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桑启会

苏州市立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试验组(31例;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30例(96.77%)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3例(74.19%),差异显著(c2=4.679;P=0.031)。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选择手术室护理效果明显,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康复情况良好,舒适度提高,护理效果更好。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满意度;术后康复情况;舒适度

正文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它主要是通过清洁髋臼、更换人工髋臼或替换股骨柄等方式,可快速去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达到治疗目的。手术室护理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手术效果,保证手术安全;它的出现可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给予患者人文关怀,贯穿围术期,提高护理水平,保证预后[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1月~202312月本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569岁,平均(52.00±5.67)岁;试验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668岁,平均(52.00±5.3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了解所有患者的信息,在术前1d告知患者检查项目、注意事项、禁食禁饮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当天,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影像资料等,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监测患者体征,有问题及时告知医生,作出正确处理;术后,护理人员关闭手术设备,清点器械与其他医疗用具,将患者送往麻醉恢复室,保证其生命安全。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1)成立小组:成立手术室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一职科室内护理人员统一培训,内容为手术室优质护理、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通过方可成为组员,不通过者继续学习,直至通过,未通过者不能上岗,是否成为组员与绩效相挂钩,督促进步。(2)手术室护理实施:术前1d: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知识,还应该介绍主刀医生,展示过往恢复良好的病例,利用模型、PPT等方式,让患者直观地掌握手术流程,获知术后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好心理准备,完成后,鼓励患者提问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解答,同时结合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评估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抚,确保患者以平和心态面对手术术前0.5h:护理人员提前调节手术室内温湿度,温度为26℃左右,湿度为55%60%,与患者交谈,再次核对,讲述核对的重要性,确保信息无误。术中护理:麻醉后,在患者骨突出部位铺垫软垫,非手术部位放置一次性保温毯,做好保暖,预防低体温症,根据手术进程调整光源亮度,保证术中光线充足、适宜。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让患者从服务态度、专业技能、技术操作、仪容仪表4维度出发评价护理满意度,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9~10分为非常满意,6~8分为一般满意,<6分为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体温症、血栓形成、感染。术后康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使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96-100分为较舒适,86-95分为舒适,76-85分为不舒适,≤75分为极不舒适。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8.0,其中计量资料(术后康复情况、舒适度)采取(±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百分比[n(%)]表示,c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1  比较护理满意度[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n

一般满意(n

不满意(n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1

15

8

8

74.19

试验组

31

21

9

1

96.77

c2

-

-

-

-

4.679

P

-

-

-

-

0.03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低体温症为1例(3.23%),其余并发症未发生,试验组为0例(0.00%),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

2.3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试验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  比较术后康复情况(±s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h

首次排便时间(h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31

24.63±1.45

29.06±1.43

12.56±2.15

5.33±0.46

试验组

31

20.54±1.63

25.35±1.23

10.24±2.03

4.51±0.12

t

-

10.438

10.951

4.368

9.604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4两组舒适度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更高(P0.05)。

3  比较舒适度评分±s分)

组别

生理

心理

社会文化

环境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31

66.49±4.45

86.03±3.28*

64.45±3.22

84.34±3.19*

65.84±2.46

83.42±3.37*

65.17±2.19

85.17±3.07*

试验组(n=31

66.38±4.23

90.45±2.20*

64.90±3.32

90.64±2.25*

65.76±2.84

91.29±2.34*

65.37±2.28

91.26±2.18*

t

0.100

6.231

0.542

8.986

0.119

10.680

0.352

9.005

P

0.921

0.001 

0.590

0.001 

0.906

0.001 

0.726

0.001 

注:与同组护理前对比,*P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救治患者的重要医疗场所,专门为患者提供各种手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其中一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减轻不适感,维持关节稳定,优势较多,适用范围广[4-5]。在围术期,患者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甚至是不当行为,容易影响预后,为此,需要加强围术期护理[6]

常规护理按流程给予各项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依赖固定的流程与护理原则,无法从患者心理方面入手,护理效果不佳。手术室护理成立专门的手术室护理小组,通过培训、考核,可以稳定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术前,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获取更多的医疗知识,同时给予心理安慰,结合患者状态调整沟通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手术配合度。在患者到达手术室前,护理人员为其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核对时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感受到专业性,获得安全感,因此,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良好的术前心理准备和术中精细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期间的舒适度,减少因情绪或认知对术后效果的影响,可促进康复,因此,试验组术后康复情况更好,舒适度更高P0.05)。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为0.00%%,因此,证实手术室护理实用性更强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效果优秀,可尝试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萍,张燕,黄蓓蓓.手术室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6):85-87.

[2]贾妍,何红兰.手术室护理配合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呼吸频率及血压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6):2501-2503.

[3]马雅静.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06):106-108.

[4]刘洋.手术室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9):158-160.

[5]王珊珊.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10):1544-1547.

[6]崔梦婉,李卫敏.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康复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2,46(15):1892-18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