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负压引流;不良反应;疗效评价
正文
引言
皮肤软组织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类病症,其主要指机体受到外力所导致的受区软组织坏死或缺损所致,如临床常见的手术切割缝合创面、外力所致的机械、切割损伤等,该类伤口由于破损面大,创面位置特殊,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包扎难度大、感染率高、创口大等特点,对临床的治疗与促使患者康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负压引流技术(VSD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极大程度解决了该类问题,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创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以评价VSD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损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收治并接受治疗的108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研究对象均匀我院签订知情同意书证明为自愿接受并按照临床研究方法实施治疗。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对患者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病因(损伤创面情况说明)(如创面类型、损伤部位等)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分析工具(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证明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分析意义,证明其具有可比性。关于患者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患者基本情况一览表
组别 | 观察组 | 对照组 | P | ||
基本情况 | 例数 | 54 | 54 | ||
性别 | 男 | 31 | 29 | >0.05 | |
女 | 23 | 26 | |||
年龄 | 最大年龄/岁 | 59 | 56 | >0.05 | |
最小年龄/岁 | 35 | 37 | |||
平均年龄/岁 | 47.3±2.8 | 48.2±3.1 | |||
病因(损伤创面情况说明) | 创面类型 | 挤压伤创面 | 16 | 14 | >0.05 |
切割及撕脱伤 | 18 | 17 | |||
外科手术缝合创面 | 12 | 17 | |||
其它 | 8 | 6 | |||
损伤部位 | 肌腱 | 25 | 23 | >0.05 | |
骨外露 | 19 | 21 | |||
其它 | 10 | 10 |
以上接受治疗的患者,均采用X线、CT检查等确证为有明显软组织损伤,且创面有脓性物质渗出,并取得家属及个人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并发性神经或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及其它精神病或认知障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材料
聚氨酯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PUBA11型,主要成分为聚氨酯海绵(黑色)、医用贴膜,吸盘及引流管路等。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清除伤面坏死组织、分泌物,用碘伏消毒后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并换药,换药频次遵医嘱,换药时观察创口情况,及时清除创面分泌物,如患者治疗期间有其它并发症,临床结合并发症合理用药并遵医嘱。
观察组:按常规方法,清除所有坏死、失活组织,包括骨头、焦痂或硬化的腐肉,并进行充分适当的止血,清洁和擦洗创面周围组织,根据患者创面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海绵,修剪或拼接海绵,外部用封闭贴膜粘贴覆盖,应将创面和多孔海绵全部封闭,将吸盘贴上吸盘贴膜后放置在封闭贴膜开口处,使用连接头将引流管路与负压源的管路连接,将压力值设定在-75mmHg~-175mmHg制件进行调节,可根据创面渗液情况,选择并调节合适的负压值,持续治疗3~7天后取出或更换多孔海绵。治疗时严格注意引流管引流情况,出现堵管等更换敷料,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如生长良好,创面缩小则可进行植皮或其它治疗。治疗期间每日采用肝素通过冲洗管对引流管路及创面进行冲洗。以上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或遵医嘱。
1.3观察指标与评价
1.3.1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特效,创面自行愈合;2)显效,穿面愈合面积达到75%以上,残余创面遵医嘱或通过二次治疗自行愈合;3)有效,创面愈合面积小于75%,创面残留分泌物多,临床需要采取二次治疗或植皮修复。4)无效,创面发生感染,分泌物多,临床出现其他并发症,需进行三次以上的治疗;总有效率计算方法为(特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疼痛效果评价
疼痛效果评价采取VAS视觉评分进行模拟评价,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越能感受到疼痛。具体如下:0分表示不疼、10分表示最疼,具体数值由对患者讲明评分准则后,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对疼痛效果进行评价。
1.3.3 其它评价
综合临床治疗情况,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肉芽组织生产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相关不良反应(如并发症等)进行评价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以上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以()表示,采取统计学工具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具选用SPSS22.0,并对其进行t检验,统计学数据以统计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2.1 疗效评价
经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观察组患者采用VSD技术治疗后,总有效为94.44%,高于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04%),统计数据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特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对照组 | 54 | 10(18.52) | 17(31.48) | 20(37.04) | 7(12.96) | 47(87.04) |
试验组 | 54 | 18(33.33) | 24(44.44) | 9(16.67) | 3(5.56) | 51(94.44) |
t | 2.9816 | 3.0124 | 2.9815 | 3.1219 | 3.0853 | |
P | <0.05 |
2.2 疼痛效果评价
经过对患者治疗过程的临床评价,观察组患者的VAS视觉评分值为3.6±1.7,对照组患者的VAS视觉评分值为5.9±2.1,即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采用负压引流技术(VSD技术)观察组患者的VAS视觉评分值明显小于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肉芽组织生产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评价
经临床研究统计,采用负压引流技术实施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为4.5±1.6d,短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时间(6.9±1.5d);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7.4±2.7d,,短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时间11.4±4.7d;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费用(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为0.9±0.3万元,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为1.8±0.4万元),上述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除实验组患者出现3例发热、2例皮肤创口感染外,其他患者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VSD技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处理浅表层创面损伤及深部引流的方法,该设备主要是由负压引流海绵、固定贴膜、吸盘及引流管路组成。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可在负压吸引器的作用下有效的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细胞,且可利用冲洗管路对创面进行清洁、清洗与消毒,必要时也可利用该管路给于药物治疗,在临床具有提高肉芽生长效率、促进伤口愈合及降低并发症的多重效果,在临床具有较大的应用效果。对于该技术,目前已在外科、骨科、烧伤科、美容整形科等科室应用。
在临床,皮肤软组织损伤属于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存在创口大、不规则及位置特殊等特点,临床不易护理,且容易感染等特点,属于临床创口护理的难点。本文以我院收治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实施,研究发现,采用VSD技术治疗的患者,总有效为94.44%,高于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04%);且其VAS视觉评分值明显小于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且采用负压引流技术实施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为4.5±1.6d,短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的时间(6.9±1.5d);创面愈合时间为7.4±2.7d,,短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的愈合时间(11.4±4.7d);且患者的治疗费用要低于常规治疗患者,另,在接受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上述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以上所示,负压引流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损失中应用具有提高有效率,缩短肉芽生长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的优势,且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邱海军;潘力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创面愈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21(02)
[2]梁文英;曹玉丹;黄丽.关键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在老年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03)
[3]王慧.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32)
[4]高肇篷;张钦明;李笑颜;姜振;孙鹏;宋富强;贾代良;王海滨.小腿Gustilo ⅢB、ⅢC型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修复[J].创伤外科杂志,2020(09)
[5]林明鸣;谢智灵;曾宇婷.强化疼痛护理对于急诊科骨创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06)
[6]韩晓飞;孙振中;王建兵;宋升;刘学光;顾三军;许亚军;芮永军;殷渠东.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04)
[7]黄仁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0(01)
[8]高飚;邹三明;冯华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