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对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杨芸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15100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对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8月—2024年8月收治的7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取观察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做好各项数据记录工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尘肺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取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强化呼吸功能,对于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有着重大促进作用,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综合肺康复护理;尘肺病;生命质量;呼吸功能;影响

正文

尘肺病是一种职业病,患者在工作期间长时间吸入粉尘,粉尘大量潴留在肺部组织,最终对肺部组织的功能产生了不可逆的损伤。尘肺病患者的呼吸机能将会显著性下降,身心健康也受到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当前临床上针对尘肺病并无彻底有效的根治手段,治疗的核心目的就是控制肺组织出现弥漫性纤维化症状,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进而达到提升生存质量的目的。在临床治疗期间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是极有必要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其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8月—2024年8月收治的7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764.6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274.4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在患者入院之后,查看患者呼吸道是否保持畅通状态,加强病房温湿度管理控制,如果患者有咳嗽症状要及时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使其呼吸道处于湿润状态,帮助患者尽快将痰液排出。针对部分年龄较大,痰液黏稠,难以自然咳痰的患者则需要使用吸痰机进行吸痰处理。尘肺病患者夜间呼吸道症状将会出现明显的加重,因此可以鼓励患者在家中自备家用供氧设备,借助夜间持续性低流量氧气吸入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缺氧症状。护理时需要引导患者积极预防感冒等症状,在流感季节以居家为主,减少在公共场所停留时间,避免病菌感染对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日常要做好室内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在天气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提升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此外,护理时还应当积极面向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干预,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优先食用蛋白质高、维生素丰富且热量高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类食物的摄入量,避免影响呼吸功能受到影响。

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其具体干预措施如下:一是物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呼吸肌训练,在呼吸肌训练时配合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每次训练持续20分钟以上,每天实施相关治疗3次。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运动锻炼的方式方法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可以借助跑步机进行一系列下肢肌力训练活动,每次训练时间应当保证在30分钟以上,每隔1 天开展一次训练,训练前后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对训练负荷水平进行优化和调整。此外,还需要进行放松训练指导。训练时安排患者在闭眼状态下仰卧于床上,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做好放松训练,在每日的早起和睡前分别实施一次放松训练,每次训练时间在30分钟以上。最后,还可以借助振动排痰机在早餐、午餐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锻炼,锻炼过程中自肺下叶缓慢向上进行叩击,保证患者每个肺部达到覆盖状态,该环节要注意控制振动排痰机的振动频率,一般来说频率为每秒钟20—25次,每次实施时间应当在20分钟以上,每天一次实施一次锻炼。

二是中医康复。取患者的尺泽穴、丰隆穴以及天府穴进行针刺,采取交替进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刺穴位后留针30分钟,每天实施县管治疗1次。治疗时还可以选取大椎穴、天宗穴以及风门穴等位置对患者进行拔罐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治疗1次。与此同时,要选用揉、搓、滚等方法,对患者实施推拿治疗,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

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呼吸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生命质量的评价维度主要包含躯体体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

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躯体体征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日常生活能力

对照组

35

15.35±0.59

13.01±1.28

12.34±1.45

19.03±2.13

实验组

35

22.35±1.23

17.45±2.08

16.48±1.29

23.58±0.56

t


4.562

4.674

5.241

5.312

P


<0.05

<0.05

<0.05

<0.05

2、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2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率)

组别

FVC

FEV1.0

MVV

Spo2

对照组

35

2.56±0.14

1.68±0.32

63.63±1.59

92.36±2.13

实验组

35

3.38±0.17

2.75±0.61

70.28±1.53

98.13±1.24

t


4.453

4.531

4.563

5.421

P


<0.05

<0.05

<0.05

<0.05

三、讨论

尘肺病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肺部疾病,该疾病对于肺部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患病后患者的健康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并无有效的根治手段,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措施缓解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本研究主要针对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和分析,结合相关数据资料研究可以发现该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生命质量以及呼吸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加强对患者呼吸肌、肢体呼吸功能的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感,对于促进患者呼气-吸气时胸廓内压力与外压力有一定的干预作用。本研究针对常规护理措施以及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研究发现采取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躯体体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等均更加理想;与此同时患者呼吸功能的各项指标数据也更好,这些均从侧面说明了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是具有一定有效性的。

据相关研究表明,尘肺病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中,呼吸功能受损是一种典型症状,患者呼吸功能受损之后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一系列不良症状,运动耐受力下降,日常活动受限,生命质量也随之下降。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的呼吸运动功能进行改善,患者的肌肉协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释放,身心不良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治疗积极性显著性提升,这些显然对于患者的康复是极为有利的。

总之,针对尘肺病患者在护理干预时采取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改善患者的肺呼吸功能,其对于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临床上应当对相关治疗手段予以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孙菊,史士丽,宋玲波.探究应用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对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呼吸功能的提升作用[J].心理月刊,2021,16(18):145-146.

[2]马琳.康复护理在煤工尘肺患者康复效果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2):189-191.

[3]胡振兴,赵彤彤,郭婷婷,等.康复呼吸操训练在住院尘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华南预防医学,2020,46(06):675-677.

[4]田慧,刘春云,赖彩虹,等.综合肺康复护理干预对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59-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