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陶家元

石阡县人民医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我们选择了某牙科医院2021年至2022年接受口腔修复的100名患者作为样本,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一组有50例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进行口腔修复,实验组采用二氧化锆进行口腔修复。全体患者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治疗满意度。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无明显差异,并且P值大于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要强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同时实验组具有更高的治疗满意度,P值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发展与推广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新型生物材料;二氧化锆;口腔修复;应用前景;效果分析

正文


口腔修复是通过各种技术和材料,对牙齿缺损、畸形、缺失及其他相关口腔结构进行修复和重建的学科其主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美观以及口腔健康。在口腔修复中,通常采用的金属修复体在长时间使用中易引发牙体变色崩裂等问题,影响整体效果[1]近年来,二氧化锆修复体在临床口腔修复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临床中用于口腔修复的新型材料,其在拥有良好机械性的同时,具有不易受人体酸碱物质影响的优势[2]。本研究旨在旨在通过实验设计探讨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及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提高口腔修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某牙科医院2021年至2022年接受口腔修复的100名患者作为样本,并采取随机分配平均划分成一组50人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参与实验:其中实验组22位男性患者、28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7.62岁,对照组25位男性患者、25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8.1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咀嚼功能,结果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表明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实验组采用二氧化锆进行口腔修复。具体流程如下:①诊断与评估: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口腔状况。②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修复方案。③实施修复: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相应的修复操作,包括固定、安装或种植等步骤。④随访与维护:定期随访,确保修复效果,并给予护理建议,预防并发症。

1.3评价标准

1.3.1咀嚼功能:全体患者治疗3个月后展开回访,采用咀嚼效率评分进行评价,分数与患者咀嚼功能成正比[3]

1.3.2患者满意度:全体患者治疗3个月后展开回访,利用医院自制的百分制问卷收集病人评价,85以上为非常满意,70以上为满意,70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面的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2检验。采取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

2.1咀嚼功能对比

在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强于对照组,详细情况见表1

1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n=50

19.09±1.30

26.71±1.07

对照组(n=50

19.10±1.33

24.48±1.11

P

>0.05

<0.05

t

0.051

10.988

2.2患者满意度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更高。详细情况见表2

2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n=50

25

20

5

90%

对照组(n=50

18

10

22

56%

X2




7.966

P




<0.05

3.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展现出诸多优势。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人体组织和谐共存,显著减少排异反应和炎症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同时新型生物材料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更好地模拟自然牙齿的性能,使修复体更加坚固耐用。这种增强的机械性能也允许更薄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感。

在美观性方面,新型生物材料在颜色、透明度和光泽度上都能够接近自然牙齿,极大地改善了修复体的外观效果,更能够满足患者对口腔美学的需求。同时,生物活性材料能够通过释放生物活性离子或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组织的再生,加速愈合过程,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成功率。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新型生物材料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通过三维扫描和数字化设计,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结构和功能需求,制作出完全符合其口腔环境的修复体。这种个性化定制不仅提高了修复的精确度,减少了适配问题,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此外,快速制造和高精度的特点使得临床治疗周期缩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这种将3D打印技术与新型生物材料结合的创新方式,标志着口腔修复领域的一个重要进步。

本研究表明,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发展与推广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持续推进,未来口腔修复领域的生物材料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闫瑾. 二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修复的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 2021, 30(6):52.

[2]聂秀.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边缘密合性及口腔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6): 64-66.

[3] 丁洁,任宏宇,白宇航,等.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和OHIP-14 评分及龈沟液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3): 133-1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