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苏小莲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

产妇在妊娠及分娩的过程中,盆腔肌肉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牵拉与压迫,出现盆底功能障碍,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因此,对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尽早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

正文


引言

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FMT),又称为Kegel运动,是一种通过锻炼盆底肌肉来改善盆底肌张力、增强阴道收缩力,进而增强盆底功能的方法。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则是通过在阴道内放置专用探头并给予电刺激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尿道闭合压,从而改善控尿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PFMT对产后SUI的治疗效果。

1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性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具有高发性。

许多因素导致其高发。一方面,怀孕过程中,胎儿的生长发育使子宫逐渐增大,对盆底肌肉造成持续的压迫。盆底肌肉在长期受压下变得松弛,进而影响其对膀胱、尿道等器官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分娩过程,尤其是顺产,会对盆底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无论是产道的扩张还是胎儿的娩出,都可能使盆底肌肉、筋膜和韧带过度伸展甚至撕裂,破坏了盆底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此外,产后如果产妇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也会进一步加重盆底肌肉的负担,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这种病症不仅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2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分析

2.1症状改善方面

经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有了显著改善。在治疗过程中,盆底肌康复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如凯格尔运动等,增强了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利用电流刺激直接作用于盆底肌肉和神经,促进肌肉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漏尿次数明显减少,漏尿量也大幅降低。许多患者表示,之前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的尿失禁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2.2盆底肌肌力提升方面

联合治疗方法在提升盆底肌肌力方面成效斐然。盆底肌康复训练引导患者准确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使其逐步熟悉盆底肌肉的运动方式。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则凭借直观反馈,让患者清晰感知肌肉收缩力度与技巧,实现更精准的训练。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专业仪器检测显示患者盆底肌肌力显著提升。这一提升带来多方面积极影响,不仅能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还为预防其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筑牢防线。此外,盆底肌肌力增强让患者自信心回归,不再因尿失禁而困扰,对产后身体恢复信心满满。这种联合治疗给予患者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支持,为产后女性的健康恢复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也为临床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相关盆底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2.3患者满意度方面

从患者满意度来看,盆底肌康复训练与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结合受到了广泛好评。一方面,这种治疗方法相对安全、无创,患者接受度高。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对治疗效果也充满期待。经过治疗后,患者看到了明显的症状改善和盆底肌肌力提升,满意度普遍较高。许多患者表示愿意将这种治疗方法推荐给其他有类似问题的产妇,以帮助更多人摆脱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困扰。

3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3.1优化治疗方案

优化盆底肌康复训练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在训练强度方面,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强度的盆底肌收缩训练对肌肉力量提升的效果,找到最适宜的强度范围。比如,高强度的短时间训练可能对某些患者有效,但对于产后身体较为虚弱的产妇,可能需要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在频率和时长上,研究不同组合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例如,每天多次短时间训练与每周几次长时间训练的效果对比。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也值得探索。中医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流通,增强盆底肌肉的活力。按摩则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以为产妇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3.2长期疗效追踪

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进行长期疗效追踪至关重要。在治疗结束后的几年里,持续观察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是否复发,可以更好地了解治疗方法的稳定性。长期随访过程中,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盆底肌肌力测试、尿失禁问卷等。如果发现症状复发,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盆底肌功能的长期保持,除了治疗期间的训练和干预,还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养成来巩固治疗效果。例如,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姿势调整、避免长时间憋尿、适度运动等。长期疗效追踪不仅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反馈,还能让患者更加重视治疗后的自我管理,降低尿失禁复发的风险,为产妇的长期健康提供保障。

3.3探索新的治疗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探索新的治疗技术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基因治疗可能为盆底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带来突破。通过特定的基因调控,促进盆底肌肉细胞的生长和修复,从根本上解决尿失禁问题。干细胞治疗也具有巨大潜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盆底肌肉细胞和其他相关细胞,修复受损组织。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为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了便利。例如,智能盆底肌训练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肌肉收缩情况,为患者提供反馈和指导。移动医疗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咨询,医生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并给予建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大量患者的治疗数据,发现潜在的治疗规律和优化方向。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技术,有望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带来新的变革和突破。

结束语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虽然不会给身体带来直接的生命威胁,但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以及社交活动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通过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减轻尿失禁症状,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问世,为广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带来福音。因此,对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恢复健康、重拾自信。

参考文献

[1]张星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4):63-66.

[2]崔玉梅.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4,3(09):37-40.

[3]赵腾飞,童重新,刘琳,等.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24,39(04):218-221.

[4]王荧荧.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12):78-80.

[5]李秀金,蚁持缨,陈益萍.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08):159-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