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预防院内感染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护理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预防;院内感染;影响
正文
消毒供应中心(CSSD)属于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医院内所有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治疗安全,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作用[1]。在当今医疗环境中,院内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与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医疗纠纷,损害医院声誉。因此,如何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护理质量控制通过对CSSD护理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督,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或消除潜在的感染风险[2]。为深入研究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预防院内感染的影响,本文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对照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对18名工作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共接收28000包医疗器械和物品,将该阶段作为实施前阶段;2024年1月-2024年7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对18名工作人员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共接收28000包医疗器械和物品,将该阶段作为实施后阶段。18名工作人员包括男性8名,女性10名,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3.56±4.78)岁。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同一批,且接收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种类、材质相同。
1.2 方法
实施前: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对18名工作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护理工作,为工作人员发放相关操作流程及操作要求手册等。
实施后:2024年1月-2024年7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对18名工作人员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强化环境管理: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联合医院感染科室、人事部门成立卫生巡查小组,并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心清洁计划,包括清洁的频率、清洁区域和清洁剂的使用种类、使用要求等,落实责任制,确保地面、墙面和设施,都能得到有效清洁。消毒中心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如体温检测、呼吸道症状筛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3]。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疫情等紧急情况。(2)强化个人防护装备的规范使用:消毒中心应选择适合工作环境和防护需求的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将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说明打印出来,并张贴在个人防护装备放置区域的醒目位置,指定专人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数量、功能状态,保障个人防护装备充足并时刻处于正常状态,以防止装备损坏或失效导致的感染风险[4]。明确要求工作人员在接触污染物品或进行高风险操作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完毕后,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洗手和消毒,以降低手部污染的风险。针对不执行者或者执行不到位者,对其进行警告,并停岗学习。(3)强化物品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管理:小组对中心原有的医疗器械与物品护理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对相关制度及操作规范进行完善、优化,明确消毒灭菌标准,对回收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分类,如果回收物品为带有传染性疾病的物品应设置单独放置区域,并用标签标明,清洗、消毒后,由专人对其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再进行分类管理[5]。同时,还应根据污染程度制定不同的清洗和消毒方法,以提高清洗消毒效果。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其符合医疗设备的包装要求,如对于精密手术器械,使用医用无纺布或医用纸塑袋进行包装,以确保其不受损坏。根据设备的大小和重量,合理控制包装的重量。定期检查包装的完整性,确保没有破损或泄漏。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每个包装的详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数量、包装日期、有效期等。(6)人员培训与考核:将中心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范、操作要求、合格标准、感染控制知识、新引入器械的构成及相关清洗、消毒操作等分成不同章节通过医院的学习平台进行发布,并在每个章节设定课后习题,每周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每月末组织员工进行考核,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并遵守相应操作规则。(7)监测与反馈:建立感染控制监测体系,定期检测环境、物品及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改进。(8)持续改进:基于监测数据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流程,持续提升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消毒中心相应工作合格率。对比内容包括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
(2)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空气培养卫生、物体表面卫生、工作人员手部卫生。
(3)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临床科室满意度。采用本中心自拟的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及物品使用满意情况调查问卷,选取本院临床科室4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分,调查结果分为满意(86-100分)、一般满意(71-85分)、不满意(< 70分)。护理总满意=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运用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
2 结果
2.1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消毒中心相应工作合格率
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清洗合格率、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消毒中心相应工作合格率[n(%)] | ||||
组别 | n | 清洗合格率 | 灭菌合格率 | 包装合格率 |
实施前 | 28000 | 27980(99.93%) | 27985(99.95%) | 27984(99.94%) |
实施后 | 28000 | 27998(99.99%) | 27998(99.98%) | 27998(99.99%) |
x2 | / | 14.733 | 9.944 | 10.892 |
P | / | 0.000 | 0.000 | 0.001 |
2.2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
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 [n(%)] | |||||
组别 | n | 空气培 养卫生 | 物体表 面卫生 | 工作人员 | 发生率 |
实施前 | 18 | 2 | 3 | 1 | 6(33.33%) |
实施后 | 18 | 0 | 1 | 0 | 1(5.56%) |
x2 | / | / | / | / | 4.434 |
P | / | / | / | / | 0.035 |
2.3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临床科室满意度
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临床科室对手术器械及物品使用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3。
表3 对比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临床科室满意度[n(%)] | |||||
组别 | n | 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n(%) |
实施前 | 40 | 34 | 5 | 1 | 39(97.50%) |
实施后 | 40 | 23 | 10 | 7 | 33(82.50%) |
x2 | / | / | / | / | 5.000 |
P | / | / | / | / | 0.025 |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重要的部门,其主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及储存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其运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与患者预后。消毒供应中心以往采用的常规护理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1)管理机制不完善;(2)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3)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4)监控和检测缺少有效性;(5)缺乏应急预案[6]。因此,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
质量控制注重细节管理和持续改进,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7]。为提高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本文对我院消毒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清洗合格率、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护理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消毒供应中心制定更为标准、明确的清洗、灭菌和包装流程与操作规范,并定期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个人专业能力,并落实责任制,增强其岗位责任感,减少人为因素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提高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同时,本次管理中,还建立质量监测体系,不定期对手术器械及物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这也是清洗、灭菌和包装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8]。在研究中,对护理质量控制前后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结果显示,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这是因为随着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清洗、灭菌和包装质量明显提高,且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如强化环境管理、个人防护管理等,有效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风险[9]。与此同时,加强员工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识别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点。而持续的质量监测和改进,能够帮助消毒中心保持高水平的质量控制,并持续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此外,本次还对临床科室开展有关消毒中心提供的手术器械及物品使用满意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这是由于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和配送等环节都达到了更高的质量标准,满足了临床科室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进而促使满意度提升[10]。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器械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临床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娅莉.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3 (4): 182-183.
[2]张细菊.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19 (2): 12-13.
[3]安培培, 李方.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临床预防措施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 49 (01): 182-183.
[4]宋芮. 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分析[J]. 现代医院管理, 2022, 20 (6): 23-25.
[5]耿慧. 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及院内感染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21, 37 (19): 188-189.
[6]孟禅. 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达标率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 28 (3): 289-290.
[7]吴素萍. 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达标中的应用价值[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 37 (2): 192-195.
[8]周丽芳.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改进对院感的控制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 (11): 1322-1322.
[9]刘春敏, 李泳君, 张爱芳, 等. 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 (4): 163-165.
[10]范瑞娟, 敖丽冰, 白少娃.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 26 (5): 553-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