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探讨急性肠胃炎与急性心梗的鉴别诊断与药物治疗
摘要
关键词
急性肠胃炎,急性心梗,鉴别诊断,用药原则,预防措施
正文
一、急性胃肠炎与急性心梗鉴别诊断要点
1.1 病因差异
n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由于饮食不规律,饮食不洁,辛辣刺激等胃粘膜受到刺激及感染引起的。
n 而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通常有一些基础疾患,如“三高”等,在这些疾病的基础上,加上气候、心情的变化,比如寒冷导致血管收缩,高温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有关,且可能伴随出冷汗、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晕厥或休克。
1.2 临床表现差异
n 急性肠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常伴随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部位多在剑突下或上腹部,呈绞痛或酸痛,一般无剧烈疼痛者不伴随冷汗,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急性肠胃炎常见于急性胃炎、胃溃疡、胃扩张或穿孔等疾病。
n 急性心梗:典型症状为胸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呼吸困难、出汗异常(大汗)、濒死感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据统计,大概有30%的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时会表现出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就会导致医生将其误诊为急性肠胃炎,从而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心电图检查常出现异常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
1.3 鉴别诊断要点
n 疼痛部位:急性肠胃炎的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而急性心梗的疼痛可放射至多个部位,特别是胸骨中下2/3处。
n 疼痛性质:急性肠胃炎的腹痛多为钝痛、胀痛或阵发性绞痛;而急性心梗则为压榨性疼痛,更为剧烈。
n 伴随症状:急性肠胃炎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而急性心梗常伴随胸闷、晕厥、出冷汗等全身症状。
n 缓解方式:急性肠胃炎可能通过服用胃药、止痛药、热敷等方式得到缓解;而急性心梗则无法通过这些方式缓解。
n 心电图检查:急性肠胃炎患者的心电图检查一般无异常;而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常出现异常改变。
1.4 辅助检查要点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行以下辅助检查:
n 心电图:是鉴别急性心梗的重要工具,可显示心肌缺血或梗死的特征性改变。
n 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I/TnT)等,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n 超声检查:如心脏彩超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n 胃镜检查:对于疑似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可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胃黏膜病变情况。
二、急性肠胃炎与急性心梗的用药原则
2.1治疗方式不同
n 心肌梗死引起的胃痛要以治疗心脏疾患为主,使堵塞的冠状动脉尽快再通,恢复心肌供血,不以治疗胃痛为终极目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吗啡片或哌替啶等镇痛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溶栓、放置支架及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治疗。
n 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肠胃炎可以遵医嘱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颠茄片、硫糖铝口服混悬液、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对症治疗。
2.2急性肠胃炎的用药原则
对于急性肠胃炎,首先要明确病因,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包括:
n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可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n 补液治疗:对于轻度脱水的患者,可口服补液盐溶液(Ⅱ/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重度脱水者需静脉输液治疗。
n 抗感染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
n 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n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作用机制更为强大,可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是治疗急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常用药物。
n 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去除诱因,如避免着凉、进食刺激性食物或饮酒等。若发生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手术治疗。
2.3 急性心梗的用药原则
急性心梗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心肌梗死的扩大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具体用药包括:
n 缓解疼痛:可选用吗啡或哌替啶等镇痛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n 抗血小板治疗:选用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加氢氯比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n 抗凝治疗:可选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对于合并房颤的患者,可长期口服华法林、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等药物。
n 再灌注心肌治疗:在患者就诊后的30分钟内实施再灌注治疗是关键,常用药物包括溶栓剂如阿替普酶或尿激酶。若条件允许,应尽早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预防措施
3.1 急性肠胃炎的预防
n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受污染的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和餐具的清洁消毒。
n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n 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3.2 急性心梗的预防
n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n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n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四、结论与建议
急性肠胃炎与急性心梗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疾病,在鉴别诊断和用药上需严格区分。通过了解两者的病因、症状及鉴别诊断要点,可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也是减少这两种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希望本文能够为公众提供有益的科普知识,提高大家对急性肠胃炎和急性心梗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