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皿治林和派瑞松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高敏

山东省泗水县皮肤病防治站 山东 济宁 273200

摘要

目的:探讨皿治林(Mizolastine)与派瑞松(Pevisone)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皿治林10mg口服,每日一次,联合派瑞松乳膏适量外用,每日早晚各一次;对照组仅给予派瑞松乳膏相同用法用量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 t=2.456)。在症状缓解时间上,实验组平均为7.21±1.54天,较对照组的10.32±2.10天显著缩短(P=0.002, t=3.789)。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10.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²=0.213)。随访2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 X²=4.043)。结论:皿治林联合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较单一使用派瑞松能更有效地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正文


0 前言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作为皮肤科领域的一类常见且棘手的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及临床医生[1]。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多样的临床表现以及较高的复发率,使得这类疾病的治疗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认识逐渐加深,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联合用药作为一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的策略,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皿治林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以其强效的抗过敏和抗炎作用在皮肤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派瑞松作为一种复方制剂,其独特的成分组合使得它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时能够发挥多方面的治疗作用[2]。将两者联合使用,有望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皿治林联合派瑞松与单一使用派瑞松的治疗效果,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我院皮肤科确诊的60例皮炎湿疹患者,实验组男性患者16例,占比53.33%;女性患者14例,占比46.67%。患者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62岁,平均年龄为41.50±12.34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为1.65±0.87年。包括急性湿疹12例,亚急性湿疹10例,慢性湿疹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占比50.00%;女性患者15例,占比50.00%。患者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63岁,平均年龄为40.80±11.98岁。年龄分布与实验组相似,无显著差异。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4年8个月,平均病程为1.72±0.91年。急性湿疹11例,亚急性湿疹11例,慢性湿疹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皮炎湿疹诊断标准;近期未接受过类似药物治疗;无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

1.3 方法

实验组:(1)口服药物:皿治林(Mizolastine),患者每日口服皿治林10mg,一次服用,建议在晚餐后或睡前服用,以减少可能的嗜睡副作用。若患者症状严重或体重超过标准较多,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2)外用药物:派瑞松乳膏(Pevisone Cream),患者需将适量派瑞松乳膏涂抹于患处皮肤,轻轻按摩片刻以促进药物吸收。每日使用两次,分别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进行。涂抹时应确保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接触。(3)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患处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感染。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皮肤恢复健康。用药期间,患者应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症状持续加重,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仅包括外用派瑞松乳膏,即每日两次,涂抹于患处皮肤,并轻轻按摩片刻。

1.4 观察指标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2个月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 t=2.456)。

1:治疗总有效率n,%

组别

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

93.33 (28/30)

对照组

76.67 (23/30)

t

2.456

P值

0.031

2.2症状缓解时间

在症状缓解时间上,实验组平均为7.21±1.54天,较对照组的10.32±2.10天显著缩短(P=0.002, t=3.789)。

2:症状缓解时间(x̄±s)

组别

症状缓解时间(天,x̄±s)

实验组

7.21±1.54

对照组

10.32±2.10

t

3.789

P值

0.002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

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10.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²=0.213)。随访2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 X²=4.043)。

3: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n,%)

组别

不良反应发生率(%)

复发率(%)

实验组

6.67 (2/30)

3.33 (1/30)

对照组

10.00 (3/30)

16.67 (5/30)

0.213

0.045

P值

>0.05

4.043

 

3. 讨论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作为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多个方面。这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皮肤健康,还常伴随剧烈的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手段,如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但单一治疗方法的疗效往往有限,且存在复发率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3]。近年来,随着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联合用药逐渐成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重要策略。皿治林(Mizolastine),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药理机制在抗过敏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与传统的抗组胺药物相比,皿治林不仅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亲和力,能够精准地阻断H1受体,从而有效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减少由此引发的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及平滑肌痉挛等过敏反应,而且其镇静作用相对较弱,减少了患者因嗜睡等副作用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这种强效的抗过敏特性,使得皿治林在迅速缓解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因过敏反应导致的皮肤瘙痒、红肿、灼热等不适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派瑞松(Pevisone)作为一种精心设计的复方制剂,其成分中融合了糖皮质激素与抗真菌药物的双重力量。糖皮质激素以其强大的抗炎、抗免疫及抗过敏作用著称,能够迅速穿透皮肤屏障,作用于病灶部位,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从而有效控制皮肤炎症的进展。抗真菌药物的加入,使得派瑞松在应对由真菌感染或继发感染引发的皮肤问题时,同样表现出色,有效促进了皮损的愈合过程。将皿治林与派瑞松联合使用,不仅实现了抗过敏与抗炎的双重治疗目标,还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治疗效果。具体而言,皿治林快速阻断过敏反应,为派瑞松的深入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派瑞松则在控制局部症状、促进皮损愈合的同时,也帮助减轻了因炎症反应加剧而可能引发的过敏症状。这种协同作用不仅加速了病情的好转,还有助于减少因病情反复而导致的复发风险。联合用药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一药物使用时的剂量和频率,从而降低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风险。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而皿治林的加入可能通过其抗过敏作用,减少了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进而减轻了这些潜在风险。

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实验组患者达到了93.33%的显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这一结果强烈支持了皿治林联合派瑞松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优越性。皿治林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其强效的抗过敏和抗炎作用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5]。它能够迅速阻断H1受体,减少组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有效缓解皮肤炎症反应。而派瑞松作为一种复方制剂,结合了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的双重优势,能够迅速控制局部症状,促进皮损愈合。两者的联合使用,不仅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还产生了良好的协同作用,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实验组患者平均仅需7.21天即可观察到明显的症状改善,而对照组则需要10.32天。这一差异进一步证明了联合用药在加速病情好转方面的优势。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快速缓解症状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6]。皿治林联合派瑞松在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显示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实验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0.00%,虽然实验组略低,但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皿治林联合派瑞松治疗方案在安全性上是可靠的。然而,仍需注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潜在风险,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的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7]

复发率是衡量治疗效果持久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随访2个月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联合用药在减少复发方面的优势,也提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治疗不彻底、诱因未去除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药物外,还应注重患者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识别并避免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本研究还为理解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虽然临床表现多样,但其发病机制往往涉及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皿治林和派瑞松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干预这些病理过程,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8]。这一发现为未来开发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综上所述,皿治林联合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兵.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皿治林和派瑞松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6):156.

[2]黄翠评.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皿治林和派瑞松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 医药前沿,2016,6(15):213-214.

[3]李剑敏.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效果初探[J]. 养生保健指南,2017(22):46.

[4]景泽凡,袁隆,苗力才,等.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研究[J]. 科学养生,2020,23(2):294.

[5]李晓琴. 氯雷他定与派瑞松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2018,40(3):435-436.

[6]肖潇. 硝酸益康唑与曲安奈德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观察[J]. 北方药学,2020,17(7):95-96.

[7]张丽荣.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变微生物学检测及其对派瑞松霜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8):202.

[8]于海波,乔艳春. 派瑞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2):105-105,1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