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对BMI和腰围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脂肪肝;体检指标;影响
正文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龄呈低龄化趋势,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脂肪肝患者的生活方式对其病情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脂肪肝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BMI和腰围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与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BMI和大腰围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BMI和腰围,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脂肪肝。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对BMI和腰围的影响,以期为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间,将参与干预的52名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组别,各组包括26名患者。研究组中,包括19位男性和7位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从28岁到5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8.28±7.26)岁,。对照组,包括了21位男性和5位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从32岁至53岁,平均(41.88±6.08)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时,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常规降脂治疗等。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生活方式干预,具体如下:①控制饮食:患者需要了解自身所需的热量摄入,并据此制定饮食计划。每日的热量摄入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活动量来确定。在食物的选择上,以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为主,将高糖食物替换为低糖或无糖食品,例如,选择未加糖的全脂牛奶而非巧克力牛奶,选用新鲜水果代替果汁;减少食用白面包、白米饭和精制谷物,改用全谷类或全麦制品,以增加饱腹感及减少血糖波动;选用瘦肉,如鸡胸肉、瘦牛肉,避免肥肉和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等;烹饪方式以蒸、煮、烤、炖为主,减少煎炸,以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化食物摄入量,使用食物秤或量杯对食物进行准确量化,避免过量;增加蔬菜的摄入量,每餐都包括至少一种以上的蔬菜,以增加饱腹感,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时进食,尽量避免零食,特别是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的零食[2]。②增加运动: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燃烧卡路里,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健康。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类型,比如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瑜伽或舞蹈等;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应逐步增加,初始阶段可以设定为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逐渐增加至推荐水平;使用心率计或智能手表来监测运动时的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至75%之间为宜;结合有氧与力量训练,有氧运动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并促进脂肪燃烧,而力量训练则能增强肌肉力量和提升基础代谢率;保持每周至少五天的规律性运动,以实现持续的能量消耗和身体机能改善;每次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拉伸,以防止受伤并提高运动效果[3]。每小时站立行走几分钟,减少连续久坐的时间,可以使用站立式办公桌或定时提醒功能。③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物钟和内分泌平衡,从而有利于体重管理和肝脏健康。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段上床睡觉和起床,包括周末,这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确保卧室安静、适宜温度和光线,必要时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或白噪音机来减少干扰。避免晚上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咖啡、茶、巧克力和某些药物中含有咖啡因,而酒精则会干扰睡眠。建议在睡前至少4小时避免这些物质。限制晚间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手机、电脑和电视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建议在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这些设备。睡前采取放松措施,可以尝试阅读、听轻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来帮助放松身心,准备进入睡眠状态。如果需要午睡,尽量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并避免在下午晚些时候小憩,以免影响夜间睡眠。④戒烟戒酒:烟酒可直接损伤肝脏细胞,加剧脂肪肝的病情。移除所有烟具,如打火机、烟灰缸等,避免触发吸烟欲望;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如尼古丁口香糖、贴片等,帮助缓解戒烟初期的尼古丁依赖症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处理戒烟过程中出现的情绪波动和焦虑,加入戒烟支持小组,与其他正在戒烟的人一起分享经验和挑战。关于戒酒方法,可以逐渐减少饮酒量,而不是突然停止,以减轻戒断症状,避免触发饮酒欲望的场合和活动,选择非酒精饮料作为替代。⑤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如ALT、AST、GGT等,监测肝脏炎症状态;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等,这些指标与脂肪肝的发展密切相关[4]。轻度脂肪肝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中到重度脂肪肝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项目体检,以便更密集的监控病情进展。在进行血液检查前8至12小时内禁食,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根据体检结果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视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重、腰围和BMI。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体重、腰围、BMI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体重、腰围、BMI指数均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体征比较(x±s)
组别 | 例数 | 体重 (kg) | 腰围 (cm) | BMI(kg/m2)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研究组 | 26 | 86.07±3.52 | 73.54±3.68 | 93.86±4.35 | 82.76±3.46 | 28.15±2.33 | 24.94±2.52 | |
