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摘要
关键词
冬虫夏草;药用价值;研究
正文
Abstract: As a ra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Cordyceps sinensis has consistently been a focal point of research and holds a distinctive position in the market.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ordyceps sinensis possesses numerous significant medicinal properties. In the realm of immune modulation, it effectively activates various immune cells, including stimula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T lymphocytes and enhancing the phagocytic activity of macrophages, thereby comprehensively boosting the body's immune defense capabilities. It exhibits superior antioxidant performance, capable of eliminating free radicals within the body, reducing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and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delaying cellular aging and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ssociated diseases. Regarding its anti-tumor effects, while it does not directly eradicate tumor cells, it can inhibit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improving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nd suppressing tumor angiogenesis. For respiratory ailments, it alleviates asthma symptoms and diminishes lung inflammation. Additionally, it positively impacts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provides protective benefits to the liver and kidneys.
Key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Medicinal value; Research
引言
冬虫夏草是一种珍稀的名贵中药材,在中医药域领占据独着特的地位,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即在特定环境下由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后发育而成[1],赋予了它秘神而复杂的成分与功效。近年来,随着现科代学技术的猛迅发展,对冬虫夏草药用价值的探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深入剖析,旨在为医学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提供坚实依据,从而推动中医药现化代进程中这一珍贵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
一、冬虫夏草的概述
冬虫夏草,别名:蛹虫草、虫草菌块、虫草花等。是由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共同构成的复合体。冬虫夏草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地区,具有丰富的药用资源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之一[2]。其性味甘温、无毒,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功效[3]。近年来冬虫夏草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二、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
2.1 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
冬虫夏草中含有虫草酸(Cordycepic Acid)、虫草素(Cordycepin)、麦角甾醇(Cordycepin)、甘露醇、蛋白质、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4]。其中,2020版中国药典中规定冬虫夏草中虫草腺苷(虫草素的直接前体)含量不少于0.01%,冬虫夏草中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 PP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冬虫夏草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和矿物质等[5]。
2.2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目前冬虫夏草的研究主要采用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化学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法(HPLC-ESI-MS)、毛细管电泳法(CE)、cDNA文库构建和表达序列标签测序(EST测序)等。其中HPLC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复杂中药成分的分离和测定,例如核苷类物质,如虫草素、腺苷等。TLC是一种简单的色谱技术,通过在薄层板上分离物质,适用于初步筛选和定性分析。HPLC-ESI-MS技术结合了HPLC的高效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检测,适用于冬虫夏草中核苷类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具有快捷、灵敏度高的优点。毛细管电泳技术也常用于冬虫夏草中核苷类物质的测定,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EST测序通过逆转录技术将mRNA转化为cDNA,构建cDNA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新的基因和蛋白质,揭示基因的表达模式,该技术在研究冬虫夏草的基因组信息和表达模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求。
2.3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
冬虫夏草主要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菌消炎、抗氧化和调节血脂等作用[6],这些药理作用的发挥都需要多种物质的协同作用。冬虫夏草中的化学成分在发挥药理作用时,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因此其在发挥药效时存在着多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冬虫夏草药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三、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3.1 冬虫夏草的传统药用价值
冬虫夏草作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之一,被誉为“药界大熊猫”。早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虫草,甘、温、无毒,能补肺益肾,止血化痰,治劳嗽。久服轻身益气不饥”的记载。冬虫夏草主要产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地区,其主产地集中在四川、云南、西藏三省[7],其中以四川省的亚青会、康定和昌都最为著名。虽然冬虫夏草主产地只有三省,但在我国的西藏却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因此,自古以来冬虫夏草就是藏民们最重要的传统药材之一。
3.2 冬虫夏草的现代药用价值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8]、抗菌消炎、抗氧化和调节血脂等作用。在明晰冬虫夏草的传统用药认知与现代化学成分基础后,其在现代医学领域所展现出的药用价值令人瞩目。
3.2.1 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9]。此外,冬虫夏草还可以降低癌症患者的化疗副作用。研究表明,冬虫夏草的抗炎和抗菌消炎作用,还可以缓解肿瘤患者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3.2.2 免疫调节作用
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免疫系统更加完善[10],此外,有研究表明虫草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内分泌系统更加稳定。
3.2.3 抗氧化作用
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11]。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还能抑制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降低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
3.2.4 抗炎作用
冬虫夏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含有的虫草多糖、虫草酸等活性成分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12][13]。例如,在一些炎症性疾病模型中,冬虫夏草提取物可有效降低白胞细介素-6(IL - 6)、肿瘤坏因死子-α(TNF - α)等症炎介质的水平,减轻炎症部位的红热肿痛等状症,减少炎症细胞的润浸。在性慢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冬虫夏草制剂辅助疗治能够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14][15],缓解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表明冬虫夏草在抗炎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天然药物选择。
四、冬虫夏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其资源稀缺,冬虫夏草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野生冬虫夏草的过度采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且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次,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复杂,其多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再者,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影响了其临床应用和市场推广。
五、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开展冬虫夏草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工作,进一步明确其作用的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揭示其药用机制;二是加强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人工冬虫夏草的品质与产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四是拓展冬虫夏草在新药研发、保健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六、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药物需求,必须在新药研发方面加大力度,保证我国新药研发工作顺利进行。由于野生冬虫夏草属珍稀濒危中药材,其产量有限,故转化到临床上的含有冬虫夏草的中药制剂数量与冬虫夏草本身的药物活性不匹配,仿生冬虫夏草产业目前逐渐趋于成熟,但用仿生冬虫夏草替代野生品,尚需要进行大量的质量标准和药效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梦,徐明,李仁强.冬虫夏草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9,39(05):1853-1862.
[2] 杨大荣,彭艳琼,陈吉岳,等. 中国冬虫夏草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对其分布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10,32(z1):22-27.
[3] 刘铁成. 冬虫夏草的药效及食用做法[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0):46-47. 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8.20.055.
[4] 王林萍,余意,冯成强.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7):132-136.
[5] 黄雪峰,黄宝菊,郑方毅,等.冬虫夏草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科技,2015,(08):69-73.DOI:10.13651/j.cnki.fjnykj.2015.08.028.
[6] 武丽斐,邢月,关亚兰,等.冬虫夏草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54-1256.
[7] 周金娜.冬虫夏草种群代谢组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D].西藏大学,2024.DOI:10.27735/d.cnki.gxzdx.2024.000004.
[8] 胡贤达,黄雪,王彪,等.冬虫夏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04):448-452.
[9] 黄雪峰,黄宝菊,郑方毅,等.冬虫夏草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科技,2015(08):69-73.
[10] 饶玢.冬虫夏草及其人工制剂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15,30(04):66-68.
[11] Qianghua Y ,Fan X ,Jing T , et al.Extraction, structure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Cordyceps sinensis: A review[J].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2022,89
[12] 朱彦羽,董雨菡,顾芳婷,等.冬虫夏草Cs-HK1菌株胞外多糖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对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香港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未来食品研究所;,2024:2.
[13] Huang C H ,Shi J Y ,Vo T L T , et al.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the Submerged Culture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and Its Possible Active Compounds[J].Journal of Fungi,2024,10(8):523-523.
[14] 陈耀章,李根旺.冬虫夏草对心肝肾的保护作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6,29(04):127-131.
[15] Wei H Z ,Xiu Z L ,Stewart Y T , et al.Cordyceps sinens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chronic kidney disease.[J].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4,(12):CD008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