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赵晶鑫

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

目的 探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应用多次吡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48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增加多次吡喹酮方案进行治疗,均需连续治疗3年,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 经多次吡喹酮治疗方案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仅为70.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TBIL、ALT、AST、GC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HA、PCIII、LN、IV-C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为8.3%,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在当前血吸虫病患者治疗中,通过增加多次吡喹酮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实现肝纤维化的逆转,安全可行,临床中有着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

吡喹酮;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功能

正文


在当前社会中,血吸虫病作为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是由于门静脉系统遭受血吸虫寄生所致,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则会出现肝脏纤维化的症状,进而造成肝硬化[1]。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阶段在采取有效科学治疗后,可以控制肝纤维化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病情。从以往的临床治疗来看,主要开展病原学治疗,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血吸虫免疫学检查多转为阴性,但是无法对肝纤维化进程进行有效抑制[2]。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血吸虫病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吡喹酮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治疗价值得到了充分认可[3]。因此,本文选取48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应用多次吡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5-20245月间48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纳入标准:(1)符合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2)无意识障碍;(3)自愿参与此次研究;(4)配合完成各项临床调查。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障碍与心理疾病;(2)患者病情严重;(3)伴有心肝肾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含16例男性病例,8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在31-75岁,平均法计算结果为43.14±1.76)岁;研究组患者含15例男性病例,9例女性病例,年龄分别在33-74岁,平均法计算结果为42.44±1.68)岁。现特别说明,在开展本次调查研究前,已经向单位报备并取得同意,所有数据均遵循相关隐私保护原则。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后,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常规保肝与对症治疗的方案进行干预。保肝治疗的药物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在250ml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8g还原型谷胱甘肽,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每天1次,结合患者的病情,提供必要的维生素B、维生素C开展对症治疗,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多食用易消化食物,同时注意休息。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多次吡喹酮方案进行治疗,按照60mg/kg的标准提供吡喹酮,分2d服用,在住院2周期间,只需要进行1次吡喹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评估相关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束后,将收集到的患者临床数据(特别说明,所有数据均遵循个人隐私保护)录入到单位常用统计软件中开展统计分析,当p<0.05时,证明其在指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多次吡喹酮治疗方案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仅为70.83%,差异显著,p<0.05

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24

15

7

2

91.67%

对照组

24

9

8

7

70.83%

X2





4.5102

p





<0.05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ALTASTGC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 两组患者肝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

TBILμmol/L

ALT(U/L)

AST(U/L)

GCT(U/L)

研究组

24

15.44±6.19

48.71±10.23

41.54±9.27

185.87±17.29

对照组

24

25.81±6.32

71.68±11.01

53.81±9.16

253.76±19.62

t






p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PCIIILNIV-C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对比(μg/L

组别

例数

HA

PCIII

LN

IV-C

研究组

24

127.88±18.36

126.52±17.43

119.45±17.53

76.26±8.41

对照组

24

218.73±20.27

179.89±19.72

194.71±20.52

105.72±11.51

t






p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2例头痛,1例乏力,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1例头痛,1例乏力,不良反应率为8.3%,差异并不显著,p>0.05

3 讨论

在当前的临床中,血吸虫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该病的病程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较大的机体损耗。肝纤维化作为该病发展的病理损害,主要是在血吸虫感染后,患者肝内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在感染时间延长以后,肝组织内沉积的虫卵会产生肉芽肿,对肝脏组织结构进行持续破坏,对于增殖性变化的假结核性虫卵肉芽肿中,容易造成虫性肝纤维化,产生肝脏的实质性损伤,产生门静脉高压、腹腔积液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等严重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威胁[4]。这就需要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对血吸虫病的肝纤维化进行终止或逆转,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以往的治疗方案来看,血吸虫病患者更多的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从而起到保肝、护肝的效果,但是针对已经发生病理变化的肉芽肿而言,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解决血吸虫病患者出现的肝纤维化问题[5]。其中吡喹酮作为血吸虫病治疗的首选药物,表现出低毒、高效的特点,在研究中表明,吡喹酮在急慢性血吸虫病治疗中有着良好效果,还可以有效预防肝纤维化的进展。

作为一种广谱抗寄生虫病药物,吡喹酮在连续施用以后,可以激活虫体中的钙离子通路,从而促使钙离子内流,使得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不断上涨,促使虫体挛缩,从而起到虫体糖原与核酸代谢紊乱的效果,杀灭虫体,实现患者肝功能的改善[6]。在吡喹酮的应用下,可以实现肝组织内可溶性虫卵抗原的减少,降低患者机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同时升高γ-干扰素水平,对肝星状细胞活化进行抑制,从而控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实现肝纤维化逆转[7]。患者在寄生虫感染以后,会抑制免疫应答构成,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病症,血吸虫病会在不同程度上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8]。患者在服用吡喹酮以后,可以损伤血吸虫的表层,溶解患者虫体的纵肌与环肌,最终形成虫体表层的抗原,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虫体产生直接的作用,起到杀灭虫体的目的,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患者病情控制中起到良好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经多次吡喹酮治疗方案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仅为70.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TBILALTASTGC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HAPCIIILNIV-C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为8.3%,差异并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中,开展常规护肝治疗的同时,增加多次吡喹酮进行干预,能够保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实现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从而有效延缓患者的肝纤维化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当前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常规护肝治疗与多次吡喹酮治疗结合的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对肝纤维化进展进行抑制,实现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同时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可以进行大量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利娟,何君逸,杨帆,.2023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4,36(03):221-227.

[2]魏素芳.多次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2):40-42.D

[3]郑娜,段娟,彭妮娜,.清肝冲剂与吡喹酮联用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效果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23,23(09):1241-1245.

[4]许静,李宜锋,董毅,.解析中国血吸虫病预防性化疗方案演变历史提升WHO指南精准化实施水平[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2,34(03):223-229.

[5]陈涛.吡喹酮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3):112-113.

[6]赵晋英,刘鹏,李艳伟,.血吸虫病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0,38(03):370-377.

[7]丁喜莲.吡喹酮对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8):1144-1145.

[8]肖敏.吡喹酮对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04):30-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