对照组 | 26 | 85.44±3.27 | 81.27±4.64 | 94.81±4.57 | 91.69±4.28 | 28.59±2.80 | 27.34±2.58 | |
t | - | 0.8300 | 8.7.462 | 1.0762 | 11.694 | 0.629 | 3.764 | |
p | - | 0.527 | 0.001 | 0.476 | 0.001 | 0.761 | 0.001 |
3.讨论
脂肪肝其特征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正常情况下,肝脏内含有少量脂肪,但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以上时,就被诊断为脂肪肝。它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其原因涉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多种代谢因素。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过量饮酒。酒精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使得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细胞损伤和死亡,随之肝脏代谢能力下降,脂肪代谢受阻,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最终导致脂肪在肝脏内积聚。此外,酒精能增加肝脏合成脂肪的速度,并降低肝脏将脂肪转运出去的能力,进一步促使脂肪在肝脏内积聚[5]。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成因较为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肥胖问题。高热量食品的摄入过多,导致体内的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过剩的能量将转化为甘油三酯存储于体内,包括肝脏。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又会导致体内葡萄糖利用降低,促使肝脏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高血脂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个危险因素,血脂水平的升高会直接增加肝脏内脂肪的合成与储存。除了饮食和肥胖,缺乏运动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个诱因。运动不足会减弱身体对能量的消耗,减少肌肉对葡萄糖的代谢,从而提升脂肪组织的能量储备,间接促进了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男性,他们的睾酮水平会逐渐下降,导致脂肪代谢的紊乱。睾酮是一种性激素,它对脂肪的分布和代谢起着作用。当睾酮水平下降时,脂肪更容易在体内积累,尤其是在肝脏中。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脂肪肝。这与男性普遍具有较高的体脂含量有关。男性体内的脂肪分布与女性不同,他们更容易在腹部积累脂肪。腹部脂肪被认为与脂肪肝相关,因为它可以直接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对于那些已经处于肥胖或超重的个体,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人群,脂肪肝的风险更是增加。中心性肥胖是指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这种肥胖类型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脂肪肝。腹部脂肪堆积更多意味着更多的脂肪可能被输送到肝脏,加重肝脏的负担并导致脂肪肝的发生。除了年龄、性别和肥胖因素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导致脂肪肝的风险增加。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的特征都与脂肪肝的发生有关。许多脂肪肝患者在早期阶段完全无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一些患者会体验到轻微的不适,例如肝区轻微的压痛或不适感。然而,这些症状并不特异,容易与消化系统的其他问题混淆。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肝脏可能会肿大,可以通过触摸腹部感觉到肝脏下缘。当脂肪肝进一步发展成为非酒精性肝炎时,会出现更多症状,包括疲劳、体重下降、体力消耗困难和肝区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出现黄色着色。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积累。此外,肝硬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可导致门脉高压、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肝硬化是长期肝脏炎症和损伤的结果,会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永久性改变。在这个阶段,患者会经历更为严重的肝功能衰竭症状,如剧烈的瘙痒、易出血和易感染。晚期肝硬化可导致肝癌的风险增加。统计数据表明,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子。脂肪肝患者的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是管理这种病状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习惯来逆转或控制肝脏中的脂肪积累。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在实施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之前,两组在体重、腰围和BMI指数上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的体重、腰围和BMI指数都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且其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证明了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在脂肪肝患者中的有效性。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脂肪肝患者的体重和腰围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对改善肝脏健康状况和预防进一步的肝脏损伤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脂肪肝患者的BMI和腰围,更能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产生正向影响。这种干预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换南,冯柏潮,赖绮云,等. 生活方式干预逆转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效果研究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2, 38 (30): 145-147.
[2]杨冬冬.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益生菌治疗对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 [J]. 内科, 2021, 16 (03): 349-352.
[3]张亚薇. 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 (31): 50+60.
[4]王琴,万娅妮,李青云,等. 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体检指标的影响 [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7 (03): 120-121.
[5]张珊,张伟,李秀华,等. 合生素补充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肝硬化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9, 26 (05): 286-291.
...