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刮痧加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疲劳的疗效观察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张新庆 孟肖 李璐 王书明 张永智 张彦波 史志刚

衡水市中医医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

目的:探究辨证刮痧加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疲劳的效果。方法:将衡水市中医医院内五(肿瘤科病)科癌性疲劳的住院患者100例(2020年8月31日~2023年08月31日)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辨证刮痧治疗。对比疗效、癌性疲劳程度、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癌性疲劳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刮痧加补中益气汤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癌性疲劳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性疲劳;补中益气汤;刮痧;疗效;免疫功能

正文


现如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发生较大改变,癌症发病率有所提升,患癌患者数量多,虽然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病情发展,减轻癌症症状,但是仍然有一些患者备受并发症的折磨,身心俱疲[1]。癌性疲劳是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关资料显示大约80%的癌症患者出现过癌性疲劳,以持续存在的疲倦、劳累感为主要表现,是癌症患者的主观感受,对患者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会加速肿瘤进展[2]。癌性疲劳的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疾病痛苦、延缓肿瘤进展有重要意义。中医将癌性疲劳纳入“劳损”“虚劳”范畴,在病症方面有大量经验,通过中医药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3]。中医药可以降低化疗对患者造成的毒副反应,保护肾功能、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4]。刮痧则可以帮助癌症患者缓解癌性疲劳,提高免疫力,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等[5]。本次研究对辨证刮痧加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疲劳的疗效进行探究,能够为癌性疲劳的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衡水市中医医院内五(肿瘤科病)科癌性疲劳的住院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0-85(62.54±4.15)岁;肺癌10例、胃癌13例、直肠癌10例、乳腺癌11例、肝癌6例;体质指数19.5-24.7(22.45±1.02)kg/㎡。研究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0-85(62.58±4.11)岁;肺癌12例、胃癌12例、直肠癌11例、乳腺癌10例、肝癌5例;体质指数19.4-24.8(22.42±1.09)kg/㎡。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病理检查确诊为癌症,符合癌性疲劳诊断;(2)精神、认知均良好;(3)对研究全部内容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急性扭伤、骨折、疼痛部门禁止刮痧;(3)肝功能、肾功能不全者;(4)传染性皮肤病患者;(5)体表有疖肿破溃、痈疮、斑疹、不明原因包块;(6)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7)孕产妇腹部、腰骶部也禁用刮痧。

1.3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方剂组成:黄芪15g、人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g、大枣6枚。药物混合后加入适量水煎煮,留取300mL药液,早、晚各服用150mL。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2研究组

    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舌苔脉象,四诊合参,对患者采取辨证刮痧治疗。对肿瘤患者癌性疲劳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选择不同的经络实施刮痧。(1)气虚型患者选择双侧膀胱经为刮痧主经,配经:上肢的肺经、下肢的肾经。刮痧手法为平补平泻法,三次进行一次刮痧。(2)血虚型:主经:脾经、胃经。配经:肝经。应用平补平泻法,三天治疗一次。(3)阴虚型:主经:双侧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配经:肺经。手法:平补平泻法,三天一次。(4)阳虚型:主经:督脉。配经:双侧膀胱经。手法:平补平泻法,三天一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

1.4观察指标

1)疗效:显效:患者治疗1个月后,NCCN指南评分量表减分>70%。有效:NCCN指南评分量表减少30%-70%。无效:NCCN指南评分量表减分<30%。疗效=(显效+有效)/例数×100%。

2)癌性疲劳程度:使用NCCN指南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癌性疲劳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①没有或轻度乏力:0-3分;②中度乏力:4-6分;③重度乏力:7-10分。

3)免疫功能:治疗前、治疗1个月,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mL。测定CD3+CD4+水平。

4)生活质量:治疗前、治疗1个月应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从生理、躯体、情感、社会维度评价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0-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正相关性。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获取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一)±s)通过t检验用于统计分析数据差异。χ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n、%)的差异统计分析。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组间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临床疗效[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疗效

研究组n=50)

39(78.00)

9(18.00)

2(4.00)

48(96.00)

对照组(n=50)

31(62.00)

10(20.00)

9(18.00)

41(82.00)

χ2

/

/

/

5.005

P

/

/

/

0.025

2.2癌性疲劳程度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CCN指南评分量表分值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癌性疲劳程度(x(一)±s)


NCCN指南评分量表(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n=50)

5.15±0.45

2.05±0.15a

对照组

n=50)

5.13±0.46

3.25±0.27a

t

0.220

27.472

P

0.827

0.001

注:组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a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免疫功能指标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免疫功能指标(x(一)±s)


CD3+%)

