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调治原发性痛经的应用研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倪刚,陈锐杰,陈志梅,钟婉仪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摘要

【目的】观察阳宗易雷火灸调治原发性痛经(PD)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 PD 患者纳入研究。均采用阳宗易2号灸条(坤)施灸,观察首次阳宗易雷火灸调治前(T0)、调治期间行经周期来潮首日(T1)、调治后第1个行经周期来潮首日(T2)、调治后第3个行经周期来潮首日(T3)4 个时间点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并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调治1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3个月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患者痛经的严重程度得到较好的缓解,疼痛的持续时间显著缩短,T1与T0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T2、T3期效果稳定,T1与T2、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到85.25%。【结论】阳宗易雷火灸调治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雷火灸;腧穴;COX痛经症状量表

正文


    目前中医治疗痛经多强调整体辨证论治,治疗方法涵盖针刺、中药、艾灸、穴位按摩等多种疗法单用或各种方法相结合,其中雷火灸法以从外治内为依据,而且操作安全简单、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有着诸多良好应用1]。但对于市场上雷火灸条所用药材及其配备参差不齐,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阳宗易雷火灸调治法调治本病的疗效,让简、验、便的雷火灸技术更加切合实际,从而推广临床调治,更好地解决临床患者的身心痛苦。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2010月~202311月期间在本院康复研究所及广东阳宗易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门店接受相关调治及遵循研究规定的6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其中:已婚12例,未婚51例,年龄 17~3521.28±4.65)岁,病程1~6年(2.96±1.59)。

    纳入标准:参照加拿大妇产科协会2005年制定的《原发性痛经临床指南》及中国针灸学会2014年发布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中度痛经患者,VAS评分40~80mm,持续3~6个月;年龄15岁~40岁,未育,月经周期规律:21~35天/3~8天;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目的治疗方法内容,同意记录痛经日记,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由西医诊断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导致的继发性痛经者;有盆腔或腹部手术史,有使用口服避孕药或子宫内的设备;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如中重度焦虑、抑郁,不适宜接受针刺治疗者患者;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如恶性肿瘤、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循环系统严重高血压、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等影响治疗方案实施者;试验前两周有使用止痛药、中药治疗等经历者;有针灸经历者;目前怀孕或在参与研究一年内计划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

    脱落标准:符合纳入标准进入试验的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愿继续临床试验,不能按规定完成所有记录内容的病例。

(二)调治方法

    1)使用阳宗易2号灸条(坤)施灸;2)患者取仰卧位,擦拭皮肤,保证皮肤清洁干爽,使用下腹部雷火灸具固定灸条后,加热灸至下腹部(气海、关元)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时间不少于10min;再用回旋灸法结合按揉局部灸血海、三阴交、地机等,同时通过辨证患者证型及体质,应用“调任督气血”(任脉常用中脘穴、神阙至关元穴,督脉常用腰骶部位,用雷火灸悬灸;兼用太溪、足三里、内关、太冲等穴),“五脏同调”(常用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穴)等方法,用手灸结合按揉局部。调治时间从月经前7~10天开始,1天1次,灸7次后休息3天,21次为1疗程。3)调治期间嘱患者戒食生冷油腻食物。

(三)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 观察指标本研究采用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评分较基线期的变化值,CMSS量表包括18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采用0~5级计分法,对症状的严重程度(0分:无;1分; 轻微不适症状; 2分;有较明显不适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 3分:有显著不适症状,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 4分:有严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及持续时间(0分:无;1分:持续时间<3小时;2分:持续时间3~7h;3分:持续时间7~24h;4分:持续>24h)分别计分。嘱患者在每个月经周期内痛经发作时均要求记录评分量表。首次阳宗易雷火灸调治前(T0)、调治期间行经周期来潮首日(T1)、调治后第1个行经周期来潮首日(T2)、调治后第3个行经周期来潮首日(T3)4 个时间点进行指标观察。

 2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调治1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痊愈:症状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

    显效:疼痛减轻,症状好转,连续3个月经周期不服用止疼药能够工作。

    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但维持时间不足3个月。

    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恶化:疼痛加重。

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63名研究对象有2人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其他研究对象均按要求接受调治及观察,调治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不同时间 CMSS 评分比较(见表1)

1:不同时间 CMSS 评分比较

例数(N

检测时间

严重程度

持续时间

61

T0

3.49±0.52

3.25±0.84

T1

     2.14±0.51①②③

     2.05±0.47①②③

T2

2.25±0.47

2.11±0.54

T3

2.27±0.46

2.13±0.53

注:与T0  与相比较P0.01,与T2与相比较P>0.05,与T3与相比较P>0.05.

(二)调治效果(见表2)

2:  调治效果np/%)

例数(N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恶化

总有效率

61

11(18.03)

25(40.98)

16(26.23)

9(14.75)

0(0.00)

52(85.25)

 

讨论

    原发性痛经属于中医“经行腹痛”的范畴,其描述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明代张景岳根据临床实践提出: “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在治疗上强调虚证疼痛的补益治疗。近年来关于雷火灸调治原发性痛经的文献报道逐年增加,其调治重点在于通过“温”、“补”、“通”调节人体阴阳,提升机体正气,疏通经络气血3雷火灸疗法通过最高可达240°的热辐射刺激,不仅涉及到表皮,还可影响到皮下和肌层,也可使脏器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液循环加快,通过“热力”打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因缺血引起的疼痛,并且在特殊的植物药物配合下再结合穴位治疗,治疗效果更强,见效速度更快4

    综上所述,阳宗易雷火灸通过“调任督气血”、“五脏同调”等方法,并在施灸时坚持手灸配合按揉手法为主,灸盒为辅,不仅能够解决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能整体调节机体自身机能,增强免疫力,保持效果稳定,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同道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魏子依,陈赞,秦元梅等. 雷火灸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3,38(12): 2411-241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2.

3]陈丹姗,邓慧明隔附子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治疗肾气亏损型痛经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2):235-239.

4]王华,陈林伟,袁成业等. 雷火灸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9):4204-4206

基金课题:2022广东省科技创新计划战略项目,项目编号:pdjh2022b1073

课题名称:阳宗易雷火灸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调治观察

基金课题: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ZK20002

课题名称:雷火灸整体调治痤疮的应用研究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