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姚漪湜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215500

摘要

目的:比较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膜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6月接诊终末期肾病患者(73)治疗安全性,以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36例)行腹膜透析(PD)治疗,研究组(37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超声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差异。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MDA、MPO及LVPWT、IVST、LVMI均降低,SOD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中HFHD方案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性低于PD治疗,有利于患者病后心脏功能的积极维护,安全性确切


关键词

腹膜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氧化应​激;心功能

正文


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支持性治疗措施,可经PDHFHD方案透析治疗后清除患者身体多余水分或未经肾脏正常代谢毒性物质、废物等,维护残余肾功能健康[1]。但受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障碍影响,其身体多项代谢功能水平紊乱明显,且存在一定程度氧化应激反应表现,可影响心血管、心脏健康,增加相关不良预后风险,故须合理选择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方案[2]。因此,为比较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膜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安全性差异,特开展回顾性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9~20246月接诊终末期肾病患者(73)治疗安全性,以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36例、研究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7~68岁(52.57±6.32)岁,病程17~35月(26.08±4.22)月,透析龄6~24月(15.02±2.04)月;研究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5~70岁(52.51±6.48)岁,病程15~36月(25.54±4.19)月,透析龄6~22月(14.21±1.97)月。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确诊终末期肾病,符合PD/HFHD治疗指征;年龄18~70岁,透析龄≥6月。排除标准:伴严重免疫功能障碍疾病;伴原发性心血管、心脏器质性疾病;伴恶性肿瘤;预估生存期<6月;资料缺损。

1.2方法

对照组:行PD治疗。即按需留置透析导管后,取生理钙透析液(2L)治疗,每4d更换一次透析液,连续治疗3月。

研究组:行HFHD治疗。按需建立动静脉血管通路后,取高通量血液透析器(膜面积1.3m2,超滤系数40ml/mmHg·h·m2)及碳酸氢盐置换液治疗,透析流量500~600ml/min1~3/周,酌情选择透析频次,连续治疗 3月。

1.3观察指标

1)氧化应激指标:于治疗前、治疗3月后复诊当日,采集晨间空腹外周静脉血样本,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清MDAMPOSOD检验。(2)超声心功能: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检查时间同上;采集连续三个心动周期下LVPWTIVSTLVMI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氧化应激指标、心功能指标均为连续性变量资料,以(±s),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检验;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MDAMPO低于对照组,SOD 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对比±s)

组别/n

MDA(μmol/L

MPOU/L

SODU/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36

2.65±0.32

1.42±0.21

10.04±1.25

7.89±0.75

3.05±0.21

5.42±0.85

研究组/37

2.67±0.28

0.92±0.14

10.05±1.21

6.22±0.64

3.07±0.25

9.71±1.04

t

0.284

12.000

0.035

10.243

0.369

19.267

P

0.777

0.000

0.972

0.000

0.713

0.000

2.2两组超声心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LVPWTIVST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超声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n

LVPWTmm

IVSTmm

LVMIg/m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36

12.32±1.31

10.47±1.48

10.82±2.31

8.94±1.36

164.42±12.35

156.32±11.57

研究组/37

12.35±1.26

9.22±0.85

10.85±2.26

7.48±1.25

165.39±12.47

148.08±12.14

t

0.099

4.440

0.056

4.778

0.334

2.967

P

0.921

0.000

0.955

0.000

0.739

0.004

3讨论

终末期肾病作为临床多类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终末期进展阶段,患者肾功能障碍严重,已无法满足机体水分、代谢废物等物质代谢需求,病症表现复杂,需积极接受肾脏替代性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病后生存周期[3]。但在既往治疗研究中指出,透析周期的延长或可加剧患者自身机体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心血管相关不良预后风险,需合理选择透析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MDAMPOLVPWTIVSTLVMI均降低,SOD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知,PD治疗的开展,可在经腹膜导管导入透析液,利用人体体液、透析液浓度梯度差置换后实现对体液内毒素、代谢废物的清除,以实现患者治疗需求,但该方法透析充分性不足,无法确切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氧化应激反应表现,患者仍存在一定心血管疾病并发风险[4]HFHD作为基于传统血液透析治疗而发展出透析治疗方案,可在促进透析期间机体毒素分子对流、弥散后积极提升滤过、吸附效果,在提升透析充分性后,有效纠正患者机体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及代谢健康,从而在优化透析效果同时,降低患者不良预后风险[5]

综上所述,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中HFHD方案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性低于PD治疗,有利于患者病后心脏功能的积极维护,安全性确切。

 

参考文献

[1] 焦林娟,陈庆云,王莹,. 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6):145-147,151.

[2] 王捷,何华妮,吴伟,. 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对比[J]. 海军医学杂志,2023,44(2):141-145.

[3] 谭亚贵,简建业. 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6):751-752.

[4] 杨彦平,李海燕,刘国. 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6):77-80.

[5] 陈世阳,杨丽燕,康孙平.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心功能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7):897-8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