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骨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探讨
摘要
关键词
骨外科;安全隐患;人性化护理
正文
引言
手术室是骨外科手术的关键场所,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与康复进程。骨外科手术患者可能面临感染、神经损伤等多种风险,而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礁石。同时,人性化护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患者渴望在手术期间得到更全面、体贴的护理服务。因此,深入研究手术室骨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并探索人性化护理模式迫在眉睫。
1人性化护理在骨外科手术室的意义
人性化护理在骨外科手术室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患者角度而言,骨外科手术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创伤和疼痛,人性化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前的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情绪,术中舒适体位的安置、隐私保护等措施能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术后的关怀与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快康复进程。对于医护团队来说,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配合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在医疗环境中,这一理念的推行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体现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
2手术室骨外科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骨外科护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从患者因素来看,患者的生理状况复杂,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器官功能衰退,增加手术风险;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惧心理可能影响手术配合度。护理人员方面,部分护士骨外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像对特殊手术器械使用不熟练、术中体位安置不当等;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与疲劳,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并且护理人员与手术医生、麻醉师沟通协作不畅也会产生问题。环境与设备因素也不容忽视,手术室的感染控制若不严格,无菌操作失误、清洁消毒不到位易引发感染;温度、湿度不适可能影响患者和手术;骨外科手术设备如电钻、电锯等仪器若出现故障或维护不当,以及护理人员对设备使用培训不足导致操作失误,都会威胁患者安全。
3手术室骨外科人性化护理措施
3.1术前个性化沟通与教育
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沟通方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流程、麻醉方式、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内容。例如,对于即将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除了常规讲解外,还可以使用模型或图片展示髋关节的结构和手术部位,让患者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在心理支持方面,护理人员要敏锐地察觉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表现出过度焦虑或恐惧的患者,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分享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还可以教授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帮助他们缓解术前的紧张情绪,使患者以相对平静的心态迎接手术。
3.2术中舒适护理与隐私保护
手术体位的安置既要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又要确保患者的舒适度。骨外科手术有时需要特殊的体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与手术团队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体位辅助工具,如体位垫等,避免肢体过度牵拉或受压。例如在脊柱手术中,要确保患者的脊柱处于自然生理曲线,防止神经损伤。术中的保暖措施不可或缺,手术室的温度通常较低,而骨外科手术时间可能较长,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现象。可以使用恒温毯、暖风机等设备为患者保暖,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合理遮盖患者的身体部位,避免不必要的暴露。限制手术室内的无关人员数量,让患者感受到尊重。
3.3与手术团队的高效协作
护理人员要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在手术前,参加手术团队的术前讨论,了解手术方案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时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例如,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当医生需要特定型号的钢板和螺钉时,护理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并提供。对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护理人员应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应急预案。如在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出现大量出血时,护理人员要迅速配合医生进行止血操作,同时确保输血通道的畅通,与麻醉师共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3.4术后关怀与无缝对接
手术结束后的这段时期,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术后关怀与无缝对接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当手术完成,患者从麻醉中逐渐苏醒,最关心的就是手术结果。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手术成功的消息,能极大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增强康复的信心。在转运患者时,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患者身上可能带有各种管道,如导尿管、引流管等,要小心固定和保护,防止脱落。同时,注意伤口的保护,避免受压影响愈合。与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需要细致入微,详细告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手术中的特殊情况,像是否有输血、有无并发症等,以及引流管的位置、引流液的量和性质等信息,确保病房护理人员能全面了解患者情况,顺利开展后续护理工作。
3.5康复期的持续跟进与指导
康复期是骨外科手术患者恢复功能、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时期,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持续跟进与指导不可或缺。建立康复随访档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定期的电话、门诊随访或者线上沟通,可以全面掌握患者的康复动态。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等。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告知患者膝关节屈伸锻炼应从低强度开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频率和强度,比如初期每天进行3-5组,每组10-15次的屈伸动作,之后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同时,要提醒患者注意锻炼时的姿势正确,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当患者在康复训练中遇到困难或者进展缓慢时,容易产生沮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骨外科护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从患者自身因素到护理人员、环境设备等方面都存在挑战。而人性化护理犹如一盏明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向。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在未来的骨外科护理工作中,应不断深化人性化护理理念,持续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园.脊柱外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2):99-101+109.
[2]宁欢.JCI标准下中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4):183-184.
[3]魏娜,王晨月,牛丹.强化风险安全意识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人员PICC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8):68-71.
[4]王芳.探讨和观察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1):302-303.
[5]李娟,李戈.小儿外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构建与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1):154-157+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