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在恢复期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观察
摘要
关键词
恢复期;脑梗塞;规范化护理;护理满意度;效果观察
正文
脑梗塞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肢体和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期护理需注重肢体康复和心理支持,通过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增强信心,减轻生活负担,促进社会重返[1]。为此,我院对其患者实施了规范化护理,并将其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了对比,详情见下文阐述: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本项研究中,纳入了60名处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病例筛选时间段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名患者。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6名,女性患者有14名,年龄范围在50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0±2.20)岁;而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7名,女性患者有13名,年龄介于50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00±2.30)岁。两组结果比较后显示,(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1)神经功能康复:实施神经可塑性训练,如功能性电刺激(FES)和经颅磁刺激(TMS)。开展针对性运动疗法,包括精细运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利用辅助工具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助行器和轮椅的使用指导。2)认知功能障碍干预:应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改善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通过认知康复游戏和作业疗法,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3)言语语言康复:进行言语治疗,针对失语或言语障碍进行个性化训练。采取听障或语言障碍的沟通技巧训练,提高交流能力。4)心理社会支持:提供心理评估,识别并干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组织患者参与小组活动,促进社会互动和情绪支持。5)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实施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如个人卫生、穿衣、进食等。开展家庭适应性改造,确保患者安全独立地生活。6)并发症预防与管理:强化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和压疮的措施,如定期翻身、使用压力缓解垫等。监测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7)营养管理: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整饮食计划以适应康复需求。
1.3观察标准
1)评分指标:评价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患者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每一项指标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质量越好。2)记录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生活活动能力:运用MBI量表进行评价,满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恢复越好。4)生活质量评价:通过SF-36量表开展评价,最高分值100分,总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指标用(±s)进行描述,并行t检验。计数指标通过n(%)描述,同时采取x²检验,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组间评分指标对比
在护理前,两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护理后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提升,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评分指标比较详情(±s)
分组 | n | 遵医行为/分 | 生活活动能力/分 | 生活质量/分 | 护理满意度/分 | |||
实施前 | 实施后 | 实施前 | 实施后 | 实施前 | 实施后 | 实施后 | ||
观察组 | 30 | 6.5±0.5 | 9.2±0.7 | 78.8±2.2 | 80.3±2.4 | 57.5±5.2 | 90.5±6.3 | 9.5±0.5 |
对照组 | 30 | 6.4±0.4 | 8.7±0.5 | 78.0±2.3 | 84.3±3.2 | 57.6±5.3 | 85.8±6.1 | 8.6±0.3 |
t值 | 0.8553 | 3.1835 | 1.3767 | 5.4772 | 0.0737 | 2.9355 | 8.4540 | |
P值 | 0.3959 | 0.0023 | 0.1739 | 0.0000 | 0.9414 | 0.0048 | 0.0000 |
2.2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例,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20.0%(6/30)例,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x2=4.0431,P=0.0443)。
3讨论
恢复期脑梗塞是指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过后,病情趋于稳定但仍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阶段。这一时期患者常伴有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规范化护理在此阶段尤为重要,旨在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2]。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我院对其患者实施了规范化护理,且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规范化护理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科学的护理程序和标准化的操作,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在恢复期脑梗塞患者护理中,这一理念体现在对患者全面评估、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护理措施的严格执行以及持续护理质量的改进,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3-4]。
综上所述,规范化护理在恢复期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锦娟,梁新杰,袁焕宁,等.规范化护理在恢复期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观察[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3):145-148.
[2]刘晓男.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6):712-713.
[3]蔡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8(1):125-126,168.
[4]兰雪月.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应用价值[J].西藏医药,2023,44(5):11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