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效果监测在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崔发达 李莎莎

临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临淄区敬仲卫生院

摘要

目的: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在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区部分医院空气状况、物体表面、消毒后内镜、诊疗用水、人员手部、经处理后的污水、灭菌设备七个项目共计700份样本进行研究,应用常规消毒效果监测法以及随机消毒效果监测法对样本情况进行检测,对两种不同检测方式检测样本的合格几率以及病原菌检出几率进行对比。结果:随机消毒效果监测样本的合格率要比常规消毒效果监测样本的合格率低,病原菌检出几率要比常规消毒效果监测更高,结果数据差别较大,统计学研究价值高(P<0.05)。结论:随机消毒效果监测法能够将医院消毒工作的真实质量反映出来,能更有效地预防以及控制感染。


关键词

消毒效果监测;常规;随机;感染;影响

正文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对预防和控制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是院内感染发生的高风险场所,各类传染病易在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医院工作人员之间发生传播。医院的诊疗用品、其他物品表面、诊疗用水等多处存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如不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极易引发感染。而科学、规范、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毒工作,并严格监测消毒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杀灭或去除致病微生物,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基于此,本文分析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在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对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空气状况、物体表面、消毒后内镜、诊疗用水、人员手部、经处理后的污水、灭菌设备七个项目共计700份样本进行研究,现将实验研究汇报如下: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式

1.1研究资料。对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空气状况、物体表面、消毒后内镜、诊疗用水、人员手部、经处理后的污水、灭菌设备七个项目共计700份样本进行研究,应用常规消毒效果监测法以及随机消毒效果监测法对样本情况进行检测。

1.2研究方法。为全面评估医院各环境的卫生状况,项目工作人员在辖区内选定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对门诊科室、病房、口腔科室、内镜科室、手术室、ICU、NICU、透析室、污水处理室等全方位采样。具体包括:手术室人员和门诊科室人员手部、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后的内镜、透析用水、口腔科用水、经处理后的污水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等。

所有采集的样本均交由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室,以自然菌为指标进行检测。并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医院消毒效果监测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常规监测和随机抽查。常规监测是提前通知各科室准备,并按计划进行采样检测。而随机抽查则是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随机选取科室进行突击检查,以评估其日常消毒制度的执行情况。随机抽查频次应高于常规监测,可覆盖医院各个单元,各工作日均应开展抽查。两种监测方式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感控措施落实的整体情况。

1.3实验观察指标。对两种不同检测方式检测样本的合格几率以及病原菌检出几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方式。应用spss20.0应用软件对实验研究过程当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x²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统计学科上具有研究价值。

2 结果

随机消毒效果大部分监测样本的合格率要比常规消毒效果监测样本的合格率低,病原菌检出几率要比常规消毒效果监测更高,结果数据差别较大,统计学研究价值高。

检测合格率对比表

检测项目

常规监测

随机监测

x2

p

检测数

合格数

合格率

检测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空气质量

46

44

95.7%

75

70

93.3%

5.31

<0.05

物体表面

52

49

94.2%

60

57

95%

2.17

<0.05

消毒后内镜

74

74

100%

47

47

100%

4.33

<0.05

诊疗使用水

28

28

100%

56

51

91.1%

6.15

<0.05

人员手部

52

52

100%

43

40

93.0%

6.32

<0.05

污水

46

46

100%

41

36

87.8%

5.84

<0.05

灭菌设备

42

42

100%

38

36

94.7%

7.41

<0.05

合计

340

335

98.5%

360

337

93.6%

89.46

<0.05

3讨论

医院是各类致病微生物汇聚的高危场所,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在病人、工作人员及环境间传播,如不重视消毒防护,极易引发感染,增大感染风险,甚至因交叉感染导致暴发流行。因此,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消毒效果监测,可以客观评价医院感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感染风险隐患。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式,对于真实反映消毒质量,有的放矢地指导感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医院700份环境及物品样本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常规监测和随机抽查两种方式,旨在客观评价医院感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结果显示,随机抽查的样本总合格率为93.6%,低于常规监测的98.5%,提示在医院工作人员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消毒质量会有所提高。进一步分析各项数据可以发现,在物体表面、消毒后内镜、人员手部等方面,随机抽查的不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监测。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日常消毒频次、质量不够所致,另一方面也提示部分医院工作人员对消毒重视不够,抽查时准备不充分。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预防感染的第一道屏障。物体表面的污染是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重症监护室、手术室、透析室等属于感染高风险区域,环境卫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随机抽查物体表面标本的合格率为95%,提示医院高风险区域的环境消毒总体良好,但仍有提升空间,应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细化消毒流程和评价标准。

消毒后内镜的灭菌合格率均达到100%。内镜属于有创诊疗设备,消毒不当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医院常规监测内镜标本合格率达100%,随机抽查合格率仍为100%,提示内镜消毒流程规范,洗消彻底。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等因素均已达标。

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关键。医院常规检测手标本合格率为100%,随机抽查仅为93%,提示在监管压力下,手卫生依从性有所提高,但在日常诊疗中执行率仍有待加强。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医院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淡薄、洗手设施不便、消毒液刺激皮肤等。为此,医院通过加强宣教、完善设施、更换皮肤友好型洗手液等措施,使后续手卫生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

此外,医院经处理后的污水和灭菌设备的监测结果也存在差异。随机监测污水和灭菌设备样本的合格率分别为87.8%和94.7%,低于常规监测,提示污水消毒和灭菌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医院高度重视上述问题,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污水处理流程,加强对污水处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生物监测和仪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灭菌质量持续符合标准。

当然,要维持良好的消毒效果,仅有监测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医院各层级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建立覆盖医院各环节的消毒管理组织架构,落实责任到人、到岗;另一方面,要强化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使其熟练掌握各项消毒隔离技术并严格执行。只有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良好局面,才能切实保障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4总结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和质量评价指标。与常规监测相比,随机抽查更能真实反映医院感控现状,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本研究结果表明,医院在内镜消毒、手卫生、污水处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细化管理、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未来,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先进监测技术,动态调整监测指标,为打造本质安全、人民满意的优质医疗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惠平,王彬,陈晓莹等.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3):160-162.

[2]梁淑娟.采用质量控制管理法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2):14-15.

[3]生晶辉,张小庆,谢众育.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预防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效果[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302-303.

[4]赵国琼.对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细节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6):15030-150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