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李夏敏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030001

摘要

本研究围绕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展开深入探讨。颅脑损伤作为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颅脑损伤的基础知识及护理原则,进而详细阐述了神经外科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期的实践应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神经外科护理对患者康复速度、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并指出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本研究不仅为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提升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推动患者全面康复贡献了重要力量。


关键词

颅脑损伤;神经外科护理;康复效果;护理质量

正文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作为神经外科领域的常见问题,其发生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护理过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神经外科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速度和预后效果。[1]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实践,分析其对患者康复的积极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2]通过系统地梳理颅脑损伤的基础知识、护理原则及具体实践措施,本研究期望能够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3]本研究也将对神经外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持续进步。


 颅脑损伤基础知识及护理原则

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引起的脑组织损伤。这种损伤可能导致认知、情感、运动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科学、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章将介绍颅脑损伤的基础知识及相应的护理原则。

2.1 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复杂,主要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原发性损伤是外力直接导致的脑组织损伤,而继发性损伤则是在原发性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生化、生理和病理变化,如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这些变化可能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2.2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因损伤程度和部位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和病史询问。治疗原则主要是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实践

3.1 入院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护理工作的重点是迅速而准确地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护士应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进行全面评估,以初步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在此基础上,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液体的及时输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防止因呼吸道梗阻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在入院护理中,护士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颅内压变化。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脑疝等严重后果。因此,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并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3.2 围手术期护理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术前,护士应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检查,明确手术指征和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在备皮、备血等术前准备工作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术中,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传递器械、敷料等物品时,要做到准确无误、迅速及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术后,护士应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病情及注意事项。在术后监护中,护士应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等指标,以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神经外科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4.1 护理质量对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

神经外科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照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速康复进程。

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细致的病情观察、科学的护理计划制定以及精准的护理措施实施,患者的康复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可以确保患者始终处于最佳的康复状态。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护理质量对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我们对两组不同护理质量下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4]结果如表4-1所示,优质护理服务组的患者康复速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

4-1 护理质量对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对比

护理服务类型

平均康复时间(天)

康复速度提升百分比(%

常规护理服务

60

-

优质护理服务

45

25

4.2 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神经功能恢复是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核心目标之一。神经外科护理通过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如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干预等,有效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5]

早期康复训练是神经外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运动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可以刺激神经网络的重建,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心理护理干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为了量化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我们记录了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6]评分采用专业的神经功能评估量表,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恢复得越好。从表4-2中可以看出,优质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有了显著提升。

4-2 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时间段

平均神经功能评分

评分提升百分比(%

优质护理前

65

-

优质护理后

85

30.77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神经外科护理的实践效果与患者的康复速度密切相关,进一步印证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护理技术的创新,如智能化护理设备的应用,以及护理模式的优化,如个体化、全方位护理服务的推广。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是推动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外科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海兵. 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微循环和静脉循环的研究[D]. 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2] 习书晗. 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

[3] 刘立平,张华英,夏佳佳.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对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20):100-105.

[4] 于少英.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0-75.

[5] 王晓红.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施于颅脑损伤患者中对其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探究[J]. 双足与保健,2017(1):21-22.

[6] 孔冬梅. 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和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0):100-1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