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的发展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发展实践;
正文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各种医疗设备、药物和治疗方法逐渐出现,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需要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间寻求平衡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逐渐发展和实践。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的发展历程
1.1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阶段
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0年以前,中医和西医都属于传统医学,此时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中西医结合,两者相互学习、借鉴,使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互结合;第二个阶段是1960年到1985年,该阶段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形式是中西医结合;第三个阶段是1985年到现在,该时期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形式为中西医结合。在这期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此时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开始应用到临床护理中。
1.2 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是将西医护理和中医护理相结合,其优势在于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从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例如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肿瘤上具有较好的疗效。此外,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还可以通过对中医适宜技术的合理应用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模式
2.1 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模式
西医和中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虽然二者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两种医学体系存在着不同之处,所以在临床护理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实践模式。在此模式下,既能够保持西医和中医各自的优点,也能够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在这种理论模式下,西医和中医就像两个独立的个体一样,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
2.2 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模式
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临床工作中,临床护理工作是中西医结合模式应用的重点内容。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时,要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发病原因,明确患者疾病的治疗重点;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制定合适的中医护理方案,合理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工作中,中医护理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中医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
2.3 中西医结合的评价指标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疗效评价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在基础治疗方面,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并进行相关的中医辨证,如痰热壅肺证、痰瘀互结证等;在基础护理方面,以中西医结合护理为主,如中医特色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安全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并发症护理方面,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并做好记录。
三、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3.1 中西医结合在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对人体的药理作用相对较为温和,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也较小;(2)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不需要对患者采取输液或使用西药等方式进行治疗,既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身体负担,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医院的治疗成本;(4)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 中西医结合在健康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在健康管理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预防是健康管理的首要环节,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可以使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增强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护理;二是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起居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3.3 中西医结合在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在康复护理中,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护理工作任务较重,为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在实际的康复护理中,医护人员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护理相结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例如: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需求,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研究发现:传统康复方法不能满足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同时也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等。
四、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护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4.1 中西医结合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临床护理中,中西医结合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治疗效果。有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效果,比如患者的体质、病情的复杂程度、医生和护士的配合等。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式。在很多疾病中,都是以西医为主,如果盲目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那么就会导致效果不佳。最后,在临床护理中,很多人对中西医结合不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只要选择一个好的药物和护理方案就可以了,而没有选择中西医结合来进行治疗和护理。
4.3 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护理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中医和西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同时,中医和西医在临床中不是相互对立、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可以把中医和西医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沈翠珍,沈勤,李玲,等.临床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实验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74-75.
[2]丁爱萍,罗艳荣,张惠玲,等.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216-218.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3.135.
[3]徐秀琴,周微.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2):149-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