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治疗研究进展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张晴

(太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

糖尿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患者诊疗不及时以及用药依从性低等因素,患者很有可能会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出现足部供血不足,甚至是皮肤溃疡等糖尿病足症状,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加强对糖尿病足诊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再对糖尿病足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足;并发症;非手术治疗

正文


0.引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损伤。糖尿病并发的神经病变使得患者对足部的疼痛和温度变化感觉迟钝,容易忽视小伤口和感染,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血管病变则使得足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伤口愈合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感染和溃疡的发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足部并发症。糖尿病足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和行走困难,还可能导致长期住院治疗,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因此,深入探讨糖尿病足的病因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引起的微血管和神经病变。这些病变会导致足部组织的缺血和感觉丧失,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在病理生理层面,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减少血管新生,导致足部血流减少,进而引发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这些变化不仅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还会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和坏死。

此外,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会导致痛觉和温度感觉减退,使得患者对足部创伤和感染的感知能力显著下降。这种感觉减退使得患者难以及时察觉足部的微小创伤或感染,从而增加了足部溃疡和坏疽的风险。国内一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情况较为常见,以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而且合并大血管病变、合并神经缺血性损伤是糖尿病足患者病情加重以及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这些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和组织坏死,甚至需要进行截肢手术。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足部的护理,定期进行足部检查,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2.糖尿病足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微创截骨治疗,即在病变区域做出微创切口后,在截骨区域周围钻孔,分离骨皮质、保证骨内膜连续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截骨。并使用牵引绳与固定针调整胫骨位置,研究表明,这种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肢皮温、足背与颈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与负压辅助创面愈合技术相比,能够有效减少肌肉痉挛以及肤色改变等不良状况的发生,具有更好的疗效[2]。除此之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介入手术也是糖尿病足微创手术常用术式,主要是医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支持下使用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及血管成型术,改善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的情况,研究表明这种微创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运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具有良好的疗效[3]

随着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糖尿病足治疗领域迎来了新的希望。组织工程通过结合细胞、支架材料和生物活性分子,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了修复受损组织的可能性。例如利用干细胞,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出具有功能性的皮肤和软组织,这些组织随后可以用于覆盖和修复糖尿病足部的溃疡。再生医学的进展不仅限于组织层面,还包括了血管再生,这对于改善足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3.糖尿病足非手术治疗进展

3.1药物治疗进展

在药物治疗方面,近年来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药物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在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果,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类药物在促进溃疡愈合、减少感染风险方面也展现出潜力。临床试验表明,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减少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4]

在抗感染治疗方面,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开发了多种新型抗生素和抗菌肽,它们在治疗耐药菌感染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针对糖尿病足的疼痛管理,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在促进血管新生和改善微循环方面,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中药成分被发现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新生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物治疗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5]。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以期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3.2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在高压环境下通过提供纯氧来改善组织氧合状态的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伤口愈合。在这种治疗过程中,患者被置于一个高压舱内,舱内的气压通常会比正常大气压高出数倍。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患者呼吸的氧气浓度也会相应增加,从而使得血液中的氧含量显著提高。这种高浓度的氧气能够更有效地渗透到组织和细胞中,改善局部组织的氧合状态,从而加速伤口愈合的过程。高压氧治疗不仅适用于各种慢性难愈合的伤口,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等,还被用于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减压病以及促进某些手术后的恢复[6]。在雷振等人的研究中,对部分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硫辛酸与高压氧治疗,发现联合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63%,要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63.33%,而且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以及内皮素等血管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踝肱指数也明显提升,充分证实了高压氧联合硫酸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具有更好的疗效[7]

 

4.结语

随着对糖尿病足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新技术、新药物的不断涌现,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治疗费用高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加强多学科诊疗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丹,张杨帆,谢佳良,等.165例糖尿病足MDRO感染患者病原菌学及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4,45(9):1041-1046.

[2]关世荣.微创截骨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对足趾血运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8):44-48.

[3]穆霄燕,潘仲杰.DSA下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11):101-103.

[4]吕炎,王砚彬,任治国,等.负压引流联合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4,45(9):151-155.

[5]阴兆辉,樊家乙,富颖超,等. 中药组方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及踝肱指数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22):5517-5520.

[6]刘扬,牛锋,刘玉娟,等. 吗啉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4,31(4):477-480.

[7]雷振,孟玉芬,郑菲菲.高压氧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4,36(2):105-109+1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