、12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1.86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医院常规治疗。在这一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额外的心脏康复计划,总体如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从简单的床上运动开始,如深呼吸和肢体活动,逐步过渡到站立、行走,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由营养师提供健康饮食建议,促进伤口愈合,维持适宜的体重,以及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疾病性质、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对心脏健康的认识。

1.3调查方法

1.3.1精神状态对比:采取抑郁自评表(SDS)与焦虑自评表(SAS)进行调查

1.3.2生理指标对比:收集对比两组的心脏容积、最大心率和静息心率数据。

1.3.3护理满意度对比:利用医院自制的百分制问卷收集病人评价,85以上为非常满意,70以上为满意,70以下为不满意

1.3.4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统计: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统计其1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

二、 结果

2.1 精神状态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即:精神状态好于对照组,并且不足0.05P值表明,这些差别具有着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详细情况见表1

1


平均SDS

平均SAS

对照组(n=25

46.33

50.31

实验组(n=25

40.07

40.26

t

8.011

10.218

P

<0.05

<0.05

2.2生理指标对比

干预后,对比两组的心脏容积、最大心率和静息心率,实验组数据均好于对照组,并且不足0.05P值表明,这些差别具有着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详细情况见表2

2


心脏容积(ml)

最大心率(次/min

静息心率(次/min

对照组(n=25

9.69±0.64

128.0±3.5

73.2±2.6

实验组(n=25

8.42±0.43

120.7±1.4

79.13±1.8

t

8.113

8.581

10.001

P

<0.05

<0.05

<0.05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更高。详细情况见表3

3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25

10

7

8

68%

实验组(n=25

12

9

4

84%

P




<0.05

2.4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比

回访结果显示,实验组1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2%,并且不足0.05P值表明,这些差别具有着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三、  讨论

住院康复期是心脏康复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不仅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还为后续的康复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患者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始逐步重建体力,为回归日常生活做好准备。本研究中,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精神状态均无明显差异,并且超过0.05P值表明,这样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精神状态全部更好于对照组,出院后的复发率也更低。同时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小于0.05P值表明,这样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本文表明,在心血管患者护理工作中,心脏康复计划具有客观的实际意义,能够使得心血管病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VIRANI S SALONSO ABENJAMIN E J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20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201419):e139-596.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757.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6):521-5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