CD4+%)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n=50)

55.24±3.05

64.24±2.45a

28.54±1.15

38.78±2.15a

对照组

n=50)

55.22±3.06

60.18±2.38a

28.55±1.13

32.48±1.78a

t

0.033

8.405

0.044

15.960

P

0.974

0.001

0.965

0.001

注:组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a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4 生活质量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 生活质量(x(一)±s,分)


生理

躯体

情感

社会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n=50)

68.87±5.45

90.24±2.15a

69.54±3.35

90.65±3.08a

70.45±2.35

90.57±2.35a

70.24±2.08

90.54±2.78a

对照组

n=50)

68.88±5.43

85.35±2.78a

69.55±3.32

84.28±2.68a

70.44±2.36

86.05±2.15a

70.22±2.06

84.08±1.78a

t

0.009

9.839

0.015

11.032

0.021

10.035

0.048

13.838

P

0.993

0.001

0.988

0.001

0.983

0.001

0.962

0.001

注:组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a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癌症是一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人们“谈癌色变”,对癌症恐惧、担忧,容易产生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下降[6]。癌性疲劳又称肿瘤疲劳综合征,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肿瘤能够分泌生长因子抑制剂,肿瘤生长得到促进,对正常的细胞造成大量消耗,同时会抑制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疲倦[7]。肿瘤疾病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肿瘤不断生长容易引起贫血、营养不良,使得患者疲劳感觉加重。另外,肿瘤患者缺少医学知识,对癌症不了解,出现恐惧心理,担忧病情,心理负担重。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化疗毒副作用等也会对患者生理功能形成直接影响,加重疲倦感觉[8]。癌性疲劳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通过缓解疲劳可以提高患者诊疗的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针对癌性疲劳的治疗经常采用中医药方案,通过针刺、中药、刮痧等方式可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对患者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能够获得缓解疲乏的作用。方中黄芪的主要作用是补中益气,患者用药后能够升阳固表,是君药。人参、白术、甘草在方中的主要作用是补益脾胃,作为臣药。当归可以补血和营,陈皮能够对患者气机进行调理,作为佐药。升麻、柴胡在方中与人参及黄芪搭配使用,能够升举清阳。药物合用下可以补益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但是,中药方剂使用以后见效慢,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疲乏,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刮痧在中医领域中是一种外治方法,具有多年历史,源远流长,其依靠脏腑经络学说及气血阴阳学说,在诸多疾病治疗中均有应用,并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9]。对患者进行刮痧治疗的时候,利用经络效应、中医辨证原理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发挥双重治疗特性,对患者局部的经络有疏通作用,可以对患者全身经气予以激发,缓解疲倦。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癌性疲劳程度小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比对照组好。原因是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确定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经络对患者实施刮痧,可以刺激相应的经络进行气血调节,增强免疫功能[10]。刮痧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并且容易掌握、使用灵活,容易被患者接受。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量表得分比对照组多。原因是对患者使用中药、进行刮痧的过程中,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调节,有效缓解的疲倦感,降低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不足之处是样本数量少,并且没有考虑患者其他疾病、疾病认知情况等造成的身体疲倦、心理问题。后续研究需要增加样本数量,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分组,获得更多数据支持本次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癌性疲劳患者治疗中采取辨证刮痧与补中益气汤联合方案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疲劳感觉,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韦晶雅,李凯.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32(24):54-57.

[2]马岩,葛莹,韩今华,等.癌性疲乏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7):3081-3085.

[3]张永强,侯玲,丰纪明.督灸治疗癌症晚期脾肾气虚型患者化疗后癌性疲劳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02):232-235.

[4]赵云彦,李岩,冯宗妹,等.解郁除乏汤联合针灸对乳腺癌化疗后癌性疲劳患者SAS、SDS和FACT-F评分及血清CRP、IL-6和sTNF-R1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11):1305-1308.

[5]张新庆,孟肖.补中益气汤联合辨证刮痧对乳腺癌术后癌性疲劳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06):1155-1158+1163.

[6]金铭.10.6μm激光灸治疗乳腺癌癌性疲劳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21.

[7]谢晶军,孙琦,李金霞.灵龟八法治疗癌性疲劳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21,40(12):1385-1388.

[8]张新庆,张永智.补中益气汤联合辨证刮痧治疗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劳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08):1100-1104.

[9]刘书红,赵亚楠,霍晶晶,等.通阳散结刮灸疗法治疗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研究[J].中医药通报,2022,21(09):31-34.

[10]苏雅,夏黎明,张东伟,等.刮痧治疗肝气郁结型乳腺癌癌因性疲乏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1):124-